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江 《新湘评论》2008,(1):47-49
大山里的“打架女王” 1977年,杨霞出生在湘西保靖县的一个土家山村里,从长沙到保靖一共有500多公里,这是一条风光秀美的路程,也是一条崎岖的路程。即使现在开车去也需要一天的时间。1989年,12岁的杨霞就是沿着这条路第一次走出大山.到湖南省体工队试训,开始了自己的举重生涯。从那以后,回家和父母团聚成了杨霞心中一个难圆的梦想。  相似文献   

2.
徐向良 《支部生活》2010,(10):44-45
在一条山路上,他来回走了10000多趟,磨破了200多双鞋子,走过的路程可以绕地球三圈半。 在一座大山里,他一呆就足24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青春奉献在大山之巅的转播台上。 他忙于工作,顾不了家里的农活,照顾不上父母、妻子和孩子,儿子却说:“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相似文献   

3.
亦锋 《当代党员》2009,(1):45-45
湖北省马蹄沟村离十堰市城区只有9公里,但由于大山阻隔,村民去十堰市区要3个多小时,大量柑橘无法运出,只能烂掉。于是,村领导带领村民花5年时间,用近乎原始的方法,打通了一条400多米长的隧道,马蹄沟村到十堰市区的路程缩短为半小时。  相似文献   

4.
到目前为止,延庆县用了整整10年时间,将山区6万人中的3万多人搬出大山,在让搬迁出来的和留在山区里的人走向富裕之路的同时,也使一度贫瘠的大山恢复了勃勃生机。延庆山区搬迁,实现了人口和资源的合理配置,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良性循环的崭新道路。搬山还是搬人延庆多山。这无边的大山,曾为延庆人的繁衍生息作出过重要贡献。然而,过度的索取却使大山越来越贫瘠,最终招来大山的无情报复。据延庆县志记录,从1949年到1986年38年间,延庆山区共发生洪涝灾害13次。在这些灾害中,良田被淹,房屋被毁,大树被冲…  相似文献   

5.
一幢幢新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一条条公路,环绕在纵横沟壑中;一片片茶园,镶嵌在大山怀抱里……这是万源市青花镇柳花坪村的新貌,谁也不会相信,这是去年“三分类三升级”活动中曾被评定为后进村的村庄。  相似文献   

6.
老心 《当代党员》2006,(11):69-69
这是多年前的事了。 那年春天,我到一座大山里,帮一个小县开发新产品。小县贫穷,交通闭塞,信息闭塞。  相似文献   

7.
欧阳锋 《新湘评论》2012,(20):20-20
位于郴州市的宜章县、资兴市、苏仙区三地交界处的狮子口,是一片拥有35万亩原始森林的大山。在这片誉为“生命绿洲”的大山中,有一个坚守了近30年的“守护神”——刘真茂。  相似文献   

8.
欧阳锋 《学习导报》2012,(20):20-20
位于郴州市的宜章县、资兴市、苏仙区三地交界处的狮子口,是一片拥有35万亩原始森林的大山。在这片誉为“生命绿洲”的大山中,有一个坚守了近30年的“守护神”——刘真茂。  相似文献   

9.
1941年7月,我们挺进军卫生部一所的部分休养员,转移到涞水县板城以西的一条大山沟里。山沟的两侧是悬崖峭壁,整个山沟被茂密的树林笼罩着,阴森森的。在这条又深又长的山沟内,没有人家,平常也很少有人进山,只是在冬季农闲时,附近的农民才到这里烧炭,我们就住在几座大炭窑里。在日军四处“扫荡”的情况下,这儿倒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可是万万没有料到,就在我们住进沟的十几天后,日军在沟口安了个  相似文献   

10.
我离开大山已好几年了,可大山上的事却如刚刚发生过,令我难以忘怀……大山顶端,云海深处,有一间看守铁路隧洞的小屋。几年前的一天,我顶替接班后被派往大山上当一名隧洞看守员。我的师傅是一个人称“傻子”的老头,听说这老头在大山顶端看洞子已四十多年了,虽已退休几年,却因为一直没有人来顶替他,他仍继续工作着。我当然清楚,替换下去“老傻子”,大山上自然就剩下我这个“小傻子”了。我作为一名新工人,按规定老傻头将带我熟悉一个月工作。我当班时常坐在小屋前,望着大山发呆,一天不说一句话。那老头一次次转来转去似乎想说什…  相似文献   

