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军观察组赴延安的使命与中共的态度 1944年7月22日,一架美国飞机从国民党政府临时首都——重庆,飞往共产党红色首都——延安。这是抗日战争爆发以来,美国飞机第一次飞赴延安。 乘坐这架飞机去延安的是以包瑞德上校为首的一批美国中下级军官和士兵,还有美国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中缅印战区司令部政治顾问谢伟思。他们是美国驻中缅印战区司令部奉美国政府之命而派遣的美军赴延安观察组。美国人则称之为“迪克西使团。 “迪克西”,原来是指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南北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2.
《湘潮》2016,(8)
正1937年5月18日,苏州飞机场,飞行员驾驶着中国人在国内自制的第一架飞机——"苏州号"飞上了蓝天。飞机安全降落到地面时,场上的人们欢声动地,飞机制造者朱家仁被欢呼的人群包围着、簇拥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朱家仁是湖南汉寿人,生于1900年。1920年他赴美留学,学习航空工业。1926年以优异成绩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毕业后曾在芝加哥惜士飞机厂实习飞机螺旋桨的制造,继至底特律城沃阿格西飞机  相似文献   

3.
牧徐徐 《廉政瞭望》2012,(20):66-66
1944年夏,盟军在决定轰炸当时被日本占领的那些中国城市时,一位美军上校给建筑学家粱思成写了一封信,让他在一周内迅速标出哪些地方有古建筑物,以免误炸。很快,上校便收到梁思成寄回的一张做出标记的地图。令上校没想到的是,一道寄回的还有一封建言书,一张同样做了很多不轰炸标志的日本奈良地图。  相似文献   

4.
在广西桂林的美军情报处上校包瑞德被任命为美军观察组组长,他把延安称为‘迪克西’。 一批正直的美国外交官因为对延安的客观报道遭到了迫害。  相似文献   

5.
1956年5月3日,毛泽东主席第一次乘专机,从北京起飞,途经武汉,到广州去视察工作。 那时,距空军成立只有6年多时间,飞机等装备还不先进,飞行经验也不丰富,飞行事故发生率比较高。因此,毛泽东这次乘专机赴外地巡视前,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公安部部长罗瑞卿等人得知这一消息后,都担心飞行安全问题,力劝毛主席不要坐飞机。然而,毛泽东决心已定,谁也说服不了。他说,已经有10多年没乘飞机了,飞机速度快,可以节省时间。为此,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把这次飞行任务交给空军来完成。接到任务后,空军作了认真的研究和周密的准备,并决定由空军航空兵独立运输第三团执行这一任务。当时该团装备的运输机都是苏联制造的螺旋桨飞机,接送中央领导同志的飞机主要有里-2型和  相似文献   

6.
《求是》2007,(9)
李剑英是兰州军区空军上校飞行员。2006年11月14日,他在驾驶战机返航时遭遇鸽群撞机,为了保护航线下方村庄和百姓的平安,放弃跳伞,请求迫降,壮烈牺牲。  相似文献   

7.
解放战争初期的国共停战谈判,在热河有承德、赤峰、朝阳三个小组。 朝阳军调小组,是1946年3月建立的。我方代表是李逸民(冀热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国民党代表是马上校,美方代表是海军上校汉夫。 3月的一天晚上,在北平翠明庄招待所,军调执行部我方参谋长罗瑞卿对我说:“准备让你到朝阳第26小组任我方代表,军衔是上校,今晚就打扮起来,明天去协和医院同美国和国民党代表开会,就算到职了。”又让我去找李克农同志谈谈。  相似文献   

8.
《湘潮》1989,(8)
一 1949年10月,我由湘乡县公安局调到省公安厅工作。一天,副厅长夏印告诉我,原湘西军统情报站上校站长方天印,从重庆来长沙,要求见省公安厅领导,指示我先接触一下,初步摸摸情况,观察其思想动态,适时进行争取。当时,我们对军统上层和特务潜伏的情  相似文献   

