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承认大陆学历开放招生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咏琦 《台声》2009,(5):26-27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2008年9月22日于接见两岸清华大学企业家协会及校友时表示:台湾教育部门正进行作业,准备承认大陆学历,并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学,最怜惜可于2009年起实施。以往台湾对于大陆小学、中学及高中学历均有认证机制,此次开放系指承认专科以上学历(包括专科、大学、硕士、博士),以完全衔接台湾对大陆各级学校学历的承认。具体办法初期拟先对大陆30多所声誉较好的大学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10,(5):92-93
新华社8月19日报道,台湾立法机构三读通过三部相关法律修正案。有限制地开放大陆学生赴台湾大专院校就读及正式承认大陆学历。  相似文献   

3.
希望台湾早日采认大陆学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承铎 《台声》2001,(1):12-13
日前,台湾“教育部长”曾志朗面对媒体专访时,除了重申支持采用汉语拼音之外,针对记者问到是否认为开放采认大陆学历时机已经成熟时表示:现在已经成熟到必须好好面对的时候了。已有台湾学生可以到大陆北京大学上学,之后再到美国耶鲁大学念完书,然后回来问“教育部”承认不承认,承认哪一个?这会变成一个可笑的问题。现在台湾学生到大陆来上学已经形成一股潮流。这些年从台湾到大陆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多,有的人已经毕业,有的就快要毕业了,这些人除了留在大陆工作外,有的还会选择前往国外拿学历,然后回去让台湾承认,到头来还是必须得承认。绕了…  相似文献   

4.
最近,台湾有关当局对要前往大陆地区高等学校就读的台湾学生大泼冷水,再三宣称"现阶段不承认大陆学历"。学中医药的毕业后"不予申请执照","也无法执业"。以此来"提醒"去大陆念书的"台湾青年学子要三思而后行"。台湾有关当局为什么不承认大陆学历?是大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有问题,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5.
声音     
“未来持经认证的大陆大学学历参加台湾考试的台湾民众,将不受任何限制;大陆民众参加台湾的考试,也会进一步放宽。” ——9月10日,鉴于将逐步开放大陆学历认证,新上任的台湾“考选部政务次长”董保城表示。  相似文献   

6.
消息     
联合国报告称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国台办公布《台湾记者在祖国大陆采访办法》;台教育部门出台大陆学生赴台及承认学历初步方案;澳门特区政府再向每人派发5000元红包;“台湾街”将落户北京。  相似文献   

7.
李英明 《台声》2011,(7):31-31
近来,当局开放承认部分大陆学历,“立法院”日前完成修法,役男前往大陆就学的兵役问题也获得解决。这确实有助长台生到大陆就读高校,尤其大陆经济崛起、推出“十二五”规划、调高工资,在大陆工资逐渐追过台湾之后,台湾的就业市场当然会往大陆移动,选择前往大陆念书一点也不奇怪了。  相似文献   

8.
台湾“采认”祖国大陆学历政策之出台与叫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10月22日,台湾“教育部”宣布将“采认”祖国大陆北京大学等73所高等院校的学历,并“开放”岛内青年赴大陆“念大学和研究所”.这一历经郝柏村、连战、萧万长三任“内阁”研究、争议达五年之久的政策,终于在“教育部长”吴京的大力推动下得以出台.然而,这一深受岛内民众和广大教育界人士欢迎的政策,却引起李登辉等台湾当局头面人物的不满,遭到台独势力的反对与攻讦.1998年2月l白,距采认政策出台仅仅70天,它的主要“催生者“吴京即被“当掉”了“部长”之职.6月11日,台湾“教育部”公布“暂缓承认大陆73所大学学历”的决定,在岛内引起新的争论和抗议.台湾采认祖国大陆高校学历和学位的背景是什么?动力与阻力分别来自何方?这一政策措施的艰难出台和遽然“叫停”又说明了什么?本文试加以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9.
近日,陈水扁在高雄公开声称,在他任内绝不承认大陆大学学历,也不会开放台湾的大学赴大陆招生。与陈水扁一贯的出尔反尔不同,他在对待大陆学历的问题上,少见地"始终如一"。自2000年上任以来,陈水扁一直都不肯承认大陆学历,那么,陈水扁在盘算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安东 《台声》2007,(7):44-47
20年间来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累计已逾万人,每一个来大陆上学的台湾学生.来之前都知道大陆学历还不被台湾认可,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大陆求学,他们很多人不是为学历而是为了专业和大陆的环境而来。不论是跟随父母生活在祖国大陆多年的台湾学生,还是从岛内来大陆来求学的台湾学子,以及毕业后在大陆谋求发展的台湾青年。他们来大陆求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看好了这里“市场更大,机会更多”。“在大陆才有一种中国人的感觉”.“承认不承认学历是一回事.能不能学到知识和本领又是一回事”,“掌握更多的本领,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报效”。这些话也让记者看到了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的一份心意.一种期盼,一个梦想。值此台湾学子求学大陆20年之际,《台声》杂志邀请4位20年间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讲述他们在祖国大陆的求学、生活,工作和他们的期盼和梦想。  相似文献   

