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个月来,围绕着潘基西峡谷的车臣恐怖分子问题,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关系不断恶化。曾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与俄罗斯本是“兄弟关系”的格鲁吉亚,为何一直与俄龃龉不断,甚至到了断交的边缘? 其实两国矛盾由来已久。首先是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问题。这两个地区  相似文献   

2.
新全球化时代的俄美能源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能源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大背景下,俄美能源关系的聚合张弛,既取决于生产国与消费国利益如何平衡,更取决于两国战略利益是交融还是离析等互动因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决定了俄美在能源领域必须寻求合作,但由于两国的能源战略各异、能源越来越浓的政治化色彩以及国际能源格局的持续变动.将使俄美能源关系长期处于竞争与冲突之中.  相似文献   

3.
和平解决是应对国际能源冲突的根本原则,谈判、调查、斡旋、调停、和解、仲裁、法院裁决是其主要方法,《世界贸易组织法》《能源宪章条约》等国际法,欧洲能源宪章、国际法院等国际组织,以及冲突应对惯例等构成的国际制度是其主要工具。乌克兰危机中,俄欧四大能源矛盾上升,俄欧通过启动能源危机预警机制、国际规则等能源冲突应对机制、能源多元化机制,阻止了双边能源关系的恶化,但其效用受国际格局、俄欧关系、乌克兰危机、美国压力等因素制约。俄欧应增强战略互信,提高危机预警水平,增强危机应对能力,提高应对措施执行力,妥善处理第三方因素、尤其是协调俄乌欧与俄美欧三边关系等方面,完善冲突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4.
6月6日八国峰会召开之前,围绕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问题,美俄两国唇枪舌剑,口水仗已打得不可开交。布什批评俄罗斯人“小题大做”,普京指责美国的举动是“帝国主义行径”。  相似文献   

5.
吴贺  陈晓律 《探索与争鸣》2022,(9):122-135+179
经济因素已经成为现代地缘政治冲突中的核心问题。认识俄乌冲突的根源,需要从俄罗斯当今所面临的经济困境入手,借助经济地理学和地缘经济学的视角,深入挖掘俄罗斯经济问题的起源。在认知俄罗斯经济结构特性的基础上,可以发现俄罗斯在当今世界自由贸易体系下存在着源自地理的固有劣势。随着世界地缘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这种劣势遭到放大,导致俄罗斯在现代金融、贸易体系中处于被动地位,乃至于被固定在“世界体系”外围位置上。俄罗斯在历史上形成了依靠地缘政治主导地缘经济从而改善经济地理条件的路径依赖。当代俄罗斯也曾试图改善经济结构,以独联体为核心打造欧亚联盟来扭转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不利地位,但欧美对乌克兰事务的深度介入使得俄罗斯的地缘经济布局被一再打破。从这个角度看,俄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如果俄罗斯能够转变以地缘政治主导地缘经济的旧有思路,则以和平方式破解困局的契机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3年来,3个独联体国家相继发生“颜色革命”,标识出后苏联秩序变迁的一段特殊历程。3场“革命”不仅暴露了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3个国家自身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也折射着美俄两大国在争夺独联体势力范围上的得与失。“颜色革命”作为苏联解体的余波还有可能持续,美国作为“颜色革命”的积极推动者如今处于嚣张与困窘并行的状态之中,而俄罗斯则逐渐学会了以平常心态看待自己霸主地位渐失的现实。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石油就是拳头作为石油储量极其丰富的大国,俄罗斯近年来大打石油牌,在亚洲,到底是修建取向日本的“安纳线”,还是通往中国的“安大线”?俄罗斯不紧不慢,作壁上观,并不断向两国要价。石油也是俄美关系的“稳定剂”。美国利用俄罗斯实现石油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并希望俄帮助稳定世界石油市场价格。在欧洲,俄前总理卡西亚诺夫说,欧盟未来的石油需求,只有俄罗斯才能满足。俄罗斯还利用石油加强同独联体及东南欧国家的联系,出资收购了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企业,加大了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力。美国能源问题专家菲奥纳·希尔女士…  相似文献   

8.
王宪举 《人民论坛》2014,(10):53-54
<正>乌克兰危机给世界带来了新形势、新挑战和新问题。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将逐渐显现出来,我们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2013年11月下旬爆发的乌克兰危机已经历两个阶段——乌克兰政治反对派在美欧支持下通过暴力等手段攫取了政权,以及克里米亚通过全民公决加入了俄罗斯联邦。这是自苏联解体以来俄乌之间最严重的一次冲突,也是20多年来俄同美欧之间又一次激烈的地缘政治博弈。其后果对于乌克兰、俄乌关系、俄  相似文献   

9.
尽管不少欧洲人仍对俄罗斯这个庞然大物怀有戒心,但欧洲统一的进程已经开始。欧盟希望与俄共同担负起建设欧洲大厦的责任,俄也希望通过参与欧洲事务提高自身在欧洲和世界的地位。合作已成为俄欧关系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周杲 《求索》2011,(11):168-170
2008年夏,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爆发了武装冲突,危机爆发以后,当代国际法规制体现了现代国际法的积极性和集体安全体制的有效性。安理会和欧盟对格俄冲突的抑制作用不容忽视,冲突得以迅速平息。笔者希冀通过对集体安全体制的解读来指明中国立场。  相似文献   

