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一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在新的形势下出现了许多不适应,具体表现为“四化”: 1.思想认识“淡化”。重经济,轻党建。部分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对党的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有的企业把抓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对立起来,认为“企业生存、职工吃饭等现实问题都解决不了,加强党的建设干什么”;重厂长、轻书记。在企业干部配备上,搞“强弱搭配”,甚至视书记岗位为二线,把一些能力弱、素质差的人放到书记岗位上;重改革,轻教育。企业在转属、转制或职工“并轨”过程中,注重改革的进程,而轻视职工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国有企业厂长的素质是左右企业命运的关键。因为厂长是法人代表,是决策的最后拍板者,合同要厂长签,失误要厂长负,责任要厂长担,企业发生的一切无一不与厂长的素质紧密联结。厂长行,企业兴;厂长唐,企业平;厂长昏,企业崩。这是已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那么,国有企业的厂长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我认为必须有知识、有水平、有能力、有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政治上坚强,管理上内行,作风上过硬,处事上讲诚信,工作上开拓力大。一、有知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又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实行厂长负责制与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齐晓敏“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是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内部领导体制重申的重要原则,是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在国有大中型企业...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0,(20):41-41
《福布斯》中文版首次推出了“中国家族企业调查”,显示中国上市家族企业在过去三年的赚钱能力和成长速度远远超过上市国有企业。尽管中国家族企业从一个个小作坊、小家庭起家,但调查结果显示,上市家族企业最近3年的销售增长率达到17.24%,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有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通过所谓的“改制”,名正言顺地把3000多万国有优良资产,转移到私营股份公司之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家族企业。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5,(2):41-41
陈芳等在2004年12月21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撰文指出:在近年来的国有企业改制进程中,一些人认为最有效、最快捷的发财致富方式,就是把“公家的财产”变成自己口袋里的钞票。”“自办一个企业不如收购一个企业,外部收购不如和管理层一起收购。”从已查处的案件不难发现.在分食“最后晚餐”的欲念下,一些国企经营者侵吞国有资产,“化公为私”花样翻新。如:恶意减损、隐匿国有资产、非法转移国有资产、巧立名目,私分国有资产、暗箱操作,攫取国家给予改制企业职工的优惠。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厂长或经理在企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_一个企业是否有一位好的厂长或经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国有企业能否选好厂长、经理至关重要。国有企业如何才能必然地选出好的厂长或经理呢?这是当前企业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一、政府选派制存在的问题过去,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一直由政府选派任命。实践证明,这种制度弊端太多。弊端之一是主观性强,偶然性大于必然性。政府部门从长期形成的选派政府官员或选派计划经济体制下纯生产型企业厂长的视野出发,选派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厂长、经理,把企业的厂长、经理视…  相似文献   

8.
谨防,民主生活会祝福声中的折扣□薛占胜召开民主生活会,好像应该抛弃“万事如意”的老黄历了。不是么,“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众口一辞中,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整个民主生活会变成了“歌功颂德”厅;甚至,还成了为数不少的人“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  相似文献   

9.
对党政领导不应称“老板”如今,“老板”的称呼时髦起来了。个体工商户称老板,私营企业主称老板,三资企业的厂长、经理称老板,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称老板。甚至有些党政部门的领导干部也被人称为老板。书记、局长称大老板,副书记、副局长称二老板。以至于开会时也有...  相似文献   

10.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把着力点放在建立健全“两手都要硬”的运行机制上。一、强化约束机制,给一把手增加压力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形成和厂长(经理)在企业中法人代表地位的确立,厂长(经理)一把手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一把手是一个领导班子的“班长”,更是一个企业的主心骨,是企业一切工作的总指挥。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一把手在企业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只有一把手真正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摆上应有的位置,并抓出成效。I.企业一把手在抓思想政治工作中存…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是整个反腐败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增强活力的内在要求。最近我们对乌鲁木齐市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一、基本情况。第一,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质量不断提高。召开企业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是企业领导干部保持廉洁的一项重要措施。据统计去年应召开民主生活会的国有企业165个(其中包括60个大中型企业),实际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有142个,占总数的86%。应参加对照检查的企业领导干部851人,实际参加的799人,占总数的92%。通过…  相似文献   

12.
党领导的国有企业完全可以搞好──营口冷藏总厂党委书记兼厂长盛东升访谈录任永发“真没想到,我们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竞能引起江泽民、李鹏、刘华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他们分别听了我们厂的工作汇报,对如何办好国有企业作了重要指示。”手捧同江泽民总书记的...  相似文献   

