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域旅游是目前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发展全域旅游将有助于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区域综合效益的最大化。通过阐述全域旅游的概念及对深圳大鹏新区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其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结合大鹏新区旅游发展的实际并对比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标准,提出了顶层设计、产品体系、"旅游+"战略、公共配套、品牌建设和人力资源等六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周琳  刘懿锋 《理论探讨》2019,(6):114-117
旅游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旅游产业的高速稳定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加快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能够有效实现旅游产业的层级跃迁,是实现旅游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是整合旅游产业要素的必由之路。推进旅游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破解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完善旅游公共信息传播和服务水平,高水平建设旅游信息网站集群,加大网络营销力度,积极引导旅游企业进行"互联网+"改造。  相似文献   

3.
关于推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旅游业发展已进入一个转型时期.要从资源管理、人才及旅游产业发展体系上,实现运行方式上的重新调整;要从单体企业组织转向链条企业组织,实现旅游产业市场组织结构的调整;要从一地经营转向跨地区和跨国经营,实现旅游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型;要从观光产品为主转向观光产品、度假产品和主题产品等丰富的产品体系供应,实现旅游产品形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练崇潮 《学理论》2011,(11):86-87
景德镇以出产陶瓷而成为世界闻名遐迩的瓷都。然而,历经千年,瓷土资源几近枯竭,2008年景德镇成为第二批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单靠发展陶瓷产业已难以为继,必须实现产业转型。在分析景德镇发展旅游产业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以详实的材料分析了景德镇发展旅游产业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5.
发展创意农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煤  冷海涛 《团结》2008,(4):43-45
创意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为资源,将农产品和文化、艺术创意结合,使其产生更高的附加值.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包括农产品种植、加工、营销.农业旅游开发等等。创意农业体现为农业功能转型、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的特点。我国京、沪、闽、粤等地都出现了一批创意农业项目。  相似文献   

6.
供给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更高水平的平衡。供给侧改革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趋势是:逐步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格局、以提升价值链为核心的出口结构。供给侧改革促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鼓励创新创业,促进产业升级,深化体制改革,坚持绿色发展,协调供需关系。  相似文献   

7.
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由于共同的地域文化——潮汕文化的滋养,其旅游资源具有共享性和互补性。但目前这三个城市的旅游业发展速度较慢,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小,在广东省内同行业中处于发展滞后状态。文章拟从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角度出发,运用SWOT分析方法,探讨当前潮汕三市旅游产业的可行性发展战略:走旅游产业集群发展道路,推动旅游产业升级,提升潮汕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7,(10)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推进工业旅游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工业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经济型、交叉学科性、综述性理论研究,以及对工业旅游区域战略、行业企业开发实践的经验研究为主。从全域旅游视角来探讨工业旅游发展的创新路径,既是推进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工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产业发展进入新一轮大调整大重组时期,中国也不例外。美国早于我国几十年,成功地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从以粗放型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为主。文章介绍了美国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出了深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四大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与现代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作为农业大省,湖南具有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资源禀赋优势,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湖南县域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可以从完善宏观环境、优化资源开发、推进产业升级、加强营销推广等方面寻求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3,(1)
陕西眉县旅游业长期以来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大力发展自然观光旅游和生态农业旅游,当前在国内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旅游资源区域优化的大背景下,眉县旅游业应着力于优化区域旅游资源的发展结构,加强旅游业优势资源的质量工程建设,深化特色旅游产品的深加工和加大品牌推介。通过旅游资源的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眉县旅游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桂林音乐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能为桂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搭建平台,探索音乐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对策如下:明确政府定位,转变政府职能;提升从业人员特别是导游队伍建设与管理;以市场为导向,着力于桂林当地音乐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合理布局桂林市音乐旅游资源。促进城市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使音乐产业与旅游产业达到共赢,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文化效益。  相似文献   

13.
面对日渐激烈的竞争环境和不断变化的需求市场,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文化创意与旅游融合步伐的加快,大力发展创意旅游成为众多旅游城市的新选择。近年来,在"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发展理念引领下,哈尔滨旅游业发展迅速,成果丰硕。从"大旅游发展格局"的视角,梳理了哈尔滨发展创意旅游的条件和优势,为哈尔滨进一步发展创意旅游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费宇琼 《学理论》2014,(4):94-95
会展旅游因其开放度高、关联性强、综合效益大的特点而成为众多目的地城市旅游发展新的着力点和重点。近年来哈尔滨会展旅游发展迅速,但从整体水平上看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深入研究哈尔滨会展旅游,对哈尔滨旅游产业发展及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哈尔滨会展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产业统筹发展、强化品牌国际化战略、提高产业市场化程度、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大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提质,实施精品旅游战略,把张家界建设成为世界旅游精品。要建设以张家界为核心的旅游经济圈,加快推进张家界成为武陵山区协作区旅游中心和旅游集散地,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力争政策创新突破;二是大胆改革体制机制;三是强化资源环境保护;四是建设特色旅游城镇;五是主动融入区域协作。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11)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亦是地方本科院校实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需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转变思想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师资队伍转型、改变教学方法与考核评价方式,创新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冲击下中部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中部资源型经济受到较大冲击,表现为资源性产品价量齐跌、资源型企业效益大幅度下降、资源型经济增速明显回落。但同时,金融危机也给中部各省带来了国家宏观政策支持、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历史性的转型发展机遇。中部各省要敢于迎接挑战,善于抓住机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实现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8.
阳朔县将不断提升硬件环境、服务平台和旅游惠民水平,实现“文旅融合、城景一体、全域发展、居旅相宜”,全力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先导区阳朔县旅游将从单一的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由“旅游目的地”向“旅居目的地”转型升级,塑造“画里山水,栖居阳朔”旅居目的地新形象。  相似文献   

19.
段光达 《学理论》2010,(21):117-117
哈尔滨出版社今年1月出版的《2009-2010年哈尔滨旅游形势分析与发展预测》一书,是哈尔滨市社科院旅游发展研究所所长王晶研究员主持、省内诸位知名学者共同编写的一本对哈尔滨旅游产业综合分析和预测的力作。该书以2009年哈尔滨市的旅游发展具体资料数据为依托,对哈尔滨旅游产业、旅游市场、旅游产品和旅游发展战略等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全景式分析,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9,(12)
瑞士是一个山地国家,拥有得天独厚的滑雪资源和条件,冰雪旅游产业发达,滑雪运动普及,堪称"冰雪王国",对于冰雪旅游重要城市哈尔滨而言,有许多值得学习的经验。近年来,哈尔滨以建设"国内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世界冰雪文化旅游名城"为目标,抓住北京冬奥会的机遇,发掘冰雪资源优势,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冰雪旅游蓬勃发展。结合瑞士滑雪旅游的发展经验,从政策支持、滑雪场建设、赛事培育、人才培养、品牌打造五个方面,提出了哈尔滨发展滑雪旅游、推动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