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欧盟宪法条约》是欧盟的首部宪法,是欧洲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欧盟有效运作的法律基础和重要保障。自去年11月立陶宛率先批准条约至今年5月29日,已有10个成员国批准了《欧盟宪法条约》。然而,法国、荷兰两个欧盟创始成员国在全民公决中以令人吃惊的优势接连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继而欧盟领导人无可奈何地宣布推迟宪法生效的最后期限,并指明欧盟各成员国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继续批准宪法条约,这表明曾一度被人寄予厚望的欧盟宪法陷入了空前严重的危机之中。欧盟宪法危机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和认真思考。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就宪法危机…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用风云变幻形容形势变化,这是很恰当的。近时,我们抬眼西望,欧洲那边政治气象就很异常。5月29日,法国在全民公决中否定了《欧盟宪法条约》。三天后荷兰民众又以压倒多数对该条约喊出了“不!”一周后,英国决定推迟对该条约的表决。这些都给几代欧洲政治家竭力推动的欧洲一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欧盟有效运作和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欧盟各国首脑2004年10月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然而《欧盟宪法条约》却先后遭到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的否决。  相似文献   

4.
郭道久 《党课》2013,(9):82-85
在瑞士,全民公决是司空见惯的民主形式,小到商店是否延长营业时间,大到国家是否加入欧盟,都可能诉诸全民公决。瑞士差不多每年都要举行联邦级或州级的全民公决。那么,什么是全民公决,瑞士人为何如此钟情于全民公决呢?  相似文献   

5.
施展 《学习月刊》2009,(5):45-46
2009年1月27日至2月2日.温家宝总理对瑞士、德国、西班牙、英国和欧盟总部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展开地图看一下.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这是一趟“环法之旅”——温家宝总理访问了法国周边的诸多邻国.唯独没有访问法国!法国作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作为与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欧盟核心国家.遭到中国如此冷遇.  相似文献   

6.
2004年5月2日,当《欢乐颂》的旋律还在欧洲上空回荡,刚刚实现第五次历史性东扩的欧盟迎来了第一位来访的外国领导人——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个古老而年轻的亚洲大国率先叩响了装扮一新的欧罗巴女神的大门。这是温家宝就任国务院总理后的第一次欧洲之旅,在11天内,先后访问了德国、比利时、欧盟总部、意大利、英国和爱尔兰。而仅在3个月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刚刚到访欧洲,对欧盟的另一个核心国家——法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频繁的访问似乎表明,中欧关系正渐入佳境。2004年5月6日,温家宝走进欧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欧洲一体化特别是在扩大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然而,今年5月29日和6月1日法国与荷兰相继在全民公投中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不仅使得这部欧盟历史上首部宪法命运未卜,而且引起人们对当前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欧洲联盟的未来发展的广泛关注。欧盟25国领导人去年10月在罗马签署宪法条约后,并没有产生一身轻松的感觉,因为条约最终生效还必须得到各国的批准,特别是不少国家将采取全民公投的批准方式。但人们主要担心的是英国。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等原因,英国一直是欧盟所有国家中“疑欧”乃至“反欧”力量最强大的国家。虽然布莱尔首相本…  相似文献   

8.
马琳  李立升 《求实》2006,(Z3):91-92
一、欧盟有关劳工权益保护的立法欧盟对劳工权益保护的立法,首先体现在一级立法,即基础性的共同体条约中,这一类法律在成员国不仅具有直接效力而且具有优先效力,相当于宪法的地位。其次是欧盟机构的二级立法,这类法律制度具体灵活,为成员国保护劳工权益设立最低标准,并指导实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这类立法在劳工政策领域,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再次,欧盟法院有关劳工权益保护的判例同样是一个重要的渊源。  相似文献   

9.
《前线》2014,(1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国作为会议的主题,这在党的全会上尚属首次。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了法治在中国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地位。法治权威,首先是宪法法律的权威,没有宪法法律的权威,就谈不上法治的权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  相似文献   

