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永远的嫂子     
记忆中,我从未叫过伍兰嫂子,尽管她是大哥的女人。因为,她和大哥并没有结婚。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房子     
杨虹 《工会博览》2010,(10):46-47
1993年父亲去世后,母亲开始居无定所的状态。 她和父亲原本在矿区有两处房子,一处平房和一套一室的楼房。父亲离世,母亲开始跟我大哥大嫂居住,帮他们带带孩子,做做饭。直到2001年大哥买断工龄离职失业,女儿渐渐长大需要独立的空间学习和生活后,大哥家两室一厅的房子就和他家的收入一样就逼仄艰难了,母亲开始自己偷偷地独坐一角唉声叹气。  相似文献   

3.
母亲     
王少宏 《工会博览》2006,(12):38-38
我的母亲很平凡,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生都在辛勤地操持着家,为丈夫、为儿女默默地忙碌着。母亲是十五岁嫁到我们王家的,十七岁生了我大哥,后来又先后生育了八个孩子,但只活了我们兄妹六个。记得生小弟的时候正是秋季,农活特别忙,母亲挺着大肚子忙完了一天的农活,晚上回来还要操  相似文献   

4.
深情的你又要步洋越海仿佛中国才是你的梦想美丽的富士山和现代化的东京都不能阻隔我们热烈的相望我知道—你深爱着我的祖国胜似自己的家乡我曾愤慨描述军国主义的暴行我曾奏演八年浴血杭战的乐章在你那厚厚的论文中似乎并没有这沉痛的一页从此你便称呼我—老师但我毕竟习惯了你以往的见面语还是叫声大哥吧还是叫声大哥吧——致日本友人古田训子@李凤吉  相似文献   

5.
又到了母亲的忌日,母亲离开已经整整三年了.从来不敢触及心中伤痛的我终于鼓起勇气,开始回忆慈祥可敬的妈妈…… 妈妈的骄傲 在妈妈的眼里,我是她的骄傲,一直都是. 我是幸运的.在我的农村老家,封建思想特别严重,重男轻女是其中的普遍现象.但在我们家里却不会这样,因为我的妈妈是个很有思想、有主见的女人.我们家中兄妹五人,成年后有三个孩子离开了农村:大哥毕业后去了保定,不仅过上了城市生活,还转成了商品粮户口;大姐接了爷爷的班到信用社工作,成了月月拿薪水的县城正式工;而我作为兄妹中的老小,没有任何独特之处,却不想成为了一名女军人.  相似文献   

6.
老胡大哥已经走了三年,到了天国. 按现代人的平均阳寿而论,老胡大哥其实走得早了些,他还不到七旬呢.是病魔催他上路的,在一次脑梗塞之后,他再也不能下床,随即,脑子也不大好用了. 然而他却能认出我,"小赵啊!"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他患病之后,能认出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他最钟爱的小外孙,另一个就是我.可见我在他内心留有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前些日子的一个傍晚,闲着无聊,我在路边的小地摊转悠。一个蹲在角落里看书的小伙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面前摆放着两个用黑布遮盖着的小竹筐。我好奇地上前看了看,小伙子好像注意到了我,漫不经心地抬起头问我:“大哥,您……您买草莓吗?”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5,(1)
<正>2013年底我在香港的维港边遇到了一位内地过去的游客,当时他坐在凳子上歇脚,我过去跟他借火。借火之后简单聊了几句,听口音那位大哥是天津人,他指着港岛一侧的高楼大厦说,香港没啥意思,看着比外滩差远了。简单的一个评价,可谓意味深长。要知道,在那位大哥年轻的时候,内地的大街上播放的都是港台流行歌曲,录像厅里循环播放的都是港台电影。南方人可能由于地理上的接近,对香港的神秘感少一些;而对北方人而言,香港意味着很多,它  相似文献   

9.
钱永广 《法制博览》2010,(20):52-53
侄子今年报考大学,虽然他没有考上“二本”,只是够了“三本”线,但对他来说,也算发挥正常了,全家人喜不自禁。填志愿时,大哥让我帮他参谋参谋,当我和侄子一起来到学校,请老师帮忙指点指点时,老师抬头望望我,突然问:“你填多少钱的志愿?”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怀柔区"我和我的祖国"百姓宣讲团走进区总工会专场在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拉开帷幕。当天,70名职工聆听到了一幕幕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精彩宣讲。活动中,7名宣讲员围绕《大哥向征》《国际范儿的社区医院》《公平正义的守护者》《走在民族品牌建设道路上的新怀柔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我为国际会都做代言》《我和祖国共成长》优秀感人故事,宣讲了亲身经历和真情实感,与现场听众共同追忆红色岁月,激情岁月,唱响美好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雯打电话说她要到澳大利亚来的时候着实让我吓了一大跳,在我的印象中,雯是那种规规矩矩的良家妇女,相夫教子,忠诚老实,一辈子安于天伦之乐。当然并不是说出国的都是坏人,但我总觉得雯这种女人是应该留在温室里养着的,不应该出来经风雨闯天下。 雯细声细气地给了我一个十分合理的解释,雯说她的女儿3岁了,她不想让孩子一辈子像她一样平平淡淡艰艰难难,雯说她想出国闯一闯,为她女儿的未  相似文献   

