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小康》2020,(6)
正中国医改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无论是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还是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改革的脉络:中国医改的主导者依然是医保。567个县域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正式实施,药品带量集采,医保目录谈判及动态调整,医保版DRG(s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试点启动,给社会办医国民待遇,促进医生自由流动,全国统一电  相似文献   

2.
发挥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医院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医患矛盾突出等问题反映了当前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构建和谐医院的重要性。怎样从文化建设入手构建和谐医院,让医院内部各种关系与医患关系走向和谐,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名凤琴同志这篇文章或许能给医疗机构管理者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医患关系。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是医患双方相互尊重,彼此信任。而今,医患关系却遭遇危机——医生接诊怕患者找茬,患者就医更怕医生不负责任。  相似文献   

4.
李玲 《时事报告》2013,(9):38-41
最近各类医药、医疗耗材腐败案件曝光,虚高的药品和耗材费用触目惊心。究其原因,根源是医院创收逐利机制,使医院、部分医生和药品耗材代理商在生产流通环节形成了牢固的灰色利益链,导致医疗费用高企、医患关系紧张。福建省三明市医改直面解决“以药补医”和“宰病人”的顽疾,  相似文献   

5.
积极发挥医院思想工作在医患关系的心理疏导作用,对推动医院发展建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素质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医务人员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上处于主导地位。一要教育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6.
董丽云  邓玮 《探索与争鸣》2022,(4):150-159+180
医患关系既被医疗制度正式地构建,也被包括医学在内的现代技术深刻地形塑。从自主神经紊乱病症患者Z姐就诊中的医患互动与健康日常可见,现代技术语境下的医患关系凸显麦当劳化的“标准医生”与网络自诊化的“百度病患”之对垒,即技术的“分割效应”使得临床实践标准化下的医生与多元信息裹挟下的病患之间不断产生矛盾与冲突。医患关系演化的逻辑部分在于,现代性技术发展导致医生作为疾病健康立法者的退场及社会公众的健康确定性期待,驱使医患关系由“神-人”关系渐变为“机-人”关系。未来的图景可能需要诉诸医生积极阐释者角色的转向、病患医学知识信念的重塑,以及医患主体性回归的“阐释-交往医患关系模式”,以扭转“机-人”式医患互动,缓解医患“交往困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小康》2007,(6)
(注:发放109份,收回有效问卷100张)您认为武夷山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如何?一般50%差32%很差4%好14%您认为武夷山市医患关系如何?和谐24%偶尔有矛盾冲突58%经常有矛盾冲突18%您认为武夷山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病人认为医院过量开药,过度检查16%病人认为医生在治疗时,有失误31%  相似文献   

8.
胡颖廉 《小康》2012,(6):112
正"医闹"闹的不仅仅是医院,更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要改善医患关系,必须从制度层面入手,将医患关系从对抗变为对话大夫戴着钢盔出诊,病人因医疗事故逼迫医生下跪……这些统称为"医闹"的现象在许多国家是不可想象的,但在中国却频频上演,以至于卫生部要在每个医院设警务  相似文献   

9.
正入伍以来,她扎根警营、恪尽职守,勤勉苦学获博士学位,面对诱惑不动心,始终坚守在武警广西总队医院的岗位上,为事业竭诚奉献。"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巩固,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这是洪绍彩对广西的印象。自进入武警广西总队医院工作以来,她用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为提高医院心血内科的治疗水平,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创造和谐医院、和谐广  相似文献   

10.
<正>编者按: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医院看病的经历。新医改以来,看病难、看病贵并未得到缓解,病人对医生越来越不信任,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问题出在哪?过度诊断、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治疗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何为"过度"?何为"适度",如何治理过度医疗?本刊特邀来自医疗卫生系统一线的医生、管理者以及医卫研究院所研究人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现代"有限责任意识"与传统"无限责任意识"发生断裂,医患之间由于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而面临愈演愈烈的信任危机。保守物化的医学教育方式、超负荷的工作任务、舆论媒体的夸张报道等因素导致了医生逐渐形成一种自我保护式的"有限责任意识",而根植于患者心中的传统"无限责任意识",随着自我权利意识和医学常识的提高而增加,患者对医生的期待值越来越高。由此导致的医患之间的信任危机的解决,不仅要求医患双方从观念上自主改善,更应从制度上予以弥合,包括提高患者的医疗风险意识、加强对医生的尊重意识;实现医生的医学教育方式的转变、建立激励相容机制等,从而推动医患和谐关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孕妇产前检查。是实现优生优育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医患关系中。专业知识的不对等、医护人员运用专业知识对孕妇实施帮助、救助,是孕妇对医生、医院高度信赖的基础,也是医生、医院的法定义务和道德标准。反之,在医患关系中,医术的低下、法定义务及道德标准缺失必会造成他人的终生悲剧,此案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13.
沈菊仙 《群众》2009,(12):56-56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需要.也是卫生事业发展和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从做好信访工作人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院服务水平.提高病人满意度。是各级医院普遍关注的工作。我们常州市第一医院也对做好医院信访工作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患者与医院、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既有着利益关系,又存在着诸多的矛盾.作为医院,要想保持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必须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人手,狠抓行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树立"诚信、博爱、满意、卓越"的服务理念,打造出让社会认可、让患者满意的"阳光医院".  相似文献   

15.
在今年的两会上,医患矛盾层出不穷,针对医院以及医务人员的暴力攻击愈演愈烈,医生被患者家属殴打侮辱致伤致残致死等恶性刑事案件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医患关系已不单是医学问题,也成为了社会问题。针对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状况,代表们诊断出大原因并开出药方:一、政府的公共职能没有完全到位全国政协委员宋晓华:医疗保障体制建设滞后、医院体制改革成果不尽人意、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不足以及对药品价格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得不到有效缓解,医患双方必然矛盾不断、关系紧张。随着国家医疗体制的改…  相似文献   

16.
吴明 《时事报告》2013,(5):27-27
医改进行了3年多,成效很大,但医患关系并没有相应改善。医务人员抱怨工作任务重,病人认为医生服务质量不高,原因何在?一是医生"好好看病"的动力不足。在我国,医患矛盾比较突出,医生多提供服务反而可能面临更多的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疗纠纷的显著增多,医患矛盾也不断激化并呈现暴力化倾向。医患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必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这已成为社会大众、新闻媒体、政府部门和医务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我们必须具有忧患意识,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尽力改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一、医患关系现状(一)患者对医生已逐渐失去信赖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几乎形成一种民怨,很多患者甚至不敢踏进医院的大门。据卫生部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48.9%的城乡居民有病不就医,29.6%的患者应住院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医患纠纷数量急剧上升且呈恶性化发展态势。医生的法律意识不强、专业知识缺乏及医患沟通不畅等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医疗机构告知义务之履行,则是维护医患双方的权利,防范医患纠纷发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医院不论规模大小,几乎均会发生医患事件,患者家属动辄几十人在医院打横幅闹事,不但敲诈、辱骂、0殴打医务人员;甚至围攻医院,一幕幕暴力恶性事件在全国频频“上演”。医生们人心惶惶、个个自危。这个社会似乎进入了“医患大战”的乱象。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时下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然而,你相信吗?在河南郑州,有位98岁的老医生始终未离开工作岗位,坚持“多活一天,就干一天”的信念,每天去门诊上班.老人行医70年没收过红包、没被病人“医闹”过。她说:以人心换人心,自己从来不担心自己的诊室会有危险。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患关系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已经成为摆在医疗卫生工作者面前重中之重的问题。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全部工作的生命线,是推进医院各项建设、提高医院服务水平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