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欢欢 《政府法制》2010,(8):37-37
1.出门“打的”,乘电梯上十几楼的健身房,然后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 2.半夜上网,去歌厅、舞厅,困了不睡觉。之后失眠,再吃安眠药。 3.管儿子叫“小兔崽子”,管宠物狗叫儿子。  相似文献   

2.
探访“不孝”儿 2011年3月22日,侯国中和王招娣夫妇状告儿子侯杰要求履行赡养义务的案件分到我的手中。初看到诉状,内容草草几句,无非一些“因年岁已长,儿子不尽赡养义务”等理由,和一般的赡养纠纷并无异样。考虑到老年人的权益,我便告知书记员尽快安排开庭时间。  相似文献   

3.
忘了自己     
马从春 《江淮法治》2013,(23):56-56
30岁时,她便失去了丈夫。 身材窈窕,姿色动人的她,竞没有再嫁。为养活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她没日没夜地为别人缝洗衣物.甚至拮据到自己吃一碗素面都要默默盘思半天。虽然疲惫.但是一看到活泼可爱的孩子,便心满意足。  相似文献   

4.
《江淮法治》2014,(2):56-56
老王的儿子近因结婚要买房,他是一名工人,手头积蓄也不多,可参加工作30来年了,户头上有一笔可观的住房公积金。老王准备贷款给儿子买楼,购房合同上写的是他儿子的名字.用他的住房公积金还贷。  相似文献   

5.
下午放学回家,儿子很快就完成了数学作业,可是语文作业被难到了.儿子给我讲了老师说的话,3月5日是向雷锋叔叔学习的节日,要把当天自己做的好事或者看到别人做的好事写成日记或作文.儿子说他没有做好事,也没有看到别人做好事,这可怎么办啊?  相似文献   

6.
《法制与经济》2003,(3):59-59
编辑同志: 我儿子今年15周岁。不久前,他的一位好同学过生日,邀请了同班的一些同学到酒店庆祝,我儿子也被邀请去了。晚上儿子回来,跌跌撞撞,脸色苍白,头痛发烧,不但吐的一地都是,还满身是烟味。经追问得知,他们10个中学生喝了两瓶白酒,一箱啤酒,抽了三包香烟。看到儿子喝成这样这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去该家酒店评理,不料店老板不但不接受批评,反而把我数落了一番。请问,经营者可以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吗?国家在这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相似文献   

7.
《江淮法治》2009,(6):55-55
编辑同志: 村里的老刘收了我家1万多元彩礼.答应将他家的二姑娘嫁给我的二儿子。可二姑娘死活不同意,我二儿子也不想强求,没办法我只能要求老刘退彩礼,可老刘说这笔钱都用于盖房子了,没钱退。我想去法院告,有人说这事应由我二儿子当原告,老刘的二姑娘当被告。可我儿子怕丢人,说这事与他无关,不同意去告,这该咋办?我真的不能当原告吗?  相似文献   

8.
亲属相隐     
何进 《江淮法治》2008,(16):35-35
西汉时期曾发生了一起疑难案件:有一名男子甲没有儿子,后来他在道路旁拾到了一个别人遗弃的小孩乙,于是他就将小孩收养为自己的儿子。小孩长大后,在外杀人犯了罪.逃回家中将杀人的事情告诉了男子甲.甲听后就赶忙把乙隐藏了起来。案发后,审理案件的地方官员认为案件属于疑难案件.于是就上报到董仲舒那里.董仲舒认为,虽然乙不是甲的亲生儿子.但甲乙实际上已经形成了父子关系.谁也否定不了这个事实。所以根据“父为子隐”的原则.甲为乙隐瞒罪名,不构成犯罪。后来皇帝亲自下诏认为董仲舒的判决是对的。  相似文献   

9.
赵顺旭是个渔民的儿子.在经济发展迅猛的老家浙江,看到一个又一个由小到大的民营企业,从小就萌生了做老板、干事业的念头。一直不服输的他21岁就辞职固定工作,离开家乡走南闯北,置身商海,经过10多年的劳苦奔波,他把发展的目光最终锁定在邯郸。  相似文献   

10.
张金刚 《政府法制》2012,(20):45-45
快到年底了,老刘正在家里跟老伴和儿子聊天,社区居委会的王主任急匆匆赶来,看到老刘,气儿还没喘匀就说了句:“就上你家了!王主任说县长今天下来体察民情,由于是临时安排,时间很紧,县长说到就到,社区决定就让县长来老刘家.  相似文献   

11.
换血21年     
永学 《江淮法治》2012,(24):40-41
儿子11岁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俗称血癌!宫番河瞒了妻子20年.瞒了儿子21年…… 父亲的血儿子的命 2008年10月12日上午10点半.时年51岁的宫番河,急切地躺在大连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的采血床上:“血小板,2份!”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救儿子.儿子等着用血呢!  相似文献   

