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自然感染猪蛔虫、兰氏类园形线虫、猪鞭虫、Oe.quadrrispinulatum、有齿结节虫和长刺后园形线虫的一群猪作了介绍。在加拿大猪发现Oe.quadrispinulatum是首次纪录。四咪唑按12.5~20.0毫克/公斤体重的剂量进行鉴定试验证明对猪蛔虫、兰氏类园形线虫和长刺后园形线虫具有良好的驱虫效果。对结节虫的效果是可变的,个体动物的变化范围在4.8%至87.7%之间。对猪鞭虫的效果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2.
在抗生素类药物中,目前已知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潮霉素B(Hygromycin B)和越霉素A(Destomycin A)具有驱除猪、鸡寄生蠕虫的作用。其中的越霉素A是日本学者近藤等(1965)在龟裂链丝菌(Streptomyces rimofaciens)培养液里发现的一种抗生素。随后小谷恂一等(1967)首先证明越霉素A对猪蛔虫、鞭虫、兰氏类圆线虫和结节虫具有驱虫作用。泽田勇(1968)以越霉素A微量添加于鸡饲料中长期喂鸡的试验,证明对鸡蛔  相似文献   

3.
1979年,我市曾对里岔乡、营房镇和李戈庄镇进行了猪喘气病的调查。其中夏、秋季放牧的里岔、营房两乡、镇,共调查猪63头,感染后圆线虫的47头,占74.44%;有喘气病灶的猪17头,占26.99%。而全年舍饲的李戈庄共调查20头,感染后圆线虫的6头,占30%;有喘气病灶的猪2头,占10%。调查结果表明,夏、秋季放牧的猪,喘气病发病率和后圆线虫感染率明显高于全年舍饲的猪,且后圆线虫感染率和喘气病发病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左旋咪唑涂膜剂对猪蠕虫的驱虫效果,1988年3~6月,我们在仪征市兽医院、良种场、饲料厂等单位进行了此项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动物;逐头从直肠采集粪样约10g,以饱和盐水漂浮、镜检,查出有猪蛔虫、食道口线虫、毛首线虫和类圆线虫寄生的猪共130头,体重15~45kg,供试验用。共分为5组,前4组以不同助剂浓度和不同左旋咪唑含量的涂膜剂处理,第5组口服左旅咪唑片剂,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林麝粪样中的类圆属线虫的虫卵进行虫种鉴定,提取了四川和陕西地区林麝粪样中类圆属线虫的虫卵DNA,采用PCR技术扩增18S r RNA基因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扩增出的片段大小均为362 bp,21个来自林麝粪样中的类圆属线虫虫卵样品的18S r RNA基因序列完全相同,经序列BLAST比对,与Gen Bank中的多株乳突类圆线虫的序列相似性为98.5%~100%。本研究结果表明,寄生于圈养林麝体内的类圆属线虫均为乳突类圆线虫。  相似文献   

6.
猪肺线虫病是猪的一种主要线虫疾病,其病原体特别是野猪后圆线虫遍布于全国各地,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易感,尤其对仔猪危害更为严重。以往对猪肺线虫形态的研究仅限于肉眼及光镜观察,尚未见猪肺线虫的体表形态及其对支气管损伤的扫描电镜观察报道,有关受侵肺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研究也不多。为了进一步探讨猪肺线虫的微细结构及其致病机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特进行了本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988年12月,笔者在长春市肉联厂观察了836例屠宰猪的肺脏,采集肺线虫寄生的部位,一部分于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石  相似文献   

