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开心一刻     
《人民公安》2012,(19):55-55
不忍心看周末,老婆挥汗如雨地干着家务,而老公却悠闲地半躺在床上看电视。老婆抱怨说:“你就能忍心看我一个人在这里苦干?”老公同情地说:“那我回里屋睡一会儿,”度日如年有一位到城里打工的青年给远在农村的父母写信,告知自己在城里度日如年。老父亲看完信后高兴地说:“这小子在城里混得还挺好.过日子就像过年一样。”老母亲却不放心地问:“那为什么还要我们寄200块钱给他呢?”“你真老土.他天天过年能不花钱吗?”老父亲不耐烦地开导老伴儿说.  相似文献   

2.
放假的前一个晚上,15岁的小李同学跟我说:“老师,回家了。”我随口问:“明天谁来接你?”小李说:“爸爸。老师,谁接你回家?”糊涂的孩子,他不知道,老师这把年纪,早已不再需要父母接送。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80年代,村里人干活时都还在肩挑、手提时,小张竟然开上了手扶拖拉机。 大家都羡慕地说:“有了这个铁家伙,干起活来多轻松呀!”谁知他竟然一脸愁苦的表情,说:“轻松什么呀,我正烦着呢!”人们不解地问:“你还烦呀?那我们还活不活啦?”小张说:“你没看到城里停满了小货车吗?我正在为购买小货车还差钱而烦着呢。”  相似文献   

4.
漫画与幽默     
女权过分“如个女权运动太过分了肝“你是说,女人什么都占上风?”“是的。所以我要写一本关于男权运动的书。”“那很好,什么时候出版?”“只等我太太同意。”一眼看中新娘找到嫌人说:“你骗人,他有只眼是假眼,你以前为什么不告诉我?”“怎么没告诉你厂嫌人也不示弱,“你们头次见面后,我就告诉你:‘他一眼就看中你了。’”还不习惯一位旅客乘一辆出租汽车出游,半路上他轻拍司机肩膀想风点事,司机吓得“哇”地叫了起来。“呢,对不起,”旅客抱歉地说着,“没想到会吓了你……”“没关系,小小的误会。”司机答道,“我一向是开…  相似文献   

5.
秋天的一个雨夜,好友提出告辞,我坚持要送他到车站。最终,他拦住了我:“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你反正只是陪我一程,就在门口止步吧!”我尊重他的意见,在门口处停步,目送他离去。你只是穿插在生活中的一个片断,这注定你永远只能陪人一程;你爱自己的父母,希望他们长命百岁,但是,你再孝顺他们,他们也会走在你前面,你只能陪父母一程;你喜欢自己的儿女,时刻梦想用自己的身躯为他们遮风挡雨,然而,你再高大,总有一天你也要走在他们前面,你只能陪儿女一程;你拥有一个心心相印的妻子,但是,她前面二十多年属于父母,后面几十年…  相似文献   

6.
谭兴阶虽说是他父母的首胎孩子,被视为心肝宝贝,但作为大山农家,他毕竟不可能随时躺在父母的怀抱之中而享受“太子”般的呵护。1986年7月5日,晴空万里,谭兴阶的父母贯例锁上房门,扛起农具下地劳作。夫妻俩临走时,都伸出结满厚茧的手,抚摸着儿子兴阶的头:“乖乖,你就在院坝里耍哈啊,我们一会就回来给你弄饭吃!”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有一个学生跟我联系,说他很想当公务员。他公务员考试顺利通过,得分也比较高。然后,他就参加了中央某部举行的笔试和口试。笔试顺利通过,进入了小名单,参加了口试。他告诉我,这时他以为被该部录用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所以在口试中表现的比较得意,回答问题“不够谨慎”,有点个性张扬。不久之后,他被告知没有被录用。他追问原因,得到的答复是“感觉不好”。  相似文献   

8.
一阳春三月,乍暖还寒。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城郊的一个简易电话亭刚开门,早已等候在外的小伙子陈华便一头闯了迸去,他急切地问女店主:“有我姐姐的电话吗?”女店主笑了笑说:“讶啊,一个星期来你天天守在我的电话机旁,有没有你姐姐的电话,你比我更清楚哇。”“对对对,我是急糊涂了。”陈华正说着,电话铃响了,他迅速抓起话筒,马上又失望地递给了女店主。陈华的姐姐名叫陈菊,今年21岁,原在荆州市一家纺织厂上班。今年春节过后她突然辞职,说是在外地找了个金饭碗,月薪2000多元。但是不知为什么,陈菊却一直将外出打工的事瞒着父母…  相似文献   

