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看谁精明     
姚望 《政府法制》2011,(3):44-44
星期天一大早,老妈就出了家门,说是要参加一个健康报告会,还称报告会结束后,可以免费领取一袋鸡精,因为参加的人很多,她怕去迟了领不到纪念品。  相似文献   

2.
“送礼,送健康。”这是所有保健品最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时下,保健品正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礼品。但送礼真的就送了健康吗?记者调查发现,由于保健品与食品、药品之间往往难以区分,造成了监管模糊的尴尬处境。这让部分商家有机可乘,一些保健品成了无需安检的“保进品”。  相似文献   

3.
文心 《中国律师》2001,(4):75-77
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土地是农民的生命。在农业大国——中国,这是一条最朴素的真理。对于土地,农民惜之如命;对于国家因建设需要征用农民的土地,农民也以大局为重,忍痛割舍。但是,如果自己的土地被有关部门征用,却还要被告上法庭,农民兄弟们却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了。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坡心镇潭莲管理区。 土地之争   现年 54岁的潘寿松是潭莲管理区上坡二队的村民组长。 2000年 11月 28日,他和同村的养鸡专业户共 13名村民,莫名其妙地接到了电白县法院的应诉通知书和茂名市园林管理处的诉状。   原告茂名…  相似文献   

4.
吴帅 《江淮法治》2008,(4):17-17
近日发布的“2007环保民生指数”调查显示,66.9%的公众认同当前我国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公众对当前的环境满意程度急剧下降,普遍认为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健康生活。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就此表示,在环境污染已经越来越成为公众健康的威胁时,保护环境首先就是保护生存权。  相似文献   

5.
李刚是谁     
刘海明 《检察风云》2010,(22):39-39
河北大学校园车祸案发生后,肇事者李启铭抛出一句“我爸是李刚”,曾让人一头雾水:李刚是谁?很快,这个李刚的身份确定了,不过,围绕李刚的笑话也随之出炉——  相似文献   

6.
谁是原创     
《公民与法治》2013,(7):52-52
杜强和王梅夫妇两人在同一所大学任教,再过两三年就可以从教育战线光荣地退休了。可是最近他们却遇到了从教30多年来最尴尬的一件事,有人举报杜强教授发表在校刊上的一篇论文是抄袭之作。  相似文献   

7.
当所有的烟花散尽,当所有的演出结束,当所有的期待转移,当所有欢呼新千年的喜悦远去,我们猛然发现,一只狼,一只叫做“WTO”的狼已经渐渐地逼近中国的边界,渐渐地走到了我们的面前…… “狼来了”终于由呼喊乃至警告变成了现实。 改革开放20年来的历史现实表明,我们不是要不要改革、要不要开放的问题,而是改革如何深化、开放如何扩大的问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如何树立改革开放的新思维,已经成了改革进入更深层次的必然要求。当我们跨出加AWTO的重要一步时,意味着我们由改革开放之初的被动接受冲击向主动引进外力转变…  相似文献   

8.
李泓冰 《法庭内外》2011,(10):41-41
最近,这样的事件发生多起:老人倒地无人扶,旁边是一群保持安全距离围观的路人,有人想伸手搀扶,又有人出言阻止……无数人在发问,我们的社会道德怎么了?对社会道德滑坡痛心疾首的人们,立即会将南京彭宇案等案件视为众矢之的。的确,经过舆论不断发酵,关于老人摔倒“扶不扶”,大众的第一反应就是“彭字案”带来的恐惧感。彭宇案判决书使用了“从常理分析”“更符合实际的做法”“与情理相悖”之类的措辞,来判断彭宇之责。  相似文献   

9.
到底是谁     
《江淮法治》2009,(12):41-41
一天,一个数学教师在公寓的301房间被杀,是被钝器击中脑部致死的,他住在公寓的三楼,这一层有20个房间,他的房内有一张麻将桌,丢着很多麻将,死者手里紧紧攥着一张麻将牌,大概是想在死前留下线索。  相似文献   

10.
一座荒山被“一女两嫁”。法院一纸判决明确了承包方,荒山的所有权人也一再声明服判执行。可是,此案两度再审仍未结案,到底谁拥有荒山的承包权仍是未知数。  相似文献   

11.
李妍 《法庭内外》2013,(2):43-43
2013年1月4日,河南兰考县城关镇一居民楼发生火灾,事故造成4名孩童当场死亡,另有3名在送医院途中死亡。事故发生后,舆沦一片哗然之余,各种奇谈怪论也随之而来,甚至有人认为,袁厉害收养弃儿是为了骗取低保。令人欣慰的是,主流舆论讨论的不是袁厉害的收养目的,也不是袁厉害是否应当担责,而是社会救助制度的缺失与完善。笔者认为,这才是健康、成熟的社会民众心理的应有之义,而救助制度的完善,亦不应仅限于讨论层面,而应当以此为契机,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首先,要建立救助制度,完善救助立法。社会救助法律不仅应宣示权利,而且还应同时配置救济的各种程序,因为,获得权利救齐既是尊重和实现受助对象的生存权,也是受助对象的一项基本权利。其次,要明确救助范围,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宪法的规定过于原则化,还应当进行专门立法,对救助机构、救助程序、救助标准、不作为的惩戒措施作出详细规定,以免再次出现事故发生后,各部门相互推诿,幸灾乐祸,关门打牌的情形。  相似文献   