11.
兰文 《两岸关系》2007,(7):28-28
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中最受关注的学历互相认可问题,大陆于去年解冻了,宣布承认台湾教育机构学历,可是台湾方面至今未松绑。就如何让台湾方面认可大陆高校文凭话题,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两岸教育”专题讨论中,与会代表提出了教育“小三通”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宗薪 《台声》2010,(9):10-13
台通过“陆生三法”,承认大陆41所高校学历,每年开放约2000名陆生,明年3月硕博生、9月陆生可赴台就读——  相似文献   

13.
张旭 《小康》2010,(9):55-55
台湾将承认大陆41所大学的学历;大陆学生最快从2011年3月起可赴台湾大学就读;不过他们仍得参加高考,之后才可以向台湾的大学提出申请。  相似文献   

14.
8月19日,台湾立法机构临时会完成对“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大学法”、“专科学校法”(简称陆生三法)修正案的三读程序,这标志着台湾将正式承认祖国大陆学历,并开放祖国大陆学生赴台湾大专院校就学。“陆生三法”顺利过关是岛内主流民意支持及蓝绿政争相互妥协的结果,这将为台湾高等教育注入活力,对马英九执政具有加分作用,为两岸青年交流及互信建立提供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15.
台湾当局对毕业于祖国大陆高等院校的学子学历采取片面认可政策,这给到福建求学的台湾学子心头蒙上一层挥之不去的阴云。在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省,共有3所大专院校获准招收台湾学子,福建中医学院是大陆最早招收台湾学子的中医院校,目前为止,已经累计招收了来自台湾的学子300多名。近日,记者到福建省台湾学生最集中的福建中医学院台生公寓,通过与部分台生交谈,发现台生普遍对台当局这一政策持批评态度。台“大陆学历采认政策”来龙去脉据有关人士介绍,去年以前,台湾当局对赴祖国大陆求学的学子学历一直采取不予认可的态度,而去年…  相似文献   

16.
11月7日,台湾“行政院”核定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政策,同月20日,台湾“经济部”宣布修正“在大陆地区从事投资或技术合作审查原则”。有人认为,李登辉所制定的“戒急用忍”政策从此将走入历史,但有人则持着相当质疑批评的态度。台湾厂商的反应最为直截了当,认为“象征的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8年6月21日,朱思婧登上了台北101大楼。过完这天,她满20岁,而在台湾4个月的交换生生活也圆满地画上句号。"俯瞰暮色笼罩的台北,回想这4个月在台湾生活的点点滴滴,不知道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述内心的感慨。越到时间的末尾,我越是进入一种失语的状态。"她说。朱思婧是2005年以来大陆近千名以交换生的名义赴台求读的大学生之一。他们虽无留学之名,却有留学体验和经历,在异乡体验着不一样的大学生活和喜怒哀乐。如今,他们"点点滴滴"的求学经历将会被真正的赴台留学者所复制。伴随着两岸大三通正式开启,2009年台湾当局拟对大陆学生赴台留学正式解禁,招收大陆学生赴台就读,这是台湾首次公开招收大陆学生。虽然具体方案和招收范围尚未确定,但这仍意味着两岸持续半个世纪在学生交流和学历互认上的隔阂,将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得到消弭。另一个令不少在大陆就读的台湾学生兴奋的消息是,目前,大陆与台湾两地学历互认工作已经开始筹备,台湾将分步承认大陆高校学历,率先获认可的将是北京大学等39所学术声望卓著的高校,随后扩大至77所"211工程"院校。大陆从1985年就开始招收台湾学生,目前在大陆就读的台生约有7000名。多年来,大陆台生的数量在增长,但...  相似文献   

18.
同等收费出台奚浩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研究生,主攻德国当代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像他这样前来祖国大陆主修西方哲学的“台生”并不算多。他来北京求学看中的不全是这里的学术环境,更多的是想解开与“根”这个概念有关的情结。即使深爱北京,但面对前途,奚浩与其他台湾学生一样还是有一种潜在的担忧,家里要支持较大数目的学费,在大陆拿到的学历台湾又不承认,而在大陆就业,又面临着比较复杂的身份认证。何去何从,是每一个像他这样的“台生”反复考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大陆开放15种台湾水果零关税进口,为台湾农民带来了福祉,引发了拓展台湾农产品商机的探讨。大陆消费者对台湾农产品所表现出来的“热情”绝不是一时的,大陆市场蕴涵的巨大商机是台湾广大农民未来的希望。大陆——台湾农产品出口的重要选择台湾加入WTO后,农业和  相似文献   

20.
主权问题台湾新领导人上台一年多来,台湾经济快速、大幅滑落,陷入严重困境。随之,台湾掀起大陆投资热,但当局拒不开放两岸直接“三通”,仍然以“戒急用忍”政策阻挠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台湾全民迫切期望摆脱困境。于是,台湾当局从7月22日至8月26日召开“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经过激烈争论,最后达成包括有关两岸经济议题的若干共识,提出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政策,但仍回避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的基本架构,没有一个规范两岸关系、处理两岸问题的基本架构,其政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