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江泽民主席在十六大报 告中指出,为了两岸 同胞的共同利益,应扩大两岸民众的交流交往,开创两岸经济合作新局面;并预期两岸统一后,台湾经济将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既为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实践所证实,也为面向经济全球化大潮流,进一步提升两岸农业竞争力,开创两岸农业合作的新局面开启了新的发展思路。 勿庸讳言,由于两岸客  相似文献   

2.
林竹松 《两岸关系》2003,(11):11-12
两岸交流迄今已长达16年,两岸经贸交流合作也随之走过了一段辉煌历程。虽然两岸关系跌宕起伏,但两岸人民往来不断,文化交流不断,经贸合作不断,而且都逐渐加深。  相似文献   

3.
王冰 《两岸关系》2007,(8):12-13
2007年上半年,两岸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人员往来保持稳定增长,文化、经贸等各项交流与合作广泛深入。持续发展的两岸交流与合作反映了两岸同胞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的共同心声,成为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2007年上半年,两岸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人员往来保持稳定增长,文化、经贸等各项交流与合作广泛深入.持续发展的两岸交流与合作反映了两岸同胞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的共同心声,成为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李立 《黄埔》2011,(4):12-16
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不但为两岸经贸文化搭起交流合作的桥梁,厚植两岸共同利益,也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了更稳固的根基。民进党2012初选结果出炉,蔡英文险胜苏贞昌,新世代打赢旧世代,民进党内政治人物面临洗牌,民进党也将进入下一个世代。  相似文献   

6.
2008年6月两岸两会复谈以来,已举办了三次“陈江会”,可谓硕果累累,不但促进了两岸经贸交流的深化发展,惠及两岸民众,也促进了两岸社会、文化诸领域的深入交流,推动两岸关系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贯彻"一国两制"理论,应围绕"有利于两岸人民共同利益、有利于两岸关系互动发展、有利于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中心思想,灵活运用,务实推动,认真落实.在经济交流上,应搁置政治争议,寻找利益共同点,探索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新机制.两岸经济"合则两利,通则双赢",双方相互交流的发展结果造就了互补互利、共同繁荣的局面,创造了两岸关系稳定发展和民间交往沟通的有利条件,从而使合作之路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8.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紧密区域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挥对台优势、拓展对台经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取得成效,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开放型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有着高度的正向相关性,是和中央在改革开放与对台工作方面相应赋予的特殊政策与灵活措施紧密相关的。在两岸政治经济关系发展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优势、拓展对台经贸交流合作既面临诸多挑战,又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并仍然有赖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开放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特殊政策的支撑。当前,中央应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一个遵循WTO无歧视原则的开放性的"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先行区",赋予特殊政策与灵活措施,在包括两岸经贸自由化与一体化、两岸产业对接合作、两岸金融交流合作等内容广泛的领域先行先试。如此,可整合构建起一个有助于深化改革开放、协调区域发展、促进两岸合作的平台,以便发挥经贸自由化与便利化试验田与先行区作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与辐射源作用、两岸制度性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先行试验区作用。  相似文献   

9.
蔡国斌 《台声》2011,(1):32-32
2010年12月21日,是一个值得被两岸人民铭记的日子,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台北圆山大饭店签署了备受两岸医疗卫生专家、业者普遍关注的《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双方同意本着保障两岸民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促进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的宗旨,建立两岸传染病疫情信息通报机制,加强检疫防疫措施和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处置;同意加强两岸医药品安全管理及研发合作,建立重大医药品安全事件协处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世纪行》2016,(6)
正近年来,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方位推进,逐渐成为两岸交流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方面之一。襄阳爱乐乐团能够在四年内,由开创两岸音乐艺术合作,到两岸六次互访交流,由单纯的音乐交流,延伸至两岸书画、经贸、科技、教育、农业观光旅游等领域的交流(至今仍然是省内唯一出访台湾的音乐团体),与襄阳市  相似文献   

11.
《两岸关系》2006,(9):1-1
大力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是深化互利双赢的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去年以来,祖国大陆积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四点意见,落实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等达成的共识和意见;在今年的两岸经贸论坛期间,又提出了包括扩大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在内的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并积极推动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的举办。大力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已成为两岸同胞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两岸农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台湾地域狭小,市场空间小,海洋…  相似文献   

12.
日前,日本接连发生强震、海啸与核能灾害,相关的防灾救灾议题,成为两岸共同关心的重要议题,也与两岸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在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时期,两岸加强防灾救灾领域的合作,这不仅有利于最大程度维护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而且也有利于推动两岸互信的建立,可谓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13.
金栋 《两岸关系》2012,(9):10-11
今年来,两岸关系继续保持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巩固增强,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持续发展深化,而两岸交流中最直接。最具活力的基层交流更是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今年元旦陈水扁提出“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两岸经贸政策原则时,两岸经贸交流的前景一度笼罩在层层阴霾中,但在岛内政经形势与国际形势的演变下,经过两岸民众的积极努力,目前却又展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人们现在有理由相信,两岸经贸交流不仅会持续发展,更有可能取  相似文献   

15.
正谈交流话合作谋发展浓浓一家亲"实""惠"泽两岸浅浅一湾水,浓浓两岸情。情感交流,为两岸和平发展注入了"爱"的正能量;经贸交流,成为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夯实两岸共同利益的重要载体;文化交流,成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维系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精神纽带。两岸交流代表了人民根本利益,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从1987年两岸民间交流破冰,到2008年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6,(1)
正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重头戏。自200年胡锦涛与连战会晤以来,特别是两岸两会恢复协商以来,双方按照"先经后政、先易后难"的思路,全面推动两岸经贸交流合作,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和机制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尤其是近期两岸领导人会晤,更为推进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注入新能源、新动力。2015年,两岸各方不断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向更宽领域、更大规模  相似文献   

17.
两岸经贸关系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大陆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后,在两岸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的条件下,始终坚持不以政治分歧影响和干扰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方针,努力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但由于李登辉、陈水扁当局长期对两岸经贸采取限制性政策,两岸经贸呈现出单向、民间、极不平衡的发展格局。2008年,国民党在岛内重新获得执政权,开放和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成为民意主流和执政者的政策导向。在新形势下,两岸经贸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曲阳 《两岸关系》2013,(12):6-7
近期,两岸经贸交流好戏连台,两岸各界对推进双方经济合作尤其是产业合作的共识进一步增多,方向愈趋明确。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两岸经济均面临更大转型升级压力的背景下,这不仅将会给两岸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能,而且会有力促进两岸经济社会共同发展,进而造福两岸民众、壮大中华民族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而言,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已经明显“滞后”,特别是教育交流与合作机制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事业向前发展的瓶颈.我们应该通过建立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交流指导、交流研讨、协商议题、合作办学、先行先试等制度规范和搭建稳固平台,商讨重大问题、协调相关政策、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各种资源,扎实推进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罗猛  何运斌 《当代广西》2011,(10):12-13
桂花千里香,两岸一家亲。4月23日至30日,自治区主席马飚第二次率广西经贸文化代表团访问宝岛台湾,开展"交流合作花莲行"系列活动。这是广西连续第三年由主要领导率团访台,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去年率团考察花莲时双方达成的有关共识,加强广西与花莲民众的了解与友谊,深化两地交流合作,推动桂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