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林 《协商论坛》2010,(6):58-59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执行报告个人财产规定”——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延续了他一贯对民生疾苦深切的关怀、对人民权利的尊重以及对公权的严厉,自然会激起代表委员们的热烈掌声。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1,(4):64-65
幸福,无疑是今年全国"两会"上最振奋人心,也最令人憧憬的词汇。早在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演说时,就曾明确提出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与幸福指数";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两会"前与网友交流时,谈及"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时,他指出幸福就是"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  相似文献   

3.
重击“潜伏”贪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窗外.雪花飘飘;室内.热议腾腾……外寒内热。这是2010年两会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景观。民生、反腐,依然是此次两会商议的重要命题。“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再加上收入分配不公,以及贪污腐败,足以影响社会的稳定.甚至政权的巩固。”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结束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发出的警世之言,振聋发聩。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毫不动摇!这是我们执政党坚定不移的执政方略,也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所谓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感受,而“幸福指数”即是衡量这种感觉的主观指标,涉及经济收入、生活水平、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成就感、安全感、精神生活等诸多方面。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是社会和谐程度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5.
海恩 《辽宁人大》2010,(5):36-37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作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核心议题之一,在今年“两会”上引起极大关注。种种迹象表明,老生常谈的收入分配改革问题,有望在2010年内取得突破。一方面,提高居民收入是“要让民众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提高居民收入也是扩大消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先决条件。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抓紧制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6.
“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正式宣布的治政目标,也是今年两会最大的亮点之一。此前,温总理已在2月12日的春节团拜会首次提出这一愿景,2月27日与网民在线交流时又阐述了“尊严”的含义。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被反复强调,其中传达出的崭新国家价值观和执政理念,耐人寻味,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与幸福指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影响幸福指数的因素固然很多,但经济成分无疑是最本质、最核心的因素之一。虽然幸福指数和国民收入间并不一定会表现出线性的关联,物质生活的改善也不一定带来精神生活的改善,甚至还可能出现精神生活恶化的特例,但从整体上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越高,人们所普遍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越高。在生产力和人均收入还未充分发达的情况下,通过经济增长来改善收入(国民收入及家庭可支配收入),仍然是改善人们幸福程度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又是一年春风暖.又是“两会”召开时。住房改革、收入分配改革、食品安全、社会管理创新、关怀女性利益……一个个众人啊目的民生热点、一个个吸引眼球的社会话题、一个个引人深思的尖锐观点。既是今年“两会”代表关注的焦点,也是我刊记者在“两会”上捕捉的镜头。一切关乎民生的社会问题的解决只能本着一个标准:不能与民争利。所有政策法律的制定出台也只能本着一个原则:让百姓得到实惠。唯有如此,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上的一句话才能让百姓拥有信心,而“信心就像太阳一样,充满光明和希望”。  相似文献   

9.
影响幸福指数的因素固然很多,但经济成分无疑是最本质、最核心的因素之一。虽然幸福指数和国民收入间并不一定会表现出线性的关联,物质生活的改善也不一定带来精神生活的改善,甚至还可能出现精神生活恶化的特例,但从整体上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越高,人们所普遍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越高。在生产力和人均收入还未充分发达的情况下,通过经济增长来改善收入(国民收入及家庭可支配收入),仍然是改善人们幸福程度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新加坡记者提问时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而要推动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又必然地要求“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的“两会”上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温总理说的“我们”是指中国共产党及其执政的政府,所说的“所做的一切”,是指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五大建设”在内的一切工作都毫无例外,所说的“幸福”,当然不仅是指吃饱肚子,而且能让全国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的好日子。幸福离我们每个人并不遥远,只要我们认真领会幸福的真谛和意义,寻找幸福的价值和标准,创造幸福的环境和条件,幸福就会来到我们每个人身边。  相似文献   

12.
今年全国各地的"两会"频传民生幸福指数,一时间幸福指数大有盖过GDP之势.比如北京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广东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庆宣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给人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幸福指数不仅挂在政府官员的嘴上,而且白纸黑字上了政府的规划,更重要的是政府自我加压,让"幸福"正变得更加具体、更加实在.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规划”甫一出台,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开始关心人民的幸福(感)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些省、市领导在发言时纷纷表示,要把当地人民的“幸福指数”纳入对政府工作的考核。人民的生活感受受到为官执政者的重视,当然是我们社会进步的一个反映,有利于切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不过,把幸福指数和政绩考核挂起钩来,有人却担心:以前GDP是一项很硬的政绩考核指标,该指标统计口径清楚,算起来比较容易,而“幸福”是个务虚的概念,怎么计量?在笔者看来,虽然计量方法现在还缺乏科学的标准,但是只要努力,总能够找到一个比较客观的尺度。让笔者更担心的是,幸福指数调查到底由谁来组织  相似文献   

14.
尊严的逻辑     
经济高速发展,往往要让一个社会的公民更多地被劳动操控,而丧失工作的价值感和意义感,也就出现尊严异化今年两会,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了尊严二字,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报告中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相似文献   

15.
污染减排指标考验政府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突出表现在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十一五”规划提出这两个约束性指标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不能改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实现。报告浓墨重彩地阐述了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方针,提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政策原则,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已经作为2007年各方面工作的重点要求,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幸福指数:和谐社会发展的新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芳 《新东方》2006,(3):39-41
各地“两会”陆续闭幕,出现耐人寻味的变化:幸福指数被普遍纳入地方发展目标,成为创建和谐社会的新指标。一、什么是幸福指数幸福指数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他认为,幸福=效用/欲望。我国有学者指出,幸福指数应是一个包括政治自由、经济机会、社会机会、安全保障、文化价值观、环境保护六类构成要素在内的国民幸福核算指标体系。简单来说,幸福指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幸福感的量化,或者说是生活质量的高低值,主要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和主观偏好对于自身生活状态所做出的满意程度方面的评价。在我国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表…  相似文献   

17.
根深 《群众》2012,(3):87-87
在全省机关作风建设大会上,省委书记罗志军特别强调:“江苏今年不提新口号,重在抓落实”。在省“两会”上罗志军又指出:增进民生幸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检验现代化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准。要让改革发展成果真正落实到“富民、惠民、安民”上,兑现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  相似文献   

18.
《当代广西》2011,(4):59-59
中国多个省市的地方两会最近集中召开,在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代表委员们的讨论中,“幸福指数”被频频提及.成了地方两会上的一个热词。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14,(2):4-4
正2014的"两会"近期就要召开了,这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无疑又会凝聚众多关注的目光,并引发人们多方面的思考。尽管"两会"每年都照例召开,但今年的"两会"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的第一次"两会",它受到的关注程度肯定不同凡响。人们都希望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话题在"两会"上得到提出和讨论,最终化为党和政府的决策得到贯彻落实。而这一切,都依靠代表们届时的  相似文献   

20.
“央视开通‘我有问题问总理’节目,让咱‘的哥’又意外又惊喜。”今年3月初,记者在北京“两会”期间听到几位的士司机如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