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波 《当代党员》2009,(5):50-51
森林重庆、畅通重庆、健康重庆、平安重庆、宜居重庆,这五大重庆是我市提升城市形象.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载体和抓手,为了及时报道五大重庆建设的进展,本刊特从本期开始将“和谐重庆”栏目更名为“五大重庆”,欢迎读者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2.
与会专家认为:重庆实践让我们以崭新视角来看世界,重庆把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结合的模式令人鼓舞,重庆实践对亚洲国家有借鉴意义,重庆实践属”社会主义3.0版本”,可从政策、制度和政治三方面看重庆实践,重庆民生社会主义能重建意识形态,重庆实践是一种更具复制性的模式,重庆实践体现了发展成果为人民共字的执政观,重庆实践复兴了人民时国家基本制度的信念,重庆实践是中国乃至人类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3.
我们切实感到,重庆市委市政府开展重庆人文精神研讨非常必要、非常重要。重庆是一个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人文底蕴丰厚。巴渝文化积淀深厚,三峡文化独具特色,抗战文化影响广泛,但如何在与时代结合、与城市精神融合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并大力弘扬,确实需要研究、讨论。重庆是一个崭新的直辖市,需要树立重庆人文精神、塑造重庆直辖市形象,进而促进重庆的新发展、新跨越。重庆人文精神大讨论,是找到了突破口、抓住了牛鼻子,是高瞻远瞩之举,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4.
《当代党员》2003,(4):16-16
一、初春时节,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重庆代表团参政议政表现活跃。会议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重庆代表团参加讨论,听意见建议,提出对重庆的希望。他们指出,经过直辖几年的建设,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希望重庆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发挥资源优势,壮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步伐,未来的重庆一定会大有希望。重庆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不断深化对西部大开发、设立重庆直辖市和三峡工程建设这三大历史机遇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的能力,提高乘势而上、奋发有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建议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中央领导人对重庆工作的指示,学习重庆代表团的相关发言和建议,积极将全国“两会”精神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5.
吴佳佳 《红岩春秋》2010,(1):F0002-F0002,F0003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重庆解放60周年,为纪念这一特殊时刻,2009年11月29日12月3日,由重庆警备区和中国将军书画院联合举办的“盛世和谐,爱我重庆”——共和国百名将军诗书画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行。本次诗书画展共分“百名将军书重庆”、“警备区官兵颂重庆”和“重庆画家绘重庆”三个部分,展出了包括开国将星方于翼、张翼、魏国运等106位将军手书在内的作品共242幅。  相似文献   

6.
俯瞰重庆     
云之上、山之巅、江之畔——我们俯瞰重庆、瞭望重庆,浏览重庆、亲近重庆。  相似文献   

7.
重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几个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辉  袁培生 《探索》2002,(4):131-134
发展现代物流业,能给重庆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重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劝于拓展重庆的发展空间。重庆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区位、交通、仓储运输等优势,同时受经济体制、现代物漉观念的缺乏等因素的影响,重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又受到制约,为此,作者提出一系列的对策,用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是重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重庆文化必须在深化改革中扩大开放,这样才能增强重庆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扩大重庆文化开放,要突出六大重点。  相似文献   

9.
《当代党员》2008,(2):8-9
今天的重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新的历史起点,人民政协必须高举旗帜,汇集建设重庆、发展重庆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0.
重庆人文精神是千百年来重庆人民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生产生活所形成的文化特质和价值观念,它体现了人们对生产对象、生产方式以及社会交往的态度;同时,重庆人文精神又与重庆人民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相一致,体现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联系。因此,重庆人文精神既是历史人文的概括,也是现实发展的要求,是3200万重庆人民的精神面貌的总体特征的显示。我认为可以用“淳朴重义,勤劳奋勇;诚信互助,豁达时尚”来对重庆人文精神作初步的概括。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党员》2007,(7):72-73
重庆交通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市委、市政府为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交通枢纽和旅游中心,实现交通、旅游的有机结合,加快全市交通、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搭建重庆旅游开发建设投融资平台,实施旅游大项目战略,由重庆高等级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更名而成。  相似文献   

12.
新知     
《当代党员》2012,(6):2-3
最近,曙光公司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四方共同签署了“重庆超级计算中心”建设协议,将共同出资12亿元,建设“重庆超级计算中心”。项目于2015年建成后.将使重庆拥有全球重要的超级计算公共基础平台,成为在超级计算领域世界领先的城市。  相似文献   

13.
重庆是一个大城市和大农村现象并存的区域,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重庆三大战略定位的核心和关键,是促进重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解决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根本手段和关键措施。以“314”总体部署作为“十二五”时期重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性纲领,在重庆城镇化进程现状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时期重庆推进城镇化的战略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的道路选择、面临的困难与对策。研究“十二五”时期重庆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就是落实“314”总体部署并具体化到操作层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当代党员》2011,(7):26-27
1997年,重庆直辖,历史赋予量秘黼使命。重庆市委抓住重庆直辖、三峡工程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为目标,以办好“四件大事”为重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直辖十年后的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再次寄予厚望,胡锦涛总书记作出“314”总体部署,国务院批准重庆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成为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探路先锋。  相似文献   

15.
今年6月18日,是中央批准重庆设立直辖市10周年。世界各国的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各类媒体155家350余名记者对重庆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采访报道,为宣传重庆、推介重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部分采访文章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红岩春秋》2009,(6):F0003-F0003
11月28日,为纪念重庆解放60周年,重庆解放系列图书《重庆读本》,《解放60周年重庆英模谱》,《重庆解放》,《解放大西南》,《跨越60年的重庆记忆》,《科学发展新追求》首发仪式在解放碑现代书城举行。  相似文献   

17.
《当代党员》2007,(12):F0004-F0004
重庆交通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市委、市政府为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交通枢纽和旅游中心,实现交通、旅游有机结合,加快全市交通、旅游事业快速发展,迅速搭建重庆旅游开发建设投(融)资平台,实施旅游大项目战略,决定由重庆高等级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更名而成。  相似文献   

18.
《当代党员》2010,(4):43-43
一、本期“特别报道”栏目登发的《平安的重庆,是3200万重庆人民的福祉》,全面反映了周永康同志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的情况;《重庆完全有条件大干一场》介绍了重庆传达全国“两会”精神,部署四项工作的情况;《全国“两会”大考下的重庆答卷》,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任务做出了“重庆思考和应答”。各级党组织可在近期通过专题组织生活会、报告会等方式,参考以上文章,组织党员干部就如何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进行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党员》2011,(12):F0003-F0003
沙坪坝西部新城位于重庆中梁山脉和缙云山脉之间,规划面积100余平方公里,主要由重庆大学城、西永微电子产业园、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园、重庆台资信息产业配套园和城市中心区等功能片区构成。  相似文献   

20.
自1891年重庆正式开埠以来,重庆重要的历史地位便日益显现,并逐渐发展成为西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特别是自1937年抗战爆发至1949年这短短的12年中,国民党中央及国民政府曾两度迁都重庆,使重庆开始走出西南一隅,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重庆在中国历史,特别是在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使得记载、反映这些历史的档案资料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丰富,价值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