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尚IN语     
《工会博览》2010,(6):55-55
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直播,不仅收视率低,而且工资不高。 谎言与誓言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听的人当真了.一个是说的人当真了。  相似文献   

2.
马未都 《法制博览》2009,(18):53-53
有人说我把我的收藏都捐了,是因为我高尚,其实是我走投无路。因为我知道把钱留给子女只会留给他们祸害。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是驾驭不了大笔钱的。人生获得生存能力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通过传授获得的知识,另一个是靠自己积累的知识,就是经验,而把经验传授给别人还是知识,人只能靠自己的经验生存,没有人能靠知识生存。  相似文献   

3.
方泽海 《工会博览》2013,(35):37-37
细想参加工作17年来,我身边听到的看到的还真有一些人凭借“灰色技能”飞黄腾达了,也不乏有一些人因为过度追求烟酒人生、润滑关系、职场八面玲珑的“灰”,到头换来的是一个灰色人生。在我看来,“灰色技能”让人欢喜让人忧。先说一个我表弟的例子吧。我这个表弟比我小三四岁,他上学时不爱学习,但体育绝对优秀,而且能说会道会来事儿,是那种不吃饭也能拿嘴把你拱出二里地还得让你感觉酒足饭饱的主儿。在我费劲拔力地考学离开农村以后,他以200多分的高考成绩上了一所体育大学,并在毕业后被分配到北方一个县城中学当体育老师。  相似文献   

4.
陈光标 《法制博览》2011,(10):39-39
一个人活在世上如果能让更多的人幸福快乐,这种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就像是吃饭为了营养,喝水为了止渴一样,财富留下来我们应该回馈社会上需要的人,有了财富不会使用也是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5.
大仙 《法制博览》2010,(12):28-28
美食专栏作家沈宏非说:“一周一个饭局是正常人,一天一个饭局是大红人,一天三个饭局是交际花,一天很多饭局,是餐厅服务员。”经济学家茅于轼长期以来有个观点,中国的粮食最起码够全中国再吃20年,所以他赞同退耕建房,这样房价就下来了。  相似文献   

6.
人生的底色     
雪小禅 《法制博览》2011,(14):34-35
人是有底色的。底色,决定人生的画卷是苍凉还是华丽。张爱玲的人生底色十分灰,灰得似一个雨天,而她独自在这雨天里,描绘的也都是灰。那灰,还带着银色的冷——  相似文献   

7.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佛堂前驻足。看到门前宣传栏里张贴的《佛说人生》中有这样一段话:“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来自于真才实学。有德自然香。”我对佛家的理论知识缺少学习研究,但是对佛家劝世的言论,尤其是“有德自然香”的观点深信不疑,因为它道出了许多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8.
贪官的太太     
钟治德 《法制博览》2009,(18):33-33
有一种女人,是贪官的太太,她们是中国最苦恼的人。 她也不年轻,早已翻过四十岁这道门槛。她有一份令寻常人羡慕的工作,减员减不到她头上,上司不会(其实是不敢)扣发她的奖金。不因为别的,只因为她的老公是个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一座漂亮的机关里坐头把交椅,也算一呼百应的角色。老公自有老公的光彩历史,才一步一步爬到现在的宝座上。也许,她曾经为此付出了很多,中国有一条公理,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该站着一个女人嘛。  相似文献   

9.
人生三说     
人生三要素——著名女作家冰心说:“人的一生应该像一朵花,不论男人和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历史的暗角     
去年的《文史精华年选》编了篇《“草原英雄小姐妹”背后的故事》,书出版后,有不少朋友打来电话或是发来邮件说:“这故事骗了我们几十年,原来不是那么回事啊!”说过之后,不胜感叹。那是一个非常的年代,真正救了“小姐妹”的人因为是“右派分子”而在宣传时被换成了别人;更不可思议的是,媒体在大肆塑造“救人英雄”的同时,却要另一个真正的“救人者”承受人生的磨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