13.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国有企业能不能搞好,三年之内能不能实现解困目标,十五大精神能不能得到贯彻落实?近些年来,随着不少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倒闭,一些人显得信心不足,精神不振,思想混乱。近日,笔者采访了陕西省国有企业带头人、刚刚获得五一劳动奖章的利君集团董事长、西安制药厂厂长吴秦。面对提问,他结合本厂的发展变化,侃侃而谈─—近些年,民营企业与合资企业时髦,不少人认为这些企业机制活,没负担,国有企业跟人家不在一条起跑线上,没法竞争,只能听天由命。这话不对。其实,国有企业也有优势,只要…  相似文献   

14.
《正气》2001,(12)
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反映出“家长制”是产生腐败的一个重要“根源”。有些县级以下的科级、股级单位的“一把手”,习惯于将人、财、物大权集于一身,副职的分管实际上成了“非管”。一些书记、乡镇长以跑项目为名,外出“一把钱”,回来“一把票”,至于这些钱是做了何用,大多数会计问都不敢问,因为他们的“饭碗”是端在“家长”手里;有的领导甚至年终才把条子交给会计,让其“变通”处理。至于有些企业的厂长、经理,则更具有“绝对权力”,他们所谓的“厂长负责制”,是以对企业负责为名,而大搞以权谋私。针对“家长制”…  相似文献   

15.
前几年,许多国有企业都在内部建立了厂长(经理)民主接待日制度,就是规定每月有一天厂长(经理)专门接待职工来访。然而不少国有企业却因此而将接待职工来访的时间局限于民主接待日这一天,平时职工向厂领导反映什么问题则被推得远远的。无独有偶。近来不  相似文献   

16.
应当说,经过多年的整顿,“官员老板一肩挑”的现象少了,起码是公开地由党政官员兼任经济实体负责人的现象少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另一种“一肩挑”的现象却多了起来,这就是既是国企厂长,又是私企老板。他们公开的身份是国有企业领导者,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挪用国企资金和生产资料,开办私营企业,却又打着“国有牌”旗号经营,使国有企业成为其所办私家企业依附的“大树”。结果,“大树”被挖空了,他们的寄生企业却茁壮成长了。据检察机关近期查处的国企高层职务犯罪案件显示,这种既是国企厂长又是私企老板的“两面人”现象,颇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7.
家族企业以及非家族式企业家族化管理问题,近年来屡屡遭受非议,但奇怪的是,它却像块臭豆腐,人人说臭,却又有很多人想吃,就连对家族企业义愤填膺的理论家或深受家族企业管理之苦的职业经理人,只要自己创业办企业,自然而然地难以舍弃这块“臭豆腐”。家族企业“嗅”上去“臭” 所谓家族企业,是指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全部或绝大部分归一人或一个家族所有的企业模式。在中国,家族企业是个略带贬义的词,在海外华人世界中,这个词似乎也带有贬义的色彩。这喻示着这类企业的确有着自身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党建》1999,(10)
1993年,铁道部党组召开的全路政治工作会议提出“党政嫖在一起干,共同对企业负责”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我们逐步探索建立了“双向纳人,共同负责”的领导机制,即:按照中央关于企业领导体制“三句话”方针(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要求,在党政双方履行各自职责的基础上,党委参与运输生产工作,搞好服务、保证和监督;行政工作纳人政治工作的内容,党政都把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纳人各自的职责范围,共同负责。在分局的站段领导层建立起共同负责与各负其责相结…  相似文献   

19.
我从1985年起担任平阴县五金厂厂长,在党的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指引下,经过全体职工的努力,把一个患了“贫血症”的老掉牙的企业,变成了出口创汇的先进企业。几年来我的最主要体会,就是不断寻找企业在改革中前进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由于多年来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很多人养成了懒惰、散  相似文献   

20.
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不仅存在于党政机关,也存在于基层企业。特别是某些国有企业法人代表(厂长、经理)滥用职权行为已严重影响职工生产积极性,成为企业中的腐败现象之一。当前,职工反映强烈,比较突出的是企业法人代表滥用人事、经营、财务权。 滥用人事权 任人唯亲谋私利 随着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改革的深化,企业法人代表有了更大更多的自主权。一些企业法人代表滥用人事权、在人事安排中主观武断,不是从有利于工作出发选贤任能。而是任人唯亲,专门倾斜那些对自己有过好处的,会拍马屁的人。有的利用职权将自己的妻子儿女、大姨小舅子一概领入企业大门,然后封官授职,搞“家天下”拼凑自己的“家族统治”,使真正的人才倍受压制。有的甚至在企业招工、人员调动、工作安排上谋私“捞好处”。企业内部某些“热门科室”,“热门工种”不实行公平竞争,而是凭关系,凭“票子”竞争。企业把“三产”出租或承包给个人,不是公开招标,而是搞私下协议。厂长、经理暗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