7.
猪肾虫病是由有齿冠尾线虫(Stephnurus dentatus)侵袭猪只所引起,流行于我国南方各省及北方部分地区。长期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由于缺乏特效的治疗药物,所以防治这个病就比较困难。自1976年丙硫苯咪唑(Albendazole)问世后,国内外的试验报告认为对猪肾虫具有驱虫效果,我们应用此药,在受侵猪场进行驱虫试验,并采取隔离、消毒等综合性卫生措施,结果消灭肾虫病,建成康复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伊维菌素是驱线虫和体外寄生虫的新抗生素,属于大内环酯类药物,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在国外普遍应用于马、牛、羊、猪、犬等动物的线虫、蜱螨、虱、蝇蛆等寄生虫,驱虫效果甚好。国内也有用于牛、羊和猪寄生虫的研究报道。现将我们应用伊维菌素驱猪寄生虫的效果观察报告于后。 (一)材料与方法 1. 试验药物:伊维菌素(Ivermectin)为美国默克制药公司生产,商品名为伊弗默克  相似文献   

9.
甘南牧区羊寄生虫种类多,感染率高,危害严重,据1984年调查,碌曲县尕海乡的绵羊寄生虫有肝片吸虫、同盘吸虫、矛形双腔吸虫、莫尼茨绦虫、无卵黄腺绦虫、奥斯特他线虫、马歇尔线虫、细颈线虫、血矛线虫、类圆形线虫、夏伯特线虫、毛圆线虫、毛首线虫、网尾线虫、原圆线虫、歧尾线虫等。1986年抽查碌曲县尕海、郎木寺两乡的羊群,发现几种主要寄生虫的感染率分别是:肝片吸虫31.54%(41/130)和69.16%(74/107),绦虫32.5%(13/40),小型肺线虫95%(38/40),消化道线虫100%。  相似文献   

10.
在屠宰猪宰后检验中,对感染有后圆线虫的猪气管分泌物抹片镜检,发现其中后圆线虫的虫卵形态与一些书上所描述的差异极大,为此我们查阅了有关文献和专著,叙述也不尽一致。另外Monnig著的《兽医蠕虫学与昆虫学》及其后来由Lapage修订和Soulsby将其修订的《家畜的蠕虫、节肢动物和原虫》等书,直到第6版均认为本虫的诊断是根据在新鲜粪便中发现幼虫。且直到第7版仍附有“在宿主的新鲜粪便中发现肺线虫的幼虫”的形态比较图。根据上述专著介绍,加之我们在检查猪气管分泌物中,也发现有幼虫逸出卵壳,那么,分离  相似文献   

11.
经调查在家养的林麝群中首次发现乳突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papillosus)寄生。。幼麝感染率93.3%,感染强度为136~35600条,死亡率较高。本文论述了病原鉴定、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宿主的病理损害。经试验确定丙硫咪唑60mg/kg×3天有良好驱虫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抗线虫药的体外药效试验方法可大大缩短新药的药效试验周期,目前多用一些模式虫种进行,如新杆线虫和巴西日圆线虫。这些虫种和家畜常见的寄生线虫在生理生化特性上有一定差异,故其结果的代表性不是很强。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应用家畜寄生线虫进行试验,但有关的报道仍较少。本试验旨在通过观察捻转血矛线虫成虫在含有不同浓度抗线虫药的培养基中的存活情况,研究用成虫在体外进行抗线虫药药效试验的可行性,为今后进行抗线虫药的体外药效试验,并筛选有效药物和检测线虫抗药虫株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虫螨一次净驱杀羊体内外寄生虫试验虫螨一次净是一种广谱驱虫药,其有效成分为Aver-mectinB1,对牛、羊、驼、马、猪、狗、鸡和鸭等畜禽体内的各种寄生线虫有极强的驱虫作用,并且对这些畜禽的体表寄生虫虱、蜱、螨类也有极强的驱杀作用。羊的体内外寄生虫在...  相似文献   