11.
1991年底苏联解体,俄罗斯以苏联继承者的身份登上国际舞台.与此同时,俄罗斯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联邦体制和外交政策都发生了重大变迁.其中,俄罗斯第二位总统普京执政时期的联邦制度改革对俄罗斯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联邦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逐步理顺.统一的国家垂直政权体系已经形成:俄罗斯政治秩序逐步恢复,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8月,俄格冲突中俄罗斯以坚决的立场、迅速的行动回击了格鲁吉亚及其支持者美国.俄罗斯如此坚决的态度显示了综合国力提升后重返大国俱乐部的信心和决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普京联邦制度改革在俄罗斯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将变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6月3日,南联盟总统、政府和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决定接受俄、美、欧提出的和平协议; □6月9日,北约同南军代表签署关于南军警撤出科索沃安排的协议; □6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西方七国和俄罗斯共同提出的科索沃问题决议,翌日,以维和为名的俄罗斯和北约部队开始进入科索沃; □6月14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科索沃和平重建计划; □6月20日,南军警全部撤出科索沃,北约正式停止对南轰炸……  相似文献   

13.
国家利益:冷战后国家间关系整合的根本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东剧变标志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在冷战后的10年中,美俄关系由蜜月期演变成疏离期,美欧关系由美国分别居西欧和东欧的绝对优势变成欧洲联盟与美国平等对话,美日关系由克林顿时期的冷淡逐渐到布什政府时期的升温,中美关系则经历了李登辉访美、美国轰炸我驻南使馆以及美国飞机撞毁我军飞机等重大波折.  相似文献   

14.
高华 《思想工作》2005,(1):42-43
2004年欧洲与美国、美国与俄罗斯、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三角关系呈现出欧美关系复杂化、欧俄关系缓和化、俄美关系明和暗斗的特点。它折射出当今国际关系中多极与单极、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的反复较量。欧美关系复杂化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一度使欧美关系陷入空前的危机。一年多来,双方都在尽力修补因战争而加深的裂痕。德国总理施罗德再次去了白宫,欧美共同庆祝诺曼底登陆60周年,八国峰会声明帮助中东推行民主,北约接受了培训伊拉克安全部队的委托,法国总统希拉克在致布什第二任期当选的贺电中希望加强“法美友谊”。所以,尽管2004年的美欧关系…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与美国总统刚刚一起秀吃汉堡包,美国司法部6月28日就宣布,美方经过多年调查后逮捕了10名俄罗斯间谍嫌疑人,另有一人在逃。消息传出,全世界舆论哗然。就在国际社会纷纷猜测已经变暖的俄美关系是否会再次出现寒潮,为什么美国在这个节骨眼上发难以及俄罗斯将会如何应对时,俄罗斯甩出了回牌,同意用4名在押的美国间谍换取这10人,吵吵嚷嚷的俄美间谍风波就这样平息了。但这场风波还是折射出俄美关系的一些弦外之音。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在经历了冷战后十几年的试探徘徊之后,走上了与西方合作与融合之路,而西方国家也把俄罗斯正式纳入其逐步一体化的进程。美俄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对这一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最深刻和重大的变化,如何界定这种新形势下的中美俄“三角关系”,美俄关系的改善是否会给中俄、中美关系带来负面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就经济实力的现状、潜力及发展趋势看,在21世纪世界多极经济格局中,美、日、德、俄将构成主要的四大部分。 世界经济的三大极——美、日、德 日、德的迅速崛起,使战后初期开始的美国独霸的经济格局在70年代被打破,美、日、德三极格局开始出现。80年代以来,三极格局由美国占有较大优势向均势方向迈出显著一步。这种趋势可从以下几个指标的变化中显示出来。从国民生产总值看,美国固然一直占世界首位,但从60年代到80年代,美国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从25.9%下降至21.5%,  相似文献   

18.
去年下半年以来,俄罗斯和西方特别是与美国的关系出现了明显变化。起初,双方在如何处理俄“尤科斯事件”上发生矛盾;随后,又在格鲁吉亚、摩尔多瓦、伊拉克战后重建等问题上发生争执;紧接着,西方国家利用俄国家杜马选举结果大做文章,百般责难俄罗斯;最近,随着俄总统大选日期的临近,西方又开始找普京总统的碴儿了。扬言将俄罗斯赶出八国集团去年10月25日,俄“尤科斯石油公司”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入狱后,西方国家反应十分强烈,普遍认为这是俄当局对企业家的一种报复,将影响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投资。同年10月30日,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  相似文献   

19.
正胡昊主编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定价:40.00元本书是"世界热点怎么看"系列丛书2020年版,选取过去一年内的15个世界热点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解读。所选热点,多数为近年来持续不断演变的老问题,如中美关系、美俄关系、美伊冲突、英国"脱欧"、朝鲜半岛局势、乌克兰局势、拉美政局等,反映了世界秩序在整体平稳中酝酿新的变局;新增了新冠肺炎疫情、人工智能、气候治理等传统安全之外的议题,凸显了人类社会面临新的危机与机遇。  相似文献   

20.
钮松 《长江论坛》2016,(6):62-69
阿拉伯剧变发生以来,"伊斯兰国"组织已取代"基地"组织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核心,并成为大规模恐怖袭击的主要发起者、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者,以及世界各地诸多恐怖极端组织的效忠对象。美俄两个大国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对该组织的打击也相对较为有效,但美俄在叙利亚问题上存在分歧,打击"伊斯兰国"的政策也各有偏重,美国站在叙利亚反对派一边,而俄罗斯则帮助叙利亚政府军抵抗叙反对派和"伊斯兰国"。由于所涉利益不同,美俄的中东政策在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崛起之后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同时引发了一系列战略博弈。作为两个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大国,美俄在在中东的博弈牵动着世界各方的神经。因此,深入了解美俄围绕打击"伊斯兰国"的复杂博弈,有助于全面认识中东地区形势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