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是法的自身要求,其基本内涵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公平、平等、正当和正义的精神。司法公正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前者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后者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标。承认程序公正优先是实现司法公正和完善法治建设的最佳切入点。司法公正要通过转变司法观念、完善司法制度、提高法官素质等多种途径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唐新华 《唯实》2002,(11):50-53
诉讼制度真正永恒的生命基础在于它的公正性。当代中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应以司法公正为目标 ,充分注入程序正义的理念。在具体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应通过确保法院和法官的独立 ,辩论主义的确立和法官释明权的赋予 ,直接言词原则的确立和司法公开原则的完善等来加强对程序正义的保障 ,从而最终实现司法的公正。  相似文献   

3.
当前,加强司法效能建设日益成为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司法迟延和诉讼效率的低下严重影响了司法正义价值的实现。司法正义的基本价值包括公正和效率两方面。一般状态下,公正和效率之间并不仅仅体现为矛盾和冲突,正当的司法程序可以实现正义和效率的兼容,通过程序正义确保实体正义的实现,在追求司法公正的同时兼顾司法效率。程序和制度的合理设计是提高诉讼效率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民主法治观念是公民对民主法治的正确理解,司法公正是法的公平与正义的一般概念在司法活动中的体现.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实现司法公正的社会文化基础.全社会民主法治观念的增强,必将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司法是主持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保障,是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欲实现司法公正,首先要实现司法独立,这是制度保障和先决条件;其次还要加强司法人员的素质建设,实现司法精英化;另外还要加强对司法机关的全面监督,加快司法机关内部体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6.
从亚里士多德至今,正义理论一直是思想家们不断思考的一个话题。这个问题在近现代社会司法审判中的展开就是备受世人瞩目的司法正义或称司法公正。一般所讲的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实质或内容公正和形式公正)两项内容。司法审判的理想目标固然是追求实体公正,但也决不能无视程序公正的价值和意义。以忽视或牺牲程序公正为代价换来的实体公正本身是值得怀疑的。在包括司法审判者在内的人的认识能力存在局限和包括司法审判资源在内的社会资源有限的现实条件下,司法审判在很多时候只能做到有限的实体公正,但却可以实现完全的程序公…  相似文献   

7.
学者们对于司法公正通常从三方面理解,即程序公平、实体公正和制度正义,但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来看,司法不可能完全做到实体公正,只能通过正当法律程序无限接近于实体公正。实现司法公正,除了分析我国古代情理法元素外,还结合我国现有的司法现状。从司法监督、司法人才保障及培养正当法律程序理念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才能真正达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8.
学者们对于司法公正通常从三方面理解,即程序公平、实体公正和制度正义,但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来看,司法不可能完全做到实体公正,只能通过正当法律程序无限接近于实体公正。要实现司法公正,除了要分析我国古代情理法元素外,还要结合我国现有的司法现状,笔者认为主要从司法监督、司法人才保障及培养正当法律程序理念等方面入手,只有对此不断完善,才能真正达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9.
司法公正是司法机关的生命和灵魂,是社会公正的终极保护手段.社会造成.的不公正可以通过司法路径解决,而司法造成的不公正,我们就无力回天,所以确保司法公正对于一个现代文明国家而言至关重要.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的价值趋向是公平、正义、人权.司法公正是法治题中的应有之意.司法公正能促进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能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能促进公民理解法律规则,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族的法律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司法是主持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保障,是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欲实现司法公正,首先要实现司法独立,这是制度保障和先决条件;其次还要加强司法人员的素质建设,实现司法精英化;另外还要加强对司法机关的全面监督,加快司法机关内部体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11.
司法公正是司法活动的本质要求,是法院和其他司法机关所追求的根本目的.司法权的国家本位是一种国家完全主导司法活动的"司法状态".司法权的国家本位对司法公正的影响是深重的.它使"无讼是求"成为主流的司法文化,也使得司法活动不重程序,司法活动和司法制度过分强调国家和社会"秩序".要真正实现司法公正,必须适当调整司法权的国家独占,让社会和公民在司法活动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梁成国 《世纪桥》2008,(7):62-62,78
司法是主持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保障,是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欲实现司法公正,首先要实现司法独立,这是制度保障和先决条件;其次还要加强司法人员的素质建设,实现司法精英化;另外还要加强对司法机关的全面监督,加快司法机关内部体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司法中的程序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程序正义理论的提出程序正义,又称形式正义、"看得见的正义",这源于一则古老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该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按照马克思.韦伯的观点,形式的公正是司法形式主义的,而一、程序正义理论的提出  相似文献   

14.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它要求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地实现权利和承担义务,并受到同等的法律保护。公平正义的理念一方面要求人们在法律面前或诉讼中的地位平等,另一方面要求居间者的不偏不倚、公而无私;一方面要求实体正义和实质正义,另一方面要求程序正义和形式正义。它是实体与程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秦颖慧 《唯实》2002,(7):41-43
什么是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的标准是什么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 ,讨论这个问题、并尽量弄清它 ,意义重大。“公正”二字 ,从字面上理解 ,就是公平与正义。“司法公正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 ,为解决各类社会冲突而追求或持有的一种法律理想和法律评价。它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处理各类案件的过程中 ,既能运用体现公平原则的实体规范 ,确认和分配具体的权利义务 ,又能使这种确认和分配的过程与方式体现公平性。”[1] 从社会主体的主观评价看 ,司法公正是社会主体对司法主体将法律平等地适用于相同的行为而得出相同结果的一种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6.
决策民主:公共政策程序正义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序民主是民主的重要内容.在利益多元化的社会里,程序正义有利于解决政治决策中不同利益诉求之间的冲突,使之达成恰当的平衡,从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公共政策程序正义有赖于民主决策程序的建构,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也只有通过民主程序才能实现.因此,只有实现决策民主化,公共政策程序正义才有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黄伟 《理论研究》2002,(2):48-48,F003
程序正义是现代刑事司法制度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它标示着:国家对犯罪的追诉和惩罚应以保障被追诉者的正当、合法权利为前提。《刑事诉讼法》试图通过确立程序正义的国际最低限度标准,旨在建立一种以人权保障为核心的程序正义论,最大限度地促进我国现行刑事司法制度与国际标准相协调。  相似文献   

18.
詹明 《党史文苑》2007,(11):67-68
在法律程序中,宪法程序作为法律程序之根基,地位至尊,它既有外在价值又有内在价值.由于我国对完法程序的关注不够,导致我国完法程序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树立程序正义观念,从健全宪法程序规范结构、完善宪法救济程序等环节来完善我国的宪法程序.  相似文献   

19.
李谧  张军 《学习论坛》2006,22(3):5-7
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正义"原则及其制度形态的实现与否关系到整个社会政治系统的生死存亡.不管是持有正义还是分配正义,无论是程序正义还是实质正义,其政治价值本质都在于实现对政治主体的生存、安全、稳定、平等、发展、民主等需要的满足.与此同时,"正义"又具有多维呈现的性质,"持有正义"是政治价值之源,"分配正义"是政治价值的核心,"程序正义"是政治价值实现的保证,它们共同构成了"正义"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0.
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公共管理范式转移的今天 ,我们不能只顾效率 ,不顾正义。正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当代 ,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已引起广泛关注。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密不可分 ,实质正义的实现依赖于程序正义。实质正义是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标 ,而程序正义是公共政策目标实现的手段 ,二者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都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