9.
当美国人还没有从珍珠港事件的打击中恢复过来,对日作战正处于困境时,一名海军陆战队军官率领部队,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赢得了美军对日作战的第一次胜利。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英雄。这位英雄就是海军上校埃文斯·卡尔逊。然而,谁曾想到,卡尔逊的胜利,是灵活运用八路军游击战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当美国人还没有从珍珠港事件的打击中恢复过来,对日作战正处于困境时,一名海军陆战队军官率领部队,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赢得了美军对日作战的第一次胜利,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英雄。这位英雄就是海军上校埃文斯·卡尔逊。然而,谁曾想到,卡尔逊的胜利,是灵活运用八路军游击战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从战乱不息的阿富汗飞往“7·5”事件后的新疆,在外界眼中是一条十足的“敏感航线”。8月9日开通的“喀布尔一乌鲁木齐”航线,首航即遭遇“炸弹”风波。飞机原定于当地时间9日下午4时30分起飞,但直到下午5时45分,飞机才允许乘客登机。原来,飞机起飞前接到了安全警报,说有恐怖分子混上飞机,并携带有炸弹。而这推迟起飞的一个多小时,就是用于紧急安全检查。这一切,机上的170名乘客全然不知。飞机起飞大约1个半小时后,乘客被通知:飞机因技术原因必须返回喀布尔。  相似文献   

12.
薛峰 《当代党员》2007,(4):37-37
二战中,一架英国战机在敌占区执行任务时不幸暴露了目标。德军高射炮齐发,击中飞机,飞行员认为自己必死无疑。但,这些炮弹在飞机里竟然没有爆炸!  相似文献   

13.
邓沛 《党史纵览》2005,(3):16-19
20世纪40年代的太平洋战争中,美国军队里有一位善于运用八路军的游击战术,在与日军作战中出奇制胜、屡建功勋的军官,他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埃文森·卡尔逊上校.  相似文献   

14.
邓沛 《党史文汇》2005,(2):33-36
20世纪 40年代的太平洋战争中,美国军队里有一位极善于运用八路军的游击战术,在与日军作战中出奇制胜、屡建功勋的军官,他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埃文森·卡尔逊上校.  相似文献   

15.
跑步前进的女服务员飞机到达东京。走下飞机,进入宽敞明亮的机场大厅。正为语言不通,不知向何处取行李着急时,一位头藏礼帽、身着蓝西服套裙的年轻女服务员出现在我们面前。知道我  相似文献   

16.
一、军事报告 1、结论重庆G—2为负责人转呈了包瑞德上校观察组的报告,并认为下列结论是正确的: (1) 在七年当中,共产党人牵制了日本在华兵力的很大一部份。 (2) 在七年当中,共产党人成功地保卫了华北的许多地区,多次反击了日本人精心组织的进攻。 (3) 自一九四一年以来,他们在武器、装备的补给方面完全依靠自己,即来自对日本人和伪军的缴获物,或由自己努力生产出来。  相似文献   

17.
2012年8月1日,一艘名为“清江9号”的采砂船在重庆万州红砂碛长江边上作业时,挖出了一块二战时期的飞机残骸。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重庆地区首次发现二战时期飞机残骸,当即在本地引起震动。  相似文献   

18.
1949年底,美国中央情报局上校布莱德从台北发出绝密快电,内容是:美蒋在北京的潜伏人员报告,毛泽东近期赴苏联访问。果然,此消息使不愿看到中苏结盟的美国总统杜鲁门看到了一线希望。他决定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实施一  相似文献   

19.
1971年9月13日零时32分,林彪座机三叉戟256号飞机在山海关军用机场强行起飞,我作为机组成员之一,在停机坪上目睹了飞机起飞时的情况。 深夜,机场停机坪在白炽灯的照耀下亮如白昼,银白色的机身反射出一道道强光。就是这架飞机,无视机场调度人员不准起飞的命令,不顾右机翼前方尚未完全离开的油车,随着飞机发动机一声轰鸣,朝着右前方的滑行道口快速冲了出去。飞机上有林彪、叶群、林立果及死党刘沛丰等人。稍后,当林彪的警卫人员全副武装,驾车尾追至停机坪的时候,飞机已经进入起飞跑道。接着,飞机在声嘶力竭的吼叫声中强行起飞,消  相似文献   

20.
感恩     
李磊 《廉政瞭望》2006,(11):57-57
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日子里,一架英国战机在敌占区执行任务时不幸暴露了目标,德军高射炮齐发,很多炮弹击中飞机,有的炮弹甚至直接打进了油箱。但这些炮弹在油箱里竟然没有爆炸,真是不可思议。受到奇迹鼓舞的飞行员冲出重围,返回基地。后来技师从飞机油箱里取出了11枚高射炮弹,令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