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林叶菲 《学理论》2014,(4):84-85
《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主要理论和完全成熟的著作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旨在通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梳理揭露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这对深化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生产力的内在矛盾和内在动力。 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内在矛盾性。正是生产力的内部矛盾,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即人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同自然界之间进行的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交换关系。正是在人和自然之间的这种交换中,人和自然之间不断产生和解决这个矛盾,由此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关系就构成了生产力矛盾运动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3.
庄子的"是非"问题是《庄子》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线索。人和人之间的是非无穷无尽。而是非的根源就在于"成心"。各人的是非标准不同,对是非的判定也就有所不同。在庄子看来,是与非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对立,他要做的就是要突破这样一个框架,将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自身的分裂消解掉。所以庄子主张忘却是与非的界线,破除是非,破除分别,将事物看成整体,不区分是与非,不执着于是,也不执着于非,达到因物自然、逍遥无待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梁漱溟一生行谊 ,俱在求人生、中国两大问题之解决 ,但事实上梁漱溟的人生问题求解和中国问题求解存在着不可自解的矛盾。为此 ,梁漱溟时而为了其儒家人生追求而淡化事功主义 ,时而为中国问题焦虑而强化事功主义和淡化儒家人生追求 ,最后走向了儒家人生追求和事功主义的双向遏制  相似文献   

5.
《各界》2012,(12):F0002-F0002
梁漱溟,原名焕鼎,字寿铭。梁漱溟说,他不是“学问中人”,而是“问题中人”。他一生精力都用在两个问题上:一是人生问题:一是中国问题。对人生问题的追问,使他出入于西方哲学、印度宗教、中国学问,而被视为哲学家;对中国问题的求索,使他投身于辛亥革命、乡村建设,发起中国民主同盟,而被视为社会活动家。  相似文献   

