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代服务业不仅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和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而且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快发展宜昌现代服务业,对于推进宜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宜昌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习月刊》2014,(8):41-42
近几年来,宜昌抓住国家统筹城乡发展、中部崛起战略、三峡后续规划、武陵山区域发展规划和新一轮扶贫攻坚规划、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湖北“一元多层”战略体系、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等诸多机遇,充分利用特大城市、县域经济、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内在潜力和优势,加快小城镇建设,取得了质量齐升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表现为对现代化实践及现代主义理论的一种反思、批判和超越。以后现代理念为指导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需要有后现代产业作为支撑。后现在产业发展基于以下原则:首先,它必须有利于城市的主体——人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和发挥人才作用;其次,它必须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三,它必须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此审视城市产业发展现状,谋划城市产业发展未来,对于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及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宜昌产业发展现状审视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部署。远安县在加快建设全省山区经济第一县和在宜昌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征程中,必须努力开创与远安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2003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和实施"一主两副"城市发展战略。近期,省委省政府先后在武汉、襄阳、宜昌召开专题办公会,研究部署加快武汉中心城市,襄阳、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推进工作,这标志着湖北"一主两副"  相似文献   

6.
汪海 《探索》2002,(2):122-125
开发西部,重在巴蜀。四川盆地自古在中国“三分天下有其一”,至今,其人口和经济规模仍在西部占据“半壁江山”。从多种角度全面衡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宜放在四川盆地。重庆和宜昌山水相连,共为四川盆地的门户。在兴建三峡工程和设立重庆中央直辖市后,两地作为西部经济增长极的地位已基本凸显。重庆和宜昌各有所长,加强联合,可以优势互补,共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增长极,全面带动四川盆地以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大开发。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和“发动机”,城镇化是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载体和“加速器”。黄金十年、关键五年把秭归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秭归已进人了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按照“规划引领、产业支撑、环境优先、资源集聚、特色鲜明”的发展思路,加快城镇化发展,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积极接轨宜昌城区,融人“1+5”宜昌都市区,着力把县城打造成为“屈原文化名城、三峡枢纽门户、高峡平湖明珠”。  相似文献   

8.
《学习月刊》2010,(6):70-71
加强地市级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推动学习型政党建设、培养造就地方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紧迫要求。近几年来,宜昌党校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全校教师队伍结构趋向合理、素质明显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唐建平 《学习月刊》2012,(10):60-61
纵观世界大国崛起和我国部分地方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落后国家和地区“跨越”式的赶超先进国家和地区不仅是可能的.而且这种跨越本身就是推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有效途径。宜昌凭借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工程两次历史机遇实现了两次飞跃.  相似文献   

10.
周云  刘洪 《红岩春秋》2011,(1):70-73
19世纪50年代,毛泽东在谈到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时说,有4个实业界人士不能忘记,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纺织工业的张謇,以及搞运输航运的卢作孚。 抗日战争时期,卢作孚指挥船队从宜昌经长江三峡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入川的壮举,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在他的家乡合川,人们关于卢作孚创办民生公司及其倡导并坚守的实业报国精神的记忆,也从未被磨灭……  相似文献   

11.
刘学甫 《学习月刊》2009,(18):49-51
远安县在新一轮的发展大潮中,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围绕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的奋斗目标,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科学发展的新跨越为宜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2.
秭归地处湖北省西部,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中国龙舟之乡”、“中国诗歌之乡”。全县辖12个乡(镇)、186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1个场,38.19万人,国土面积2427平方公里。近年来,全县上下积极抢抓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同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宜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等机遇,紧紧围绕建设幸福秭归,大力实施“融入三峡、创新支撑、沿江突破、绿色发展、城乡统筹”五大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点、库区特色的跨越赶超之路。  相似文献   

13.
宜昌市点军区位于宜昌西陵峡口,长江南岸.地处城郊地带,是宜昌市中心城区中的新区,有宜昌的“后花园”和“菜篮子”之美称。城区面积550平方公里,总人口11万多人,在校学生1万多人。夷陵长江大桥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横贯南北,将该区与江北城区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4.
<正>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湖北宜昌在物流发展的顶层设计上持续发力,在物流基础设施的网络功能结构上不断完善,对现代物流模式实现创新性发展。基于这些基础优势加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前加快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既有利于促进宜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资源的互补共享,又有利于优化宜昌区域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城陵矶河段水沙、河道冲淤等实测资料,分析了宜昌-城陵矶河段内水位变化的整体分布状况及其随时间的发展历程与成因.结果表明,该河段水位降幅以枝江-监利为中心,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规律,在水位下降的发展历程上表现为沙市水位最先下降,而后下降趋势向上游、下游双向传递.宜昌-枝江河段水位变化受局部卡口作用的控制;枝江-监利河段水位变化是由沙市上游溯源冲刷和沙市下游沿程冲刷同时发展引起的;监利以下河段水位变化主要受下游水位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一个城市,不能没有文化,否则将会失去其灵魂;也不能没有文化品牌,否则将会丧失其个性。一个城市的文化品牌,就是这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它能使世人迅速记住这个城市的名字,并能长久地吸引世界的目光。宜昌有没有自己的文化名片?答案是肯定的:屈原就是宜昌的一张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17.
阅读提示 利用活动进行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形式,也是学生最喜爱的方式之一。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问题在于活动设计是否新颖.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能够收到实效,宜昌外国语实验小学、安陆市实验小学、武汉市四中、宜昌荑陵中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范例,值得学习探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湖北长江经济带西起恩施州巴东县,东至黄冈市黄梅县,沿江地区包括武汉、黄石、宜昌、鄂州、黄冈、荆州、咸宁、恩施等8个市州的48个县市区。本文拟对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新战略机遇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2月,宜昌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要努力把宜昌建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宜居宜业宜旅、具有较强影响力带动力的现代化特大城市。2012年6月,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支持宜昌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可见,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既是一项历史性艰巨任务,也是一个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必须紧紧抓住,努力实践。一、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陵简介     
《党政干部论坛》2013,(5):F0002-F0002,F0003
<正>西陵区因西陵峡而得名,是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县级行政区,辖6个街道办事处,1个城郊乡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9个行政村,70个社区居委会,全区国土面积8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1.21万人。西陵区是宜昌市老城区、中心区、核心区,是宜昌城市发展的源头,城市文脉所在。"十二五"时期,西陵区将紧紧围绕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西陵建设首善之区的核心目标,以"提质增效、优中快进"为总要求,切实担当起"服务经济聚集带动、城市功能完善领先、都市文化繁荣引领、社会管理创新示范"的"四大新使命",切实履行好"推进科学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