12.
一位女士因生活太过紧张,疲于奔命,前来向我咨询。她描述了她所必须做的事情,其中一件,是她每天醒来后直至急急忙忙跨出家门上班之前都得干的事——整理床铺。我建议她两星期内不要再理会这事。她万分惊讶,大概以为我是被森林里的狼带大的野人吧。好歹,她还是接受了我的建议。 两星期后,她轻盈地走进我的办公室,容光焕发。她说她42年来破天荒头一回没有整理床铺,原来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她还告诉我,这两个星期也不像以前那样把每  相似文献   

13.
发财弯弯绕     
YY是我骨灰级的闺密,除了老公,连父母都共享的那种,原本是个笑不露齿的小家碧玉,不知这两天中了什么邪,发了毒誓要当个女强人,还一门心思地非要辞职。约我在麦当劳大谈她的后半生规划,我边喝着免费续杯的咖啡边听相声似的听着她的天方夜谭。YY说要出卖体力赚取她的第一桶金,最终的目标也不算太  相似文献   

14.
再见阿慧,发现她容光焕发。记得去年与她相聚时,见她一副疲倦、憔悴的面容,头发散乱,衣着没什么讲究。当时我心想:这女记者也不好当,整天忙忙碌碌、风尘仆仆,还不如我当一名秘书稳定。女朋友中,我和阿慧是无话不谈的老友。现在到了酒吧,更是可以上至天南海北,下至儿女私情,痛快地侃一通。我们互相称赞着对方的打扮,又互相开玩笑。我笑她道:近来如此漂亮有魅力,是找到了梦中情人吧。阿慧说:  相似文献   

15.
“我什么都没有,就有一条命!”芦亚民第一次见到林坤(化名)时,对方向他抛出这么一句话,而现在,只要芦亚民在附近路过,林坤总会主动上前和口中的“大哥”握手. 林坤是芦亚民所管辖区域内的商户.年轻时,林坤由于违法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由于狱中表现出色,18年后,他得以重回社会.18年时间,正赶在我国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出狱的林坤突然发现自己家的老房子早已不见了踪影.原来,在林坤入狱期间,她唯一的亲人母亲病逝,在以后城市规划中,林坤的老宅阴差阳错的成了一处公共厕所.出于无奈,林坤只好在厕所旁边盖了一所房子,并做起了家政服务的买卖,林坤和芦亚民的相遇也从这时说起.  相似文献   

16.
讴歌 《南风窗》2008,(2):95-95
又有小半年没见,我和键鼠。岁末,她约我吃迎新年饭,顺便贺我的新书《协和医事》躺在书店货架上了。我本以为是赴一文人雅事,但吃饭时的话题,还是兜转回来,与她傍晚狂冲出来的办公大楼有关,带着一股DELL笔记本的味儿,吃到酣处,她的感慨是:"公司和女人一样,也有周期。"我知道,她脑子里反应的是"周期"的英文,因为她刚开完一  相似文献   

17.
“我正忙于整理去北京开人代会的议案。”2005年2月21日,周晓光用她的诸暨方言在手机中告诉本刊记者,“我的联络处的调研小组已为我筹措了38个议题。”此前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本刊记者在义乌市青口工业区,周的办公室采访过她。43岁的她是新光集团董事长,  相似文献   

18.
收藏回忆     
我喜欢文物,但不收藏,我不忍将她压之匣底,让她独自承受孤独的煎熬,博物馆有她的伙伴,那里才是她的故乡;我喜欢书籍,但不收藏,怕她蒙披上岁  相似文献   

19.
贾平凹 《法制博览》2010,(14):30-31
我二十七岁有了女儿,多少个艰辛和忙乱的日子里,总盼望着孩子长大,她就是长不大.但突然间她长大了,有了漂亮、有了健康、有了知识,今天又做了幸福的新娘!我的前半生。写下了百十余部作品,而让我最温暖的也最牵肠挂肚和最有压力的作品就是贾浅。她诞生于爱,成长于爱中,是我的淘气,是我的贴心小棉袄,也是我的朋友。  相似文献   

20.
开心酒吧     
糟糕的问候一个女人向她丈夫诉说:“我刚才碰到以前的邻居琼斯太太了。”她哭丧着脸讲道,“我就问她丈夫可好,她回答说她丈夫已经不在了。我哪里晓得她丈夫已于上星期去世了,还以为他出门旅行去了,就想都没想地说……”下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