6.
有很多学者讨论过"中国为何无科学"这一问题,答案各不相同.梁漱溟、冯友兰、胡适等人代表了人文学科的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有隔靴搔痒之感.比较而言,任鸿隽等自然科学家的看法,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任鸿隽等人的基本看法是:中国之所以没有科学,最主要的原因是归纳方法从来没有在中国得到过发展;归纳方法是科学方法的实质,归纳方法就是科学方法;要在中国发展科学,就必须首先提倡和宣传归纳方法.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4,(35)
梁漱溟站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上来思考中国问题,想通过自身知识、文化传统的创新与改造和兼容西方文明来寻求中国问题的解决。无论是他对东西文化的认识,还是他对东西教育的看法,都是这种思想的具体表现。因此可以说梁漱溟的情意教育思想是他东西文化认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情意教育思想的来源、情意教育的内容、情意教育的实质三方面来探析梁漱溟的情意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8.
当代西方科学主义、人本主义这两大哲学思潮及其调和者要么各执真理或价值一端,要么把二者等同,都没有正确解决二者的关系;当代社会现实使真理和价值的关系问题凸显,使真理和价值关系问题成为经济发展和人类发展的宏观问题;市场经济孳生的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导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和人与人关系紧张。理论和现实的需要促使我们重视真理和价值关系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冀汸 《瞭望》1989,(19)
一、人和鱼的矛盾? 还是人和人的矛盾 鱼和熊掌都是美味佳肴,所不同者,一为普及,一为提高。11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且不说有几人吃过熊掌,连想到、梦见要吃的,恐伯也没几个,虽然都知道这东西为“我所欲也”。不过,吃熊掌的人也同时吃鱼则是不成问题的;有权“兼得”者,决不会拒绝“兼得”。如此这般,就必须多捕鱼了。多捕不解决问题,自会继之以滥捕。人和鱼的关系,早就因此变得十分紧张。读小说《海市奇观》(人民文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0.
巩建华 《理论导刊》2007,(12):96-97
知识经济是创新型的、以人为本的经济,传统的刚性管理和物本管理已经过时,时代呼唤"以人为本"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以人为本"的领导者不仅要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和激励人,而且也要做到塑造人、发展人和成就人。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13)
直觉和理智是表现梁漱溟文化哲学的重要概念。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梁漱溟以直觉和理智为基本概念构建起了自己的中西文化观,为现代新儒家奠定了文化哲学基础。直觉和理智概念地体现了梁漱溟对中国文化的深入认识与思考,因此在梁漱溟的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本文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为文本基础,以概念分析为基本方法,对直觉和理智概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试图以此展现梁漱溟对中西文化的认识和对中国文化问题与出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还需继续在方方面面深化改革,仅就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来说,主要应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 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本性的研究,建立科学管用的人本假设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告诉我们:“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4页)。而且,任何经济的发展、任何经济体制的建立,都是从人出发、由人决定、为人服务的。因此,人本观念是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观念,研究任何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与助教进修班联合举办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讨论会.就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属于经济学,还是属于政治经济学.一种意见认为,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在内函上是不同的.前者研究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切因素的功能、变动、互相作用和配置;后者仅仅揭示人和人的关系.社会经济系统,特别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经济系统,是一个多级多元、多因素、多变量的复杂系统,多样化、选择、竞争、优化是其运行的基本机制.只从人和人的关系上去揭示社会经济的运动规律是不够全面的.马克思虽然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的关系的研究,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但他和我们面临的任务不同、目的不同,他是论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我们是要说明社会主义如何发展.而说明一个社会如何发展要比论证一个社会必然灭亡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更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田甜 《学理论》2012,(17):69-7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蹂躏,许多仁人志士纷纷探求救国之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广大农村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而以梁漱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却主张用“文化求政治”“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等一套乡村建设理论来关注农村,进而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作为改良运动的乡村建设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文化建设、中国农村发展问题上的见解直到今天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和谐理念的起源及其哲学意义,从儒家"人和",道家"天和"角度,论述了传统哲学中蕴含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诚信友爱、公平正义的当代价值。从哲学角度提出、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思想观念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是能够解决的,但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要多一些对自身的节制,多一些对自然的尊重。生态文明建设矛盾的类1.哲学层面的思想观念矛盾当从哲学角度分析现今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时,主要有两种观念的对立:第一是"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涉及到是否要肯定人的主体性,特别是当具体讨论到如果人和老虎对峙,人应该维护自己的生命杀死老虎还是自愿被老虎吃掉时,非人类中心主  相似文献   

17.
梁漱溟一生行谊俱在于求人生、中国两大问题之解决。为了实现其儒家美妙人生,他反对现代化,而为了求得中国民族独立、富强,他又希望中国现代化,这种两难心境使他对中国现代化的理论构思矛盾重重。不过,他的现代化设想中也提出了不少超越式的反省,如把解除人们“精神迷失”作为现代化建设之前提,呼吁在实现现代化时要克服现代化对人生的负面影响;强调现代化与本国传统的内在联系性等。这些思想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会比较     
<正>学会正确的比较观,要多比不及己者,找到"平衡点";多比自己的不足,找到"动力源";多比人民大众,找到"坐标图"。比较是人们常做的事。有比较才有鉴别,到市场买货也要"货比三家"。之所以要比较,是因为人和事物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如果比较不当,也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31)
梁漱溟作为中国现代的第一个儒家,他说过:中国文化的复兴就在于世界未来文化的发展。以孔家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便是他所说的文化。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梁漱溟的文化哲学、梁漱溟的儒学复兴观以及现在社会的实际需要,探讨传统儒学复兴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其现实可能性和非现实性。  相似文献   

20.
梁漱溟(1893—1988)是本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自80年代以来,有关梁氏的学术归属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他一生多次谈及自己的思想变迁:“我常常说我一生思想转变大致可分三期,其第一期便是近代西洋这一路。从西洋功利派的人生思想后来折反到古印度人的出世思想,是第二期。从印度出世思想卒又转归到中国儒家思想便是第三期。”(《梁漱溟全集》第三卷,第590页)从他的自述,人们当然有理由将学思定向后的梁漱溟划归儒家。然而梁漱溟在1974年6月写的《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一文,却郑重地宣布自己属于佛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