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汉穆拉比法典》中军事法规范的系统性存在,为我们研究古代外国军事法史提供了珍贵且权威的资料。通过对《法典》以调整军人权利和义务为重点的军事法条款解析,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古巴比伦王国依法实现对军权和专制集权的统治方式,对揭示古代两河流域军事法所反映的军事统治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法典》以维护军人权益为着力点来巩固国家军事基础,对于我国当前军事法制建设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华法系和伊斯兰法系是对世界法律文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法律文明.两大法系的法典作为法律文明的载体反映出夺目的法律文化的光芒.明《大诰》和《布哈里圣训实录》作为两大法律文明优秀法典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在法典形式、案件分类特色和国家强力的保障等方面都具有可比较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两大法系的比较研究的进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反映出两大法系法典编纂的个性与共性.  相似文献   

3.
<唐律疏议>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中世纪法典的杰作.它的一个成功之处在于把法律与历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它的一些字、罪名、罪行、刑罚、制度和篇目都有自己的历史,都与历史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有其重要意义,主要是:有助于加深对<唐律疏议>内容的认识;有助于增长中国法制史知识;有助于提高法律意识等.<唐律疏议>的这一成功有其历史原因,主要是:唐朝前期的社会发展为其法律与历史的结合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国法制已有二千多年经验的积累;唐朝前期的儒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制订者具备了较高的素养等.对后世立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宋刑统>基本效仿了它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从知识产权之地位看知识产权与民法典的连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法的地位是指它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即它是否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或是否归类于某一法律部门。知识产权是民事权利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搞清知识产权与民法典的连接关系,不仅有利于民法典的编纂,而且也有利于知识产权法典的编纂。  相似文献   

5.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借鉴外国先进的法律制度,西方两大法系则是我们主要着眼点。研究西方两大法系离不开罗马法,无论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或多或少受到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不是某一部法律文献的名称,而是罗马奴隶制国家全部法律的总称,包括从公元前6世纪罗马奴隶制国家形成至公元6世纪东罗马皇帝查土丁尼编纂法典为止所有的法律。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查土丁尼的《国法大全》,它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也是后世研究罗马法的主要依据。罗马法是罗马奴隶制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古代世界最发达的法律制度,被恩格斯称为“简单…  相似文献   

6.
我国首部专门禁毒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它是我国禁毒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禁毒法律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法典是法律的专门化,是同类法律系统化和体系化的有机体。法典进程就是法典不断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历史进程。在法律发展的过程中,法典进程起到了重大作用,对民众权益、法学研究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成年问题是各国民法中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各国风土人情、社会教育的区剐,对于何时为成年,各国均有自己习惯。反映到法律上,近代各国民法典中规定也不尽一致。我国古代有冠笄之制,近代有成年年龄的规定,但是它们的效力却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2001年年底,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俄罗斯联邦用新行政违法法典取代了1984年的行政违法法典。新法典在内容、形式和观念上都较1984年行政违法法典有较大进步,是俄罗斯联邦宪政原则的具体体现。它为俄罗斯联邦的宪政建设提供了观念基础、责任基础和法律基础,对俄罗斯联邦社会转型期的宪政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执行法学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学。它是对执行立法与执行实践进行理论概括的科学。执行法的存在是研究执行法学的前提和基础。虽然我国没有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执行法典,但我们认为,这并不影响对执行法学的研究,正如没有国家赔偿法、证据法的专门法典而对国家赔偿法学、证据法学的研究一样。因为,在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以及有关行政法等法律、法规中规定了大量的执行法律规范。从广义的法来看,这些有关执行的法律规范即为执行法。本文拟就将执行法学作为独立的部门法学进行研究的必要性、执行法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以及执行法学与其它邻近学科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予以沦述。 一、研究执行法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1990年的《德国民法典》增添了“动物不是物”一语,从而引发了有关动物民事法律地位的讨论。生态伦理学的非人类中心论者将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扩展到人与动物之间,主张给予动物以法律主体地位。部分民法学者则结合民事主体法的扩展史得出了可以赋予动物以法律主体地位的结论。但事实上,动物并不符合伦理主体的要求。法律只能是人的法律,无法给动物提供法律主体地位。动物不可能成为民事法律主体,只能成为民事法律的客体。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刑事法严格责任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格责任是法律责任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重要意义。许多国家对于严格责任也有相关的立法。国内外刑法学者对严格责任有相当数量的论著,但观点对立,支持者从为使刑事诉讼趋于高效和实体更加公正,体现出当代意义的刑法精神出发,倡导对严格责任的发展考察。但是,有指摘严格责任存在必要的学者认为,严格责任是古代客观责任的残余,是不符合刑法谦抑原则的一种表现。更有我国的刑法学者指出,严格责任与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不相适应,是对传统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的突破,不适合我国国情,不应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对于受托人侵吞不法原因委托物的行为是否构成侵占罪,学界有"肯定说"、"否定说"和"折中说"的论争.不法原因委托人在委托财物被国家没收之前,对不法原因委托物仍然具有所有权;在不法原因委托的场和,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仍然存在值得刑法保护的委托信任关系;从处罚的必要性上来讲,受托人侵吞受托物的行为也值得处罚.因此,将侵吞不法原因委托物的行为认定为侵占罪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4.
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属于财产保险的一个险种,实践中对于消费贷款保证的法律性存在不同认识,主要有“担保说”、“保险说”和“保险与担保竞合说”。通过对保险与担保本质区别进行分析,可以确认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是保险而非保证担保,它与保证之间的相似之处仅仅是形似。对这一法律关系应通用《保险法》以及《合同法》、《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15.
"连带债务"是抽象法律思维的产物。在罗马法只存在"连带债务"的各具体情形。后世学者将之类型化为共同连带和单纯连带。前者主要基于法律行为产生,是单数之债,后者主要基于法律规定产生,是复数之债,两者适用迥然不同的法律效力规则。德国普通法时代,类型化模式的合理性遭到质疑。《德国民法典》将共同连带和单纯连带合并,统一冠之以"连带债务"概念,并配置统一法律效力规则,德国法的概念化模式由此确立。概念化模式因过度抽象而丧失了作为法律规则的意义,且脱离了"事物本质",已逐渐被德国学者抛弃。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应依循罗马法上的类型化模式,针对连带债务的不同类型配置不同的法律效力规则。  相似文献   

