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北大红枣     
陕北的荒峁石岭,坡洼沟谷,水边崖畔,有一种华美而默默生长的树,或林成片,或三株五株,甚至光秃秃的山岭上或万丈绝壁上独独长着一棵,乡亲们叫它“铁杆庄稼”、“保命树”。每年仲夏,那婆娑、虬曲、弯弯地垂下来的枝条上,万千绿叶间,缀满青里泛红、灿灿的果实。外...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尤其是陕北,地处中国东西部结合处,地势险峻,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自古就有“欲统中国,必据关中”之说。1935年红军三大主力在此胜利会师,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更是把制定战略决策、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大本营放在了陕北。从这一天起,陕北地区成了国共两党军事较量的竞技场。其中彭德怀与“西北王”胡宗南之间的较量.构成了西北战场上国共较量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3.
尚鸣 《世纪风采》2007,(5):37-38
1947年12月2日,毛泽东坐在陕北一家农民窑洞里的土炕上,阅读董必武拍来的电报:  相似文献   

4.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长征落脚点的选择关系中国革命的前途。但是,长征最终落脚何处,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主要取决于敌情的变化和敌我双方在军事上的较量。中国工农红军从开始长征到落脚陕北、奠基西北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长征之初,党中央并没有打算来一个万里长征.也没有打算到陕北去。  相似文献   

5.
"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横山,一心要共产."每当我们唱起这首陕北民歌,心中不由得思念起刘志丹将军,他为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和陕北红军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横山,一心要共产."每当我们唱起这首陕北民歌,心中不由得思念起...  相似文献   

6.
跟着毛主席从陕北到中南海李银桥1947年8月,正是转战陕北的紧张阶段,我被调到毛主席身边。从那以后,一直在主席身边担任警卫工作。跟着毛主席转战陕北党中央、毛主席撤出延安,转战陕北期间,形势很紧张,然而主席泰然自若、谈笑风生。他说:"我要亲自看看国民党...  相似文献   

7.
邬川 《廉政瞭望》2014,(24):38-39
就豪车保有量而言。陕北褪去了些革命老区的固有色彩,一些大排量的豪车互相竞逐,如影随形的还有底盘上附着的黑色煤渍。 1954年11月,王登记出生于陕北黄陵县店头镇,此后其仕途的终结始终绕不过黄陵。今年10月28日,陕西省国土厅原厅长王登记因涉赚受贿被查,省十二属人大代表资格亦被终止。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位超过重要作用的领袖人物,对他的生平活动的研究,是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今年是周恩来诞辰97周年,逝世19周年,笔者根据多年来收集的资料,撰写此文,以兹纪念。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新篇章。但是,党中央一到陕北,就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前一个月,蒋介石在西安设立“西北剿总”,自兼总司令,张学良以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职务,辖东北军等国民党军队30万人,企图以重兵围剿红军。山西上皇帝阎锡山以黄河为屏障,与红军敌对,且已把…  相似文献   

9.
在付桂玲的履历表中,人们可以看到其本人身份一栏里是“积极分子”。这个称呼对陕北以外的人、或现在的陕北人都很难理解。“积极分子”究竟是什么“成份”呢?如果说“积极分子”是二十多年前陕北由于缺乏干部而在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中选择的“替身”,到现在他(...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和党中央在陕北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当年,就是在延安这个还不为外人所知的陕北小镇,毛泽东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毛泽东思想在这里走向成熟,中国共产党也从这里走向成熟。这种历史的际遇,在伟人与陕北人民之间拉起了一条特殊的感情纽带。  相似文献   

11.
西北地区,尤其是陕北,地势险峻,战略地位极其重要。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此胜利会师,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更是把制定战略决策、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大本营放在了陕北。从这一天起,陕北地区成了国共两党军事较量的竞技场。其中彭德怀与“西北王”胡宗南之间的较量,尤其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12.
1947年12月上旬,陈毅赴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参加中央十二月会议。1948年1月7日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与他多次促膝深谈,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前景作了切合实际的估计。此后,陈毅到中原,一路传达中共中央、毛泽东的指示精神。随后在中原、淮海战场上,他与刘伯承、邓小平等一起.运筹帷幄,指挥了中原、淮海、渡江等战役,为夺取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13.
刘中刚 《湘潮》2011,(4):31-35
提起八路军三五九旅,人们都会想起陕北的好江南南泥湾,想起大生产运动。但三五九旅由华北抗日前线调回陕北,并非仅为大生产:  相似文献   

14.
黄华 《共产党人》2006,(22):51-53
1936年6月中旬,一天,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秘密地告诉我,中共中央已答应他的请求,同意他去陕北苏维埃地区参观访问。他虽然会说一些中国话,但还不怎么行.问我愿不愿意陪他去陕北采访,帮他做翻译工作。我不假思索,立即高兴地一口答应了。当时我已是燕京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了,去陕北就不能参加毕业考试,就拿不到毕业文凭了。但是有机会去陕北参加革命队伍,那张大学文凭对我来说已经无所谓了。  相似文献   

15.
《党建》2010,(1):F0003-F0003
榆林地处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陕北文化的摇蓝,不仅有博大浓厚的黄土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积淀,更有陕北革命文化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6.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严冬将至,囊空如洗,毛泽东向二十五军借钱,徐海东抠出自己不多的“家底”。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历经千辛万苦,胜利到达陕北,与先期到达这里的红二十五军会师,结束了为期一年的历史壮举——长征。这时,红二十五军已经同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中央红军的到来,陕北革命力量大增,这让徐海东高兴得眉飞色舞。他紧紧握着毛泽东的手,激动地说:‘哦们盼星星,盼月亮,就是盼着和中央红军会合,在党中央、毛主席领导下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然而,两军会合,陕北一下子开进这么多部队,…  相似文献   

17.
1935年10月,正当陕北根据地“左”倾错误领导人在党内狂热推行“肃反”的危急时刻,毛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这时,陕北根据地的形势十分严峻,“肃反”已错杀了200多革命同志,陕北红军主要创始人之一刘志丹等同志正在狱中受审。党中央和毛主席一到陕北下寺湾,就立即下达“停止捕人”“刀下留人”的指示,并以王首道、贾拓夫、刘向三等组成工作团,带领一个连火速赶往瓦窑堡,营救正待处决的刘志丹等一批革命同志。  相似文献   

18.
陈枫 《党建文汇》2010,(12):41-41
1947年3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指挥20万国民党军,对陕北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大敌当前,刘少奇、朱德去河北建屏县(1958年并入平山县)组建中央工作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叶剑英、杨尚昆率领中央机关大部分工作人员到山西临县组建后方工作委员会。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带领一个精干的小机关,在陕北坚持斗争。一年转战陕北的艰苦斗争,  相似文献   

19.
高岗是陕北红军和根据地创建者之一,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立下了不小的功绩,被视为陕北革命代表人物。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重要领袖人物。但是,二人之间却有很深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08,(11):32-36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史上,不能不说陕北根据地;要说陕北根据地,不能不说刘志丹;要说刘志丹,不能不说王世泰;要说王世泰,不能不说这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首任军长的许多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