12.
谁是凶手     
罗拉·巴特勒是一位有名的医生,他虽然个头矮小而且是个秃项,但他的医术和为人受到许多病人的尊重。他没有结婚,却喜欢把眼睛盯在漂亮文人身上。这天下午,我为调查一件案子特地来找他。他不在,我只好在候诊室里等他。我是巴特勒的律师,由于职业需要,我常来看他。在候诊室里,除了护土,还有~位女士。她跷着二郎腿,看着一份杂志。她高挑而又漂亮的身材,使人很难看出她的年纪。我坐了一会,便站起来走到窗边想看看窗外的风景。这时已经是下午4点钟。巴特勒医生从一辆出租车下来,他穿过马路朝自己的办公楼走来,当他走到马路中间时…  相似文献   

13.
《江淮法治》2008,(20):6-8
这是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人们既享受着社会信息化带来的便捷,却又常常受累于个人信息泄露后的烦恼:我们买了一座房子,结果引来几十上百个家装公司的广告精确“轰炸”;我们生了一个孩子,结果引来几十家婴幼儿用品商的“围剿”:我们填了一张表格,结果引来无数人对自己诸多隐私的“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时任总理霍华德决定到伊拉克访问,拟乘皇家空军的一架C-130运输机。由于此次飞行的航线复杂,路途遥远,所以挑选专机驾驶员成了一件慎之又慎的事情。为了确保霍华德总理一行的安全,空军推荐了三名优秀飞行员备选,由国防军豪斯顿司令亲自审核。  相似文献   

15.
姚芃 《政府法制》2009,(18):34-35
大众被洗脑式的叫卖愚弄着以下是几个采访片断。片断一:前些天在电视购物节目上看到一款项链,坠子上面镶嵌的三颗钻石熠熠生辉。主持人对“情定三生”的深情诠释,对“绝对真钻”、“货到付款”的庄严承诺,直让我感觉不买一款送给女朋友,这一宿就过不去。订购时他们说电视上看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货到了,钱付了,打开一看,我都要晕了,先不说是真是假了,钻石那个小,只能用放大镜来看!跟电视上差太远了!等我打电话过去问,人家钱已到手,没工夫答理我,  相似文献   

16.
阿友 《检察纵横》2012,(9):26-27
“肇事拖把”谁所有 2011年5月18日15时,天气有点闷热,家住合肥市城南一回迁小区5号楼的陆苏林老人出门透透气,遂来到小区11号楼东北处的花坛旁和邻居们闲聊。突然一个湿漉漉的拖把从11楼楼上“嗖”地坠下,陆苏林躲避不及,“咚!”的一声正好砸中她的后背。“哎呀!”只闻老人惊叫一声后,立即昏迷倒地,不省人事。  相似文献   

17.
几个月前,北京市出台了一些交通管理规定,其中对一些型号的机动车上路行使进行了限制。毫无疑问,它的实施对缓解北京导常拥堵的交通状况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失为解决交通紧张的权宜之计。但这些规定的合理性,笔者则认为有待商榷。首先,“规定”中对车型的限制不尽合理。如果说限制一些油耗大、车速慢、故障率高的车型尚属合理,那么人为限制一些油耗低、排气量小的经济车型,则于理不合。众所周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汽车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而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使能源危机更成为人们耳熟…  相似文献   

18.
高杰不是那种成府很深的女人,但却有女人的共性“小心眼”.爱吃醋。一天她邀老同学解小爽来家作客,诉说了自己的苦衷。说男人当科员时嫌他没出息。愁他在人前矮三分,如今他当了局长了,又天天闹“地震”,咱就这个操心命呀,没个舒心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谁懂得刑法     
苗勇 《江淮法治》2011,(18):19-19
我以为,在社会上,懂得刑法的一般是两种人。一种是法律人.包括法学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还有一种人,我们大概很少会想到,就是一些实施犯罪的人。而大多数老百姓其实是不懂得刑法的,事实上,由于自身都有繁忙的工作,他们基本上不会自觉地去学习刑法,因而不会像上述两种人那样懂得刑法。  相似文献   

20.
化定兴 《检察风云》2014,(22):28-28
重拳反腐无疑是本届中央政府的一张亮眼名片,在共识稀缺的当下,反腐已然成为最大共识,可谓得民心,顺民意。《检察风云》推出的策划《反腐倡廉:公众参与的力量》也正契合当下形势,指出“反腐需要动力和制度建设,而公众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反腐倡廉根本出路是鼓励全民参与”(《检察风云》新闻综合版2014年第20期)。不过,就在“老虎”“苍蝇”不断被打,大家齐声为反腐凝心聚力、大声喝彩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些其他声音,比如有人称,就算把贪官都抓光了,似乎对我们而言,生活没有得到什么改善,我们要的是买得起房、看得起病、养得起孩子、读得起书……这样的声音道出了不少人的困惑:一是反腐到底与我们关系有多大?二是反腐究竟为了什么?厘清这两个问题,才能让公众积极参与到反腐倡廉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