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翻开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山西在我国古代史上是少数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居境的氏族、部落、部族和方国十分揉杂。据殷代甲骨文、西周金文和先献秦文的记载;大约在陶唐虞夏时有“唐人”,殷商有鬼方、土方、(工口)方、沚方和羌方等。西周时期有玁狁,入春秋多为戎狄。这些氏族、部族或方国,在境内活动的地域,古今学者多有所议论或考订,然多尚无定论。我曾在《晋文化初探》一文中,根据夏商时期的考古文化的  相似文献   

2.
马兴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2):116-121
春秋时期,北狄是山西境内少数部族中的重要一支,在与华夏族的交往中,晋国通过通婚、和戎和启土政策、结盟与兼并战争的策略促使北狄华夏化完成;受华夏族影响,北狄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得以进步,同时对华夏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五大民族集团在夏代和商代,我国已存在着夏族或华夏族和在它四方的夷蛮戎狄五大民族集团。周时的五大民族集团,是继夏商发展来的。夏族是周朝的主体民族,分布在南至长江、北至长城、中沿黄河的广大地区,人数是最多的。夏族不仅包括周天子的王畿,也包括卫齐鲁燕晋宋陈蔡许曹邢虢虞郑芮梁申杞魏秦随邓等等诸侯国,到了春秋以后,也应包括楚国。至战国末年,经过互相兼并,夏族的国家就只有齐燕赵韩魏秦楚七个大国和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先秦上帝崇拜成为历史学界研究的热点。前代研究者提出:上帝是由部族祖先神演变而来,先秦时期华夏各部族在政治上处于独立状态,他们都有本部族的祖先神兼上帝,商周易代之后,周王朝的统治者通过伪造始祖降生神话或宗教改革,把商部族的上帝变成了自己的上帝,以掩盖自己的暴发。本文从宗教理论、先秦历史文献、政治格局和部族始祖降生神话解读四个方面对他们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证明前人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5.
周初的礼制设计,"子"爵是小诸侯的爵位,春秋时代华夏小国之君和蛮夷戎狄之君,都被华夏大国贬称为"子";而华夏大国公卿,政治地位与这些子爵诸侯相当,因此也被称为"子","子"遂有尊称之义。《论语》中孔丘被尊称为"子""孔子",与他的男子性别、道德学问、圣人地位、弟子尊敬均无任何关系,惟一相关的就是他的官职:孔丘当过华夏大国鲁国的公卿。孔丘称"子"现象至少折射了周礼三个方面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华夷之间,显示了华夏民族强大的文化优越感;在华夏内部,显示了大国自豪的实力优越感;在君子之间,则显示了官本位的价值观和等级森严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秦在远古时代,是一个以女性为中心、以赢(马的前身)为图腾、生活在齐鲁之间的东方部族。柏翳(即伯益)是该部族受领封地后第一个祖先。他是“少昊(东夷)之后”,而不是“颛项(华夏)之苗裔”。后来赢姓子孙分衍为许多国氏,分布于江淮一带,秦氏是诸国之一。由于政治上的兴亡变易,到殷末周初,赢秦人被迫向西迁徙,与西戎杂处,逐步发展成为赢姓秦国。这与过去一般史籍所述:赢秦人从来是陕甘一带的土著部族,是不相同的。 本文为作者所著《秦史稿》的一章,原文约23,000字,本刊发表时作了一些删节。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传统是各民族逐渐融合而共同创造的。郭沫若先生说:"戎人、夷人、羌人、狄人、苗人。正是汉族的前身,历史上所说的华夏,乃是由他们共同融合而成的。"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古夷人不仅为民族的发展壮大作出积极的贡献,而且也创造了优秀灿烂的文化。尤其是流传至今卷帙浩繁的彝文古籍与汉文古籍一样,同样蕴藏着中华民族的远古文明。彝文古籍采用自成系统的彝文书写,在今天的彝区广泛流传。彝文先民在久远的年代创制的古彝文,汉史志称之为  相似文献   

8.
龙大轩 《思想战线》2002,28(6):107-111
羌族法文化发端于四五千年前的氏族、部落习惯法,其中包括有:1 以"杀人偿死"为代表的刑事规范;2 以"同姓不婚"为代表的民事规范;3 以民主议事会"尔母孜巴"为代表的程序性规范。由于古羌是中华先民中的主要部族,又是构成"华夏族"的主体民族,其法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也展示了中华法系早期雏形的大致构架。  相似文献   

9.
盛世中华     
潘琦 《当代广西》2011,(13):55-55
五千年漫漫岁月, 五千年悠久文化, 历史长河流走多少春秋, 岁月沧桑点染多少冬夏; 华夏千古的创痛,血雨挥洒, 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翻卷风云, 苍茫大地燃烧万里长夜愤怒的火花!  相似文献   