10.
朱岩 《党建文汇》2010,(7):17-17
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城市奥什发生了暴力事件,大约有180多人被杀,数万人逃到邻国乌兹别克。奥什大约有22万人口位于吉尔吉斯与乌兹别克的边界附近。现在,暴力事件已经逐渐平息下来,国际援助也陆续抵达。4月份通过革命上台的新政府似乎稳定了局面。它宣称,原定于6月27日举行的宪法全民公决将不会改变日期,临时政府有能力控制局势。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恢复与发展,人们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也相应地得到加强。但是无庸讳言,还有相当数量的群众,法制观念很淡薄,特别是在一部分青年人中,还有相当数量的“法盲”。我们一些机关的工作人员,一些党员甚至包括某些负责干部,仍然不习惯按宪法和法律办事,有时甚至把宪法和法律置于脑后,按照他们自己的主观愿望在那里发号施令,指挥工作,结果做出违反宪法和法律的事情来。例如  相似文献   

12.
据外媒报道,地中海岛国马耳他将举行全民公决,决定是否准许离婚。马耳他是欧盟成员国中唯一不准离婚的国家,和菲律宾一起成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两个有如此规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张丽红 《党课》2014,(20):64-68
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是白俄罗斯的首任总统,也是迄今为止白俄罗斯唯一的一位总统。他早年曾当过军人,后来以反腐败起家,施政公平,为人清廉,曾被白俄罗斯民众亲切地称为“老爹”。不过,在西方国家眼中,这位“老爹”可没有什么亲切感。因为,卢卡申科让白俄罗斯人在苏联解体多年后仍过着苏式生活,他甚至还用全民公决修改宪法使总统任期没有年限,因作风霸道一度还成了西方国家眼中“欧洲最后的独裁者”。  相似文献   

14.
我国立法解释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解释是立法机关对法律规范的内容、概念及其术语所作的解答和说明,它与所解释的法律规范本身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是法律的渊源之一。在我国,立法解释一般指狭义的立法解释,又称最高解释,即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针对宪法和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补充规定的问题所进行的解释。本文就我国立法解释存在的若干问题作初浅探讨。一、我国解释的现状及主要问题:根据现行宪法规定,立法解释权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的一项重要职权。在十多年的法制实践中,全国人大常委会逐渐注意运用立法解释来协调法律规定之间以及法律规定与社…  相似文献   

15.
国事     
<正>习近平首访欧洲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访问欧洲。在11天的访问中,习近平将出席核安全峰会,访问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四国,到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和欧盟总部,出席近90场活动。这份安排紧凑的行程单也创下了中国国家元首多个"首次":自中荷建交42年来首次访问荷兰,8年来首次访问德国,27年来首次访问比利时,中欧建交40年来首次访问欧盟总部。  相似文献   

16.
法律,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人民权益的保证书。法国18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法律,应当成为全民的信仰,也是依法治国的基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强调要加强宪法实施。为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  相似文献   

17.
对于生效后法律的宪法监督,目前各国实践中大致有立法机关监督、司法审查和专门机关监督三种模式。其中,以美、日为代表的司法审查模式和以德、俄的宪法法院与法国的宪法委员会为代表专门机关监督模式的发展最为成熟。我国属于立法机关监督模式,但在宪政实践中,作为监督主体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并未发挥应有的功效。因此,在对比各国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我国应在全国人大下设立宪法监督委员会,以行使原本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宪法监督职权。  相似文献   

18.
周永坤 《学习论坛》2005,21(3):78-80
1954年制定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从世界宪法视野观察,这一宪法是中国法律传统第二次转型的结果,具有开创性和莫基性,形成的宪法传统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宪法,其开创的国家结构与成共同纲领》相比是一个伟大的进步,在公民权利的规定上具有开创性。1954年宪法同时也存在着缺陷:序言的设置与序言本身的内容不理想,关于社会经沫制磨的规字植得商榷.雾法保障制彦部分尚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19.
彭姝 《学习月刊》2010,(16):9-10
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法国是资产阶级革命最彻底的国家.又是一个宪法多变和政体多变的国家。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为法国的第十六部宪法,1958年由戴高乐负责起草,同年9月28日公民投票通过.10月4日生效。这部宪法确定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政体。  相似文献   

20.
张改 《党建文汇》2002,(8):18-18
瑞士政府3月3日终于涉险过关,在全民公决中以微弱多数赢得了国民对本国加入联合国计划的支持。根据瑞士电视台公布的最后投票结果,54.6%的瑞士选民和全国23个州中的12个州赞成加入联合国,符合瑞士联邦宪法规定的“双多数”要求。这一结果宣布后,瑞士联邦主席卡斯帕&#183;维利热立即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了瑞士加入联合国的口头申请。此间评论认为,当天的全民公决是二战之后瑞士最具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瑞士人最终抛弃了“孤立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