16.
现代法治与权利是紧密相联的,中国的古代法、现行法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还欠缺权利观念。而中国当代很多学者的论述多是以西方的权利———法治模式为参照,忽视了中国的独特观念和实践,当现代的法治运动摧毁了中国已有的模式,能否建立起西方的权利———法治模式又是值得怀疑的。中国法治理的症结不在于权利的缺失,而在于对于规则的认知不足。中国不应拘泥于西方的模式,要从本国的文化习性和传统,从实用立场出发,用规则治理,用发展了的实践理性才能扎实地推动对法律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唐律疏议》是中国古代法律的集大成者,对后代的立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现行刑法与唐律疏议在时间上相差千年之久,但是却有着浓厚的渊源关系.从血亲规范角度比较二者,现行刑法与唐律血亲规范一脉相承,唐律血亲规范的重要历史作用和对我国现代刑法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天气预报的法律性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很多不同的认识.有学者认为天气预报是一种著作权客体,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专利权客体,还有学者将它与商业秘密进行类比.笔者从法学理论的一般推理出发并利用法经济学的成果分析后认为:天气预报应当在坚持其公有信息性质的基础上,一定程度的产权化;产权化后天气预报属于一种特殊的知识产权,应当由专门立法进行保护.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天气预报产权化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称马克思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认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他一生中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1、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2、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剩余价值规律)。一般认为,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史观"被视之为"哲学",认为马克思是"哲学家";马克思所发现的"剩余价值"被视之为"科学",认为马克思是"科学家"。部分学者一方面质疑"唯物史观"的"哲学"性而力图论证其为"科学",另一方面又质疑"剩余价值"的"科学"性而力图论证其为"哲学"。这样,由"两大发现"而构成的"哲学家"与"科学家"的马克思,似乎又模糊了他的"哲学家"与"科学家"的双重身份。通过正确地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马克思的部分理论作品,我们只能说,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的马克思,既是哲学家又是科学家。  相似文献   

20.
传统国际法上,外交保护的法律性质是国家的权利。但是随着国际法人本化思潮的日益发展,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外交保护的性质已经转变为国家的义务。然而,无论是各国国内法的趋同,还是人权保护的需要,都不必然导致外交保护法律性质的转变。在国际法上,外交保护的法律性质仍然是国家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