14.
猪棘头虫病是大吻科蛭状巨吻棘头虫寄生于猪的小肠(主要是空肠)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从食品站屠宰猪检查看,本病感染率达32%。笔者应用阿的平治疗猪棘头虫病,效果好,病猪服药后表现安全。 (一)材料和方法 1.药物来源及用量:阿的平,黄色,片剂,每片0.1克,武汉制药厂生产。患猪服用剂量0.05克/公斤体重,一次口服。 2.选择病猪:采可疑患猪粪便镜检,发现巨吻棘头虫卵者,确诊为本病,共计11头。 (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笔者试用消虫净、蜱螨灵防治猪螨病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西安市人民面粉厂饲养场,养猪237头,在猪体上刮取病料,采用直接涂片镜检的方法,抽检52头,检出有螨虫(成虫)的阳性猪52头,占总数的21%;死亡2头,占发病数的3.8%;感染强度,在一个病料涂片镜检查出1~40个活虫。并收集标本固定封片保存。 (一)70%消虫净乳剂:系武汉市葛店化工厂生产提供。25%蜱螨灵水剂:系西北大学化学系研制提给。 (二)试验猪 系西安市人民面粉厂饲养场养的猪,经直接镜检见到活螨虫的阳性  相似文献   

16.
1980年10月我们从四川省名山县家兔胃内检得一种线虫,其感染率为15.1%,感染强度为1~56条。经实验室鉴定,认为是属于苇线虫属(Ashworthius Le Roux,1930)的东北兔苇线虫(A.Leporis Yen,1961)。该种虫在我省还是首次发现。并且我们的标本与尹文贞氏从吉林省漫江县获得的标本在形态构造方面雄虫较近似,而雌虫的差别则较大。现将我们的标本的形态描述和对尹氏(1961)关于苇线虫属各个种的检索表修正补充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马寄生虫初步调查(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兽医科技资料》1978年第1期中,曾发表过《云南省马寄生虫初步调查》一文,报道了云南马寄生性蠕虫23种。现继续报告寄生于云南马体内外寄生虫25种,其中原虫3种、线虫17种、蜘蛛昆虫5种。它们隶属9科15属。短尾三齿线虫、微小毛细线虫、隐匿环行线虫、宽乳突环行线虫、双冠圆齿线虫和头状辐首线虫6种,在云南尚未见有正式报道,故作了必要的量度和形态描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笔者对三明市鸽消化道蠕虫初步调查结果表明,鸽消化道寄生蠕虫种类较少,但其总感染率高达82.61%(其中感染2种虫的占52.17%,感染3种虫的占13.04%)。鸽禽蛔虫和鸽毛细线虫为优势虫种,其感染率分别达56.52%和73.91%,交叉感染率47.82%,危害性较大。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调查兔的寄生虫中,检获一种小杆线虫,经鉴定系小杆科(Rhabditidae Oerley,1880)同小杆线虫属(Rhabditella Cobb, 1929)艾氏同杆线虫(Rhabditella axei (Cobbold, 1884),该虫属植物性腐生虫。Yokogawa,(1936),冯兰洲(1950),陈心陶(1960),冯坚等(1986)均在人体内发现此虫,在兔体内发现尚属首次。自1987年以来,我们进行了虫体形态观察,兔群虫体检出率调查,虫体在兔消化道的位置以及人工感染和药物对虫体的作用等试验,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马寄生虫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报告了寄生于云南马体内的寄生性蠕虫共23种,其中包括吸虫2种:肝片形吸虫、日本血吸虫;绦虫2种:大裸头绦虫、叶状裸头绦虫;线虫19种:马圆形线虫、无齿阿氏线虫、普通戴氏线虫、小三齿线虫、锯齿状三齿线虫、尖尾喷口线虫、长交合伞毛细线虫、舌状毛细线虫、冠状毛细线虫、辐射环行线虫、帕氏阅齿线虫、杯状彼氏线虫、高氏舒毛线虫、马副蛔虫、马蛲虫、胎生普氏线虫、蝇胃线虫、大口胃线虫、马腹腔丝虫。它们隶属于9科19属。尖尾喷口线虫、小三齿线虫、舌状毛细线虫、冠状毛细线虫、辐射环行线虫、帕氏圆齿线虫、杯状彼氏线虫和高氏舒毛线虫等8种蠕虫为云南省首次记录。文内对固形线虫科和毛细线虫科的13种线虫作了扼要的形态学描述和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