9.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美国。他到美国后三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先到美国的朋友好心地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他笑笑说:“不需要那么久,三个月就可以了。”三个月后,他去移民局,果然获得批准。他的朋友知道后,十分不解:“你年龄比我大,钱没有我多,申请比我晚,凭什么比我先拿绿卡?”他微微一笑,说:“因为钱。”“你来美国带了多少钱?”“10万美元。”“可是我带了100万美元,为什么不给我批反而给你批呢?”“我的10万美元,在我到美国的三个月…  相似文献   

10.
老公的进步     
沈雪 《人民公安》2006,(17):53-53
今天,我正在办公室里忙着,突然接到老公的电话,有些神秘和期艾的语调让我感觉到了与往常的不同,还以为他遇上了什么大事。迟疑了半天,他跟我说:“我跟你说过的事,你千万别声张哟!”“什么事?那么神秘?”我还以为他在街上捡到了别人的钱包.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刚才从医院采访出来.看到警察在对面在追一个人,我想那肯定是个坏人,于是便追了上去,追了两条街,我把那人给逮住了。”“就你那小样,还能抓住人,少唬我一点。”“真的,我差不多追了千把米远才追上把他摔倒在地的。”“是一个瘦小个吧?”我有些不相信。“比我高,比我壮。”“你跟警察一起追的?”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我当时担任叶先生的秘书。一天,我请叶圣陶先生给我讲讲“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的政治背景”。他略一沉思,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问了一句:“你学过《共同纲领》吗?”我说:“来北京以前,在上海联合出版社脱产学习过几天,一些重要条款还能背。”叶先生笑着说:“背倒不必,现在我来考考你。”当时仗着年轻记忆力强,我并不胆怯,就说:“请叶先生出题吧。”叶先生突然发问:  相似文献   

12.
幽默小品     
挖洞一个罪犯的妻子要求狱吏能给她丈夫一份稍微轻松些的工作。她解释道:“他抱怨说他近来一直觉得很劳累。”“但是,他白天什么活也没干啊。”狱吏回答道。“这我不知道,他对我说他连续几个晚上都在掘一个墙洞呢。”风湿病人病人:“你还记得吗?8年前你曾给我看过风湿病,你当时要我避免潮湿。”医生:“是啊,现在你要看什么?”病人:“我想知道,眼下我是否可以洗个澡?”(有硕)两栖动物A君,市政府某部门官员,奉命下到某县挂职锻炼,任副县长。晚上坐小车回来,同事羡慕其潇洒浪漫,戏称其为城乡两栖动物。A诉苦道:不下去领导不愿…  相似文献   

13.
据《南方周末》载:某省有个县委书记,公然和党中央的反腐败斗争唱反调。他提出三个“一点”的“行贿论”:“你送一点点,我收一点点,我再往上送一点点。”一次春节前夕,该县某机·关一个领导去省里送礼,被省电视台曝了光,他还在干部大会上为那人打气:“现在的社会,该送就送,上边免了你的职,我再给你安排相当的职务,让你满意。”此公之论差矣!所谓“一点点”,不过是为行贿受贿开脱的托辞。这个县干部“跑官”的“行情”,岂止是一点点7这里的老百姓流传着几句民谣:“能干没钱干生气儿,三千四千不顶事)L,五千六千记个字儿…  相似文献   

