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未成年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而监狱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则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但他们同样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因此全社会无疑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本文主要从法律和社会的视角,以南京女子监狱服刑人员为抽样调查的样本,对“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存状况”——包括生存、教育、家庭生活与精神心理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探讨改进这些未成年人生活状况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发展越来越快,“数字鸿沟”也越来越宽,搭上时代列车抓住时代机遇的人越来越多,而有些人却被时代丢下越走越远。对于这些被时代丢下的“数字弱势群体”施以特殊的权利保护是数字化社会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数字弱势群体”是一种特殊的“弱势群体”,二者存在重合和转化的关系。“数字弱势群体”具备新兴权利生成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其伦理基础,人权基础与价值基础等理论基础对权利保护的正当性进行论证,促进社会管理与权利保障。  相似文献   

3.
日前,笔者应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联合举办、主题为“社会福利和弱势群体”研讨会之约提交了本文。社会福利和弱势群体这个话题切中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又到年关时,各级党委和政府机构、工会组织,“送温暖”活动开始启动,使得“弱势群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弱势群体”,一般指的是经济上未摆脱贫困的社会成员,他们  相似文献   

5.
论弱势群体及其权利维护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结构的失衡是社会弱势群体产生的宏观社会原因,而社会转型时期的利益分配不公是社会弱势群体产生的根本原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有效地实现对弱势群体的权利维护,要重新审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增强弱势群体的权利意识和正确的民主意识,积极探索正确解决弱势群体利益问题的科学途径,拓宽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渠道。  相似文献   

6.
前些天有一个关于“富家子弟”的议论。据说是学者陆学艺先生在北京城市志愿者论坛上说了这样的话:“应像引导企业家和高收入者参与光彩事业一样,组织富家子弟做义工”,并称“富裕人群子弟多帮助弱势群体,不仅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还可以帮助富家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大概只是一个“场面话”而已,富人子弟去不去做,是另一回事。但这里隐含的两个问题就很有意思:一个是对富家子弟的“道德关怀”,另一个是“缓和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群体属于弱势群体,需要特殊的社会关怀和法律保障。“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弥补了程序法中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部分缺憾,现阶段在我国建立该项制度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违法犯罪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作为弱势群体,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有着更为复杂的原因。通过调研、问卷和访谈等方式,我们发现“留守儿童”违法犯罪是各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呈上升趋势,有着自身的原因和特点,因此对他们的预防和处遏也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时下常有人说当今的女性大翻身,已经不仅仅是半边天了。但笔者总感觉在现实中,女性的“翻身”并不可以真正地用上“大”字。当今社会还是一个以男性为主的社会,女性绝大多数还是弱势群体,要想有一席之地,是要付出艰苦努力的。在这方面,受过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并在社会中有一定位置和价值的职业女性,就应该是先锋,并为唤醒所有女性的自强意识起到榜样和带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唐山车辆段工会密切关注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立足于健全完善扶贫帮困长效机制,促进了“送温暖”活动不断深化并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