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效率与公平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和基础;再分配注重公平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
效率与公平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和基础;再分配注重公平,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
社会公平是人类进步的一种价值尺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发展的目标追求,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支柱,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既是政治关系和谐的保障,也是经济关系和谐的基础,更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我们要积极探索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加强制度建设,营造公平环境;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先富与后富的关系;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化解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谈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应该是祥和、文明、公平、有序,它需要在市场经济与社会同情之间、经济波动与经济稳定之间、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之间实现恰当的平衡。本文从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入手,探讨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只有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同样,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才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涉及市场经济制度的实质与核心。西方社会关于效率与公平关系动态平衡的伦理支点,主要体现在对财产私有制和个人自由权利的坚定维护、在对效率的追求中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等方面。当代中国在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道德抉择上,一要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牢固树立经济效率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二要清醒认识公平正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大力创造建构和谐社会所需的公平正义条件;三要在效率与公平的综合平衡中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屈淑萍 《工会论坛》2007,13(2):34-35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要求。而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注意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目前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出任务。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眼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对时下关注的重点问题加以论述。从所有制的角度,论证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经济基础;从经济调控的角度,论述了坚决拒绝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观和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的合理性;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角度,论述了坚持社会主义的公平与效率统一论———以公平促效率。  相似文献   

8.
张焕庆 《工会论坛》2007,13(3):25-26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常见的矛盾之一,对于二者的内涵及其关系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在社会主义社会二者的关系是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从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关系入手。  相似文献   

9.
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这一分配方式有效地调动了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但也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影响社会公平.因此,应当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内涵和价值取向,社会公平是实现社会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民主法治、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和前提。而我国目前的社会问题也起源于社会的不公正。所以,构建和谐社会需践行公平理念,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保障机会平等并保护社会弱者权益以实现实质公平。  相似文献   

11.
公正与效率的不同属性决定了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矛盾,在确保司法公正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司法效率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也是刑事简易程序制度的应有之义。在刑事司法领域,大量刑事案件积压所导致的司法审判拖延问题日益突出。刑事诉讼法修订后简易程序制度仍然存在着缺陷,应当在保证最低公正的底线前提下构建多元化的刑事简易程序。  相似文献   

12.
非政府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战略任务,这就要求积极利用国内非政府组织这一资源,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非政府组织与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前者在促进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文化和谐、生态和谐和社会要素和谐等方面都表现出积极作用。但是目前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还不能完全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律援助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援助制度具有增加社会隐性财富、实现法律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以及公民诉权要求的作用,同时也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民事法律援助制度是公民本身所固有的权利,它不但使受援助公民受益,而且对整个社会的财富、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都能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14.
我国检察机关行使的不起诉决定权受到检察系统的内部限制和外部监督机构的限制,该限制符合检察机关司法角色、规范设置、制度管理方面的逻辑要求。在我国刑事司法已经呈现出向"精密司法"方面发展的趋势时,为了保护人权,分流刑事案件,应当扩张不起诉决定权的行使。为了保障不起诉决定权的正当行使,应当在不起诉决定程序的制度化、公开化、公平化方面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15.
转型期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问题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础理论问题。基于政策的公共性指向、市场经济体制业已初步确立及渐进改革累积的大量社会问题,转轨时期的公共政策的价值观应以社会公平为第一要义,以“公平基础上的效率”替代“效率基础上的公平,”塑造和维护社会公平,为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每一个历史阶段共同拥有的追求,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推动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和政治改革稳步推进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从发展社会生产力、优化政策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四个方面推动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7.
公正与效率的内涵是不同的。在行政法研究中,行政公正与效率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公正与效率是行政法两个重要的基本价值范畴。二者首先是相辅相承、互相促进的,效率提高有利于公正在更大范围实现;公正是效率的根本保证。二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冲突。协调这个冲突的途径是:正确处理依法行政与自由裁量的关系;保证行政程序正当;加强行政工作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经济正义是对经济生活世界中人们的经济行为、经济交往关系以及社会经济制度是否具有道德正义性的价值评价和哲学反思。在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及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成了丰富的经济正义思想,集中体现在:"富民"、"教民"的生产正义思想,"义以制利"、"诚实无欺"的交换正义思想,"礼以定分"、"贫富均平"的分配正义思想,"黜奢节用"的消费正义思想。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公正和效率作为刑事诉讼的两大基本价值相互渗透、包含,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对立、冲突,使得多元化的价值追求交织在一起,难舍难分,而对公正与效率的不同偏好成为各个国家立法、执法的理念基点.公正是司法工作的首要追求,效率是司法工作的必然要求.公正与效率的平衡已成为当前刑事司法改革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以来孜孜以求的一种理想社会形态。侦查机关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政府与个人之间法律上与现实中的关系在刑事侦查程序中的延伸和具体表现。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对关系是刑事侦查程序中侦查机关与犯罪嫌疑人之间权力与权利、权利与义务的不和谐关系,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的侦查法制保障制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