14.
《干部人事月报》2011,(8):94-94
出生于乡下一个贫苦人家,从小被邻里认定为一个极淘气的坏男孩。9岁时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在向他继母介绍他时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社区最坏的男孩,他可让我头疼死了,或许不到明天他就会拿石头扔向你,或者做出你完全想不到的坏事。”出乎意料的是,继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头认真看着他,接着回头对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全社区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男孩,只不过他还没有找到发泄热情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尚友     
申徒嘉是一个断了腿的人,他和郑国的子产一起从师伯昏无人。一天子产对申徒嘉说:“若是我先出去,你就留下;若是你先出去,我也留下。”第二天,他们又合堂同席而坐,一起问学。当子产要出去时,他又重复昨天讲过的话,还轻蔑地责问:“你见了我这样的执政大臣还不回避,难道是想与我平起平坐吗?”申徒嘉不卑不亢地回答:“在先生这里,怎么还有这种执政呢?你来到这里进德修业,竟说出这样的话来,不是有点过分吗?”子产有恃无恐地说:“你现在既成这种样子了,确还想和尧争善,思量一下你的操行,该可以自省过失了吧?”申徒嘉从容地…  相似文献   

16.
面具     
一春天的一个中午,我在单位吃了中饭回家,电梯工告诉我有人正在等我,等了得有两三个小时了吧,一会儿还来。进了门,迷迷糊糊刚睡着,门就被敲得山响。我大喝一声:“谁啊!”外边静了静,又开始敲。“谁!”我急了。又静了一下,终于传来问话:“是章老师吗?”我从床上爬下来开门。门外站着一位中年男人,他的装束一望而知是位农人。可我并不认识他。“你找哪个章老师?”农人盯着我,脸上的表情一下就焦虑起来,“我找的就是你啊章老师,我是石家村石信吾的儿子石观松啊,是我父亲叫我来找你的!”哦———我反应过来,马上请石信吾的…  相似文献   

17.
小幽默     
妙答解尴尬有一次,一位著名作家应邀赴宴。休息时,他对一位夫人说:“你太漂亮了,夫人。”不料那位夫人却说:“很遗憾,我不能用同样的话来回答你。”头脑机敏、言辞犀利的作家笑着说:“没关系,你也可以和我一样说假话。”失言某君赴宴迟到,匆忙入席后,一见烤乳猪就在面前,便很高兴地说:“还算好,我坐在乳猪旁边。”话刚出口,才发现身旁一位胖女士怒目而视他急忙赔着笑脸说:“对不起,我是说那只烧好了的。”说话的方式严厉的陆战队队长接到消息,说他一个下属的父亲去世了。点名时,他不假思索地说:“嗨,阿史你父亲死了。”…  相似文献   

18.
警官信箱     
编辑同志:我还没有满月时,生父即因犯罪被判刑入狱,生父入狱后生母改嫁,我靠继父抚养长大成人,现在生父年老体弱无生活来源要我赡养。请问:我已经赡养继父,是否还有赡养生父的义务?家旺家旺读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规定:“父母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方或母方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来自法律的直接规定,是一种法定义务,这种法定义务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这种法定义务的承担不以父母对子女尽了多少抚养义务为条件,不发生权利对等的问题。因此,你的生父对你…  相似文献   

19.
一年和一天     
有一天,一位青年画家碰到了法国著名画家门采尔,他当即向门采尔请教:“尊敬的先生,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你能给我解决的答案吗?”门采尔谦虚地说:“什么问题。”青年人说:“我常常能一天作一幅画,可卖出反却总要一年的时间。”门采尔微微一笑,说:“年轻人,你可以换着试一下。你把一天画出的画用一年时间去画,看能不能把一年的卖画时间缩短为一天。”说完,门采尔就走了。年轻人回去之后,开始的一段时间,还总是不能把画画的速度慢下来。后来,他迫使自己耐心构思,揣摩而且在闲暇之余苦练基本功,力求每一笔下去都能传神,…  相似文献   

20.
我来火葬场工作时,只有17岁,一干就是七八年。22岁那年,县城床单厂的一位女工瞧上了我,要跟我恋。她叫孙娟,比我小一岁,模样儿挺俊。我问她:“咱是个火化工,你不嫌弃?”她回答:“我看中你这个人了,你干什么工作,我不在乎。”孙娟姐妹弟兄十几个,她排行十四,人们戏称她“十四小姐”。她的父母都不在了.长兄如父,我那未来的大舅哥是一家之主。对于我俩的婚恋,他们全家人反对,一大堆大嫂子,舌头快得像刀子。这个说:“找个烧死人的,你不嫌丢人,我们还嫌丢人呢!”那个讲:“烧死人也行,那得大把挣票子,你嫁小朱图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