10.
李旭 《今日民族》2003,(11):30-32
在古老的北方草原上,曾经流传过一个又一个显赫一时的草原帝国,随着这些马背上的帝国的衰亡,它们的部族臣民大部分消失了,有一些则退居深山老林和草原深处,勉力维持着民族的生存,鄂温克族就是其中的一支。如今,要寻找这些曾经强大而活跃的游牧狩猎部族的后裔,已经相当困难了。我们从齐齐哈尔爬上了在东北十分便利的火车,经过大庆,在图里河换车,驶入内蒙古。原野更加荒凉,沿途都是新生林。原始大树早被贪婪的人们砍个精光。沼泽地里的水草极好,却没有人放牧。又在牙克石换车,这一带已是快成戈壁滩的茫茫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鄂温克族自…  相似文献   

11.
"蚁族"是当前在城市聚居生活的刚从大学毕业的低收入青年群体的代名词,具有高智商、群体居住和力量弱小的特点。关于"蚁族"现象的探讨不只停留在新闻报道层面,更应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仔细分析。因此从社会认同理论、参照群体理论和社区研究三个视角对"蚁族"现象做了初步的探索,并就此提出一些可行性的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12.
偶像养成模式在新时代政策影响下发生了巨大变化,它把握新时代政策对公民的要求,培养出的新时代偶像成为弘扬正能量的使者。偶像养成模式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也对以青少年为代表的"追星"人群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屈川 《贵州民族研究》2003,23(4):137-143
在唐、宋羁縻州制度和元代土司制度下,川南都掌蛮在笼络与安抚中获得发展空间而崛起,降至明初,明王朝对都掌蛮地区实行强行改土归流,遭到都掌蛮的强烈反抗.明王朝对都掌蛮多次征讨剿杀,残酷镇压,同时在都掌蛮地区推行强迫同化政策,致使都掌蛮难逃消亡噩运.对川南都掌蛮消亡原因进行探析,将引发我们对明朝民族政策和改土归流措施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羌族与白马藏人文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振明 《思想战线》2000,26(5):39-41
羌族与白马藏人源于古代同源的羌族和氐族,是两支地域相邻且文化相近的族体.其文化的相近主要表现在生计、生活、宗教、习俗等方面,但由于历史原因,两种文化也存在一些差异,羌族受汉化较深,农耕业较先进;白马藏人多受藏文化影响,农业生产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15.
THE Tuwa tribe is the smallest ethnic group in China.Its people live as they have done for centuries in Xinjiang Uygur Baihaba Village, Hemu Township, Burqin County, by Kanas Lake.Having had little contact with the outside world,the Tuwa have preserved their traditions, customs,family clan concepts and belief systems. They follow Shamanism and Lamaism, and maintain  相似文献   

16.
村庄精英:村庄权力结构的中介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庄精英在村庄权力结构中,居于承上启下的中介地位。体制内精英即通常所说的村干部,体制外精英指村庄的宗族精英、帮派势力、宗教精英和经济乡绅。体制内精英与体制外精英之间,村庄精英整体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特制乡镇政府)和普通村民之间产生博弈。  相似文献   

17.
巴既是古国名,也是古族名,既是古行政区划名,又是古地名。巴是怎么得名的,它的语源是什么?古往今来,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主要缘于看问题的角度与着眼点不同。有从语言文字角度入手的,有从民族学与民俗学入手的,有从对神话与传说分析入手的,有从图腾与徽记诠解入手的,还有学者从族源角度入手分析后认为,巴原本是一个多部族的通称。各种说法与诠解,似乎都是揣测的成分居多。由于资料的缺乏,我们不得不去揣测和探索,不能因为揣测的成分多了,就停止探索的脚步。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有待考古材料和新发现。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一些身处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却用他们的“生态智慧,,实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解决人类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生活在大兴安岭密林深处的使鹿鄂温克族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小民族族群。他们是目前唯一的“使鹿部落”——敖鲁古雅鄂温克族,这些猎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适应环境、并利用和改善环境,体现着深刻的生态智慧,本文用生态人类学的理论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川西北茂县、汶川、松潘、理番、懋功、黑水等藏羌民族聚居地区土司土屯虽经部分"改土归流",但土司制度、土屯制度依然存在且处在变动之中。本文考察了清末民初松潘土司的具体状况、汶川瓦寺土司、理番绰斯甲土司、懋功汉牛屯撤废等详情,对有关史实做了较为详尽准确的辨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讨论施叔青近年来着力的文学工程——台湾三部曲之第一部《行过洛津》。作者力求通过庶民百姓视角来建构台湾历史,与那些以帝王将相、大家族变迁的宏大叙事来建构历史的作品大有区别。本文探讨施叔青作品中众多小人物的汇聚描写象征了什么,颠覆了什么,再现了历史发展中常被史书忽略不计的那些躲在历史暗影里的真实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