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生态美德与生态之善转化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内生动力,需我们在伦理和实践中把握几重维度。学理界的热切回应是建设好美丽中国的理论维度。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美丽中国的动力维度,而实现永续发展则是建成美丽中国的价值维度。它们既是建设人类生态文明的伦理基础.更是确保人类社会得以永续发展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维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探究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意义以及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探索出"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独列成章,将建设生态文明上升到战略高度,并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目标,中国“生态梦”跃然纸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具体要求,体现了国人实现中国“生态梦”的决心.在明晰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历程与目标趋向的基础上,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加大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肖建春 《奋斗》2012,(12):25-2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等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让人鼓舞,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5.
王爱文 《奋斗》2012,(12):22-24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我们党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实践的认识更加清醒,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提出了建设“大美龙江”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6.
李宏伟 《前线》2013,(1):22-25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拘战略高度,不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而且将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之路。因此,我们党和政府在追求实现美丽中国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深刻掌握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正确审视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努力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多、基础差、环境问题压力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处于现代化的发展背景下,如何能独辟蹊径,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这不能不是我们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在资源环境压力逐步显现的今天,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所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转型,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不仅依靠国家等权力部门的规划和部署,还必须依靠市民的力量,发挥民智民力,培养有生态责任能力、生态责任感的市民。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的十八大的突出亮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顺应了人民群众期待,也为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而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美丽乡村建设已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美丽中国,从乡村起步,乡村是现代化、城市化的根基,是人类共有的文化根脉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3.
马倩  李远 《世纪桥》2013,(9):64-65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本文试图从涵义、产生背景、现实意义以及路径选择几个角度来探讨“美丽中国”这个伟大的战略构想,希望能为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是我国国力增强之后,对于未来发展抱有更高的期望及要求,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相似文献   

15.
江涛 《当代党员》2012,(12):60-61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篆刻     
十八大报告专门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题,独立成篇地系统析论生态文明建设,将之跃升至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尤其于报告里,我党首次亮出了“美丽中国”之新词,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受到了方方面面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美丽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生动表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许兆君 《奋斗》2012,(12):20-21
党的十八大高举旗帜、继往开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调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云岭先锋》2013,(1):1-1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一段精彩论述。、这一论述,道出了全国人民共同的美丽向往,让人眼前一亮,在各族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