12.
柿子熟时     
夏局长是从那年当上副局长后才把家安进城里的。但夏局长坚持每年重阳节这一天回山里老家摘一次柿子,看看仍然住在老家的父亲。那棵柿树在山里老家的门前,庞大的树冠遮天盖日。秋天,红红的柿子挂满枝头,像夜空缀满亮亮的星星。每年的这一天,老人会显得很兴奋。早早地就等着儿子的到来,看儿子上树摘柿子,仿佛又看到了儿子年少时的身影,好像自己也变得年轻了。站在树下禁不住唠叨两句:慢些啊,小心啊。儿子笑笑:放心吧,还当我是几岁的小孩呀。老人说:哦,不是,你现在不经常上树了,腿脚不灵活,还是小心些好。摘完柿子,小车载着…  相似文献   

13.
最近有老同学发来一张同学会照片,看得我有些心酸。照片里的同学会,不见寒暄问候,只见同学个个埋头餐桌,振“指”疾书。仔细看看照片中的餐桌上.取代酒杯的不是iPhone就是HTC手机。再回想前阵子带着家人去吃港式饮茶,我也看到了一堵“苹果墙”。邻桌是一对夫妻带着儿子用餐.但整个午餐时间几乎未闻他们交谈几句,只见爸爸打着iMac,  相似文献   

14.
中午,刘市长下班回到家,看到儿子刘飞正坐在书桌前咬着钢笔苦思冥想,一副一筹莫展的样子.看样子,又遇到难题了. @@ “儿子,又有啥难题了?让老爸看看.”刘市长边脱外套边说.@@  相似文献   

15.
一个哲理故事引发的思考 曾看到这样一则故事:牧师6岁的儿子小约翰闹着要去迪斯尼乐园,弄得他心烦意乱。情急之下,他把一本杂志内的世界地图夹页撕碎,递给儿了,说如果儿子能重新拼起来就带他去。不到十分钟小约翰便拼好了地图,牧师很惊讶。小约翰说:“很简单呀!你撕碎的时候,我看到地图的另一面是一个人的照片,  相似文献   

16.
袁媛 《中国公证》2012,(9):64-64
“谢谢,谢谢你们,这下我就放心了,要走,也走的安心了啊。”看着张老太蹒跚远去的背影,我心里一紧.不由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回到办公室.发现晶晶这小丫头正在抹眼泪。晶晶是我的助理,刚进公证处也就半年的时间,难道受委屈了?“晶晶.这是怎么了?”“黄老师,没什么.就是看到张老太对他儿子那么好,我也想我妈妈了。,”晶晶的话让我回想起刚才办证的情景……  相似文献   

17.
《公民与法治》2013,(18):6-7
陕西省富平县被拐婴儿重回父母怀抱。8月5日上午ll时30分左右,富平县刑警大队大队长杨建龙带队来到富平县妇幼保健院病房,向来国峰夫妇交还20天前被拐的婴儿。记者在交还现场看到,婴儿母亲怀抱着刚刚失而复得的儿子泪流满面。警方称,富平产科医生张某从2006年起就开始贩婴,贩婴已有8年了.  相似文献   

18.
学会倾听     
一只乌鸦落在窗外的树上,坐在客厅里的八十四岁父亲便问正在看报纸的四十八岁的儿子:那是什么?儿子看了看说那是乌鸦。一会父亲又问:那是什么?儿子说是乌鸦。没多久父亲接着问:那是什么?儿子有点不耐烦地说我不是告诉过你了吗,那是乌鸦!然而,当父亲第四次问儿子窗外树上的乌鸦是什么的时候,儿子有点咆哮了,你烦不烦,我都说了好几遍了,那是乌鸦,那是乌鸦!说完儿子将报纸翻得哗哗响。这时,父亲不声不响地从卧室里拿出一本日记,上面清楚地记着:某年某月某日,三岁的儿子看到窗外的乌鸦问父亲:爸爸,那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任建平一生坎坷,中年得子,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他没职没权,又不希望走歪门邪道去给儿子升学铺设道路,福建省规定,见义勇为及子女在中招,高招中可以加10-20分的成绩,看到这条消息,他忽然想起自己年前一起救人的事情,可申报“见义勇为”。为了儿子,他开始走上申报“见义勇为”之路,最终公安机关把他的行为定性为“邻里互相帮助行为”。本该7天答复拖了10个月!任建平一怒之下,把公安局告上了法庭。6月5日,此案在南平市延平区法院公开审理,任建平成了我国首例见义勇为者状告公安局的行政诉讼案并引起当地媒体及有关专家的关注。为儿子考学申报三年前“见义勇为”,“无奈”好人状告公安局引风波——  相似文献   

20.
李悠 《法律与生活》2013,(22):46-47
已入土为安的刘贵昌生前没想到,他为防止两个儿子争遗产而立下的两份遗嘱都被认定无效。他最不想看到的亲情大战还是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