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贵州民建一方面积极协助民建中央的帮扶工作,另一方面动员省内外民建组织和广大会员、会员企业的力量,在统筹规划、招商引资、教育培训、无偿捐助等方面为毕节试验区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对试验区作出批示后,贵州民建将认真总结前期助推工作的经验,探索出进一步服务毕节试验区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毕节试验区建立三十多年来,各党派积极参与,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助推贫困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民建中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带领民建各级组织对口帮扶黔西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民建中央带领民建各级组织助力黔西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形成的主要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下一步工作进行思考。并以民建组织帮扶黔西市为切入点,提出进一步发挥党派特色,推动毕节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启示。为不断创新多党合作机制,推动毕节试验区,乃至全国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毕节试验区成立20多年来,一种成功的模式--毕节模式正呈现在我们面前.毕节模式成功的价值和意义,关键在于它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开辟了新思路,为中国参政党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了现实舞台,充分彰显了中国多党合作的政治优势,丰富了新时期中国多党合作的内容.毕节模式是中国多党合作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是各民主党派履行参政...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总书记对贵州人民的亲切关怀,使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总书记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毕节试验区创办26年来取得的显著成绩,深刻阐述了建设好毕节试验区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毕节试验区闯出新路子、探索新经验的殷切期望,为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深化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为贵州省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了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5.
毕节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在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中探索新经验,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毕节试验区的历史使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再一次强调指出,要建好毕节试验区,探索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新经验。  相似文献   

6.
毕节试验区建设多党合作高地,既是省委立足毕节实际对毕节试验区建设的精准指导,也是毕节试验区28年来多党合作的必然要求,更是毕节试验区承担历史使命的现实体现。回顾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的历史脉络,分析毕节试验区建设多党合作高地的实践基础,提出毕节试验区建设多党合作高地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以期为毕节试验区建设多党合作高地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龙利硕 《人大论坛》2011,(4):F0003-F0003
3月29日至3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在毕节试验区考察指导工作时指出,民盟中央及各级民盟组织要弘扬优良的传统,发挥自身优势,整合盟内外的各种资源,加大力度打造“同心”品牌,建立产业投资基金项目,改善投资融资环境,把加速毕节试验区建设作为展现参政党职能的重要任务,为“十二五”期间实现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8.
参政党思想建设,重点是巩固和发展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政治基础。各民主党派20多年来持之以恒地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通过实践来加强参政党思想建设;要把握好政治方向,使参政党及其成员与执政党形成政治共识,践行"同心"思想;要把握民主党派政治联盟的特点,为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风雨同舟。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毕节试验区成立30周年之际作出"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的重要批示.从试验区到示范区,是关系毕节改革发展全局的一场广泛而又深刻的变革.只有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全面深刻认识示范区建设的历史使命、经验优势及机遇挑战,才能更好更快更优地建设示范区.  相似文献   

10.
值毕节试验区成立3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工作作出“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重要指示5周年之际,总结统一战线助力毕节试验区发展改革实践的主要历程、成果、经验与启示,深入认识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与独特优势、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基层实践模式的重要性,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全面依法治国与参政党法治化建设的关系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的决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同志强调,统一战线"要着力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  相似文献   

12.
毕节试验区成立以来,中央统战部暨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谋发展,以探索科学发展理念路径和实践为使命,把单纯为解决人口压力和吃饭问题的劳务输出转变为发展参与要素收益分配的劳务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对毕节试验区发展劳务经济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梳理和总结,为进一步发展劳务经济、推进城镇化建设、不断探索"毕节模式"推动试验区新一...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味着乡村建设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毕节试验区自建立之日起一直致力于开发扶贫,扶贫工作的开展为试验区乡村文明建设提供了平台和保障。在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之际,恰逢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将是新时期西部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当下挖掘毕节试验区乡村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之间的内在联系显得更加有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推动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布局。这一重大战略布局勾勒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蓝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道路。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农工党也需要紧跟形势,积极响应,承担起历史的责任,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履行参政党  相似文献   

15.
省委、省政府在毕节地区隆重召开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吹响了毕节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号角。会议明确指出:“毕节试验区不仅是毕节人民的试验区,也是贵州人民的试验区。更是全国人民的试验区。”同时要求毕节试验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试验区,31年来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谱写了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的毕节篇章,体现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文章从"多党合作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的历史背景""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的毕节实践历程""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的毕节经验体会"三个方面对此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参与毕节试验区座谈会和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研讨会2009年4月14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同志分别在座谈会上和研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座谈会和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毕节试验区经过20多年建设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毕节试验区的新征程。本文结合贾庆林同志、杜青林同志和石宗源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阐述了致公党贵州省委要发挥自身"侨"、"海"优势,进一步促进毕节试验区在新的历史起点站实现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思考贵州这个内陆山区省份如何走出贫困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贵州毕节“开发扶贫、生态控制、人口控制”试验区。毕节试验区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的大力支持。经过近20年的建设,毕节试验区的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越来越展现出它的广阔性和深远性。值此毕节试验区成立即将20周年之际,本刊刊登著名经济学家、民盟中央名誉副主席、第四届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组长厉以宁教授在对毕节试验区实地考察后作的报告(摘要),这篇报告不仅对毕节试验区的建设而且对其它贫困地区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毕节试验区20多年的建设,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范型.以多党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和以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标志的政治实践,为中国当代政治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思考,探讨毕节试验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关系,对理清中国政治发展方向,推动中国政治治理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毕节试验区经历25年的改革试验历程,科学地开发利用本地资源,在探索中求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本文以毕节试验区为例,解析科学地调整区域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