11.
<正>在大山奔走,是冉景丞的日常,如今,他在生态保护这条道路上已经走过30余载。“动植物充满了智慧,这些年,在它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冉景丞说。为人亲和,待人友善,乐观,爱笑,这是冉景丞给人的第一印象。冉景丞是一位资深的生态保护者。“动植物充满了智慧,这些年,在它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走出大山(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刘亚瑜一这是一个从古老岁月中走来的悠长的梦;这是一条从山峦和岩石中开掘出的光的河;这是一段沉重的历史和艰难的拼搏结伴而行的记忆。大行山南麓的陵川县境内.晋豫两省交界处.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锡崖沟。重重叠叠的大山.巨石嶙...  相似文献   

13.
杨宜蓉 《湘潮》2008,(2):25-28
2000年9月18日,在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湘西妹子杨霞在女子举重53公斤级的比赛中,以100公斤的成绩打破抓举世界纪录,以绝对的实力夺得冠军,同时实现了其集全运会、亚运会、世锦赛和奥运会冠军于一身的“大满贯”梦想。杨霞满含自信和渴望的微笑,还有脸上那一对深深的酒窝,自此成为永远驻留在人们记忆中的经典瞬间。  相似文献   

14.
正金秋九月,塞上情浓。在这个收获的季节,区直机关工委扶贫联系点同心县马高庄乡赵树村的群众也收获了一份喜悦,2013年这个村的三名学生考入了他们梦想的校园。作为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改变命运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考出去,用知识改变命运。然而,对于他们来说,考上大学是喜也是忧,最大的忧集中在学习费用上。根据政府的测算,这一地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是3600元左右,而一个孩子一年的大学费用在8000-10000元之间,工委机关在开展党的  相似文献   

15.
靖远县东湾镇杨柳村,是一个大山皱褶里的小村落,一条8公里的山沟把这里与山外的世界隔开。村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人们依旧观念未变,依旧在温饱线上徘徊。有谁能带领群众打开封闭的山门,趟出一条通往富裕的大道呢?人们把目光集聚到王建录身上。  相似文献   

16.
路,是支点的延伸,它属于那些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人。回顾一项事业历程,审视每一个深刻足迹,每一个为之奋进、为之滴淌汗水的人都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激情。 《党史纵横》于1988年以正式月刊起步前进。七年来,她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曲折、艰难的路程,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曲折!?即非一蹴而就。她走过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路程。其前身是1982年创办的《辽宁党史资料通讯》,是一个仅用于交换和上传  相似文献   

17.
正从福建到贵州,从沿海到大山,黄开枢筑起了一条商道。黄开枢说,这条"海"与"山"结缘的商道是沟通、是发展、是互补、是传承。3月16日,我们在翰墨金石(贵州)艺术馆内见到了福建联圣兴路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开枢。数十年的风雨兼程没有在他脸上留下岁月的明显刻痕,鬓角两侧的头发有些斑白,却为他平添了几分儒雅气质。1973年,黄开枢出生于福建一个渔民家庭。黄开枢从小在海边长大,大海的宽广赋予了他浪漫的性格和深邃的眼光。  相似文献   

18.
<正>一从安徽省巢湖市开车到舒城县的新四军四支队旧址,车上的导航仪显示的路程只有140多公里,而我们却整整开了一个上午。汽车在舒城境内的一座座大山间盘旋,山道陡狭,即使驾驶经验丰富的师傅也不敢怠慢,小心地从一棵棵板栗、青松的树阴下缓缓而过。驾车的司机专心无语,坐车的人却七嘴八舌地聊了起来,一边赞叹着山区的美景,一边猜测着四支队将指挥中心选定在东港村的种种可能。遥想当年,新四军四支队兵分数路,踏遍青山,东进,东进,向着未知的战场东进。其中一路走出大山后,沿巢湖南岸进抵东进途中的  相似文献   

19.
一个月薪数万的职业教练,在海南大山里建起了一支业余女足队伍。从对足球一无所知到主动加练,从0:8惨败到全国扬名,贫穷、坚持、体制、理想,在这里交织。练足球,是这群女队员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可有时,命运并不完全在她们脚下。  相似文献   

20.
正黔北大山里,藏着一条生命渠。7200米主渠,2200米支渠,在大山之间盘旋,清泉似从天降流到绿油油的稻田里。这条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大发渠"。老支书、81岁的共产党员黄大发是修建这条生命之渠的领头人。沟渠最险峻的地方,也是最壮丽的景观。大土湾岩、擦耳岩、岩灰洞岩,三个300米以上的垂直绝壁上,千余米沟渠横卧山腰,让人无不惊叹巧夺天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