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这是用心血和汗水凝成的绿色数字: 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3978亩; 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3.2万亩; 2001年,实施退耕还林1.2万亩,日元贷款造林6586.5亩;  相似文献   

2.
永宁镇位于志丹县城南33公里处的子午岭腹地,总土地面积810平方公里,辖22个村,110个村民小组,2405户,12061人,其中农业人口11852人。全镇有党支部23个,党员458名;有基本农田3.3万亩,人均2.1亩,天然次生森林67.9万亩,退耕还林(草)、荒山造林87789.5亩,其中退耕还林57215.5亩,荒山造林30374亩,人均享有兑现面积4.7亩,存栏养羊760户3.8万只,人工种草1.6万亩。2007年,该镇在志丹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相似文献   

3.
以镇党委书记刘春华、镇长刘忠恕为首的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全镇人民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狠抓主导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共完成退耕还林(草)40000亩,人工饲草保存面积25000亩,羊子存栏2万只,饲养量5.5万只,猪出栏0.3万头,人均收入2363元,是1998年的近4倍。为打造一个山川秀美、全面奔小康的新方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官—任,就得富民一方。  相似文献   

4.
《公民与法治》2009,(1):55-55
唐县军城镇稻元村处于唐县西北部山区,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全村共有人口475户,1570人,耕地960亩。该村目前有枣树6520棵.柿子树4520棵,材树4200棵,牲畜520头,硬化路面1.6万平方米,退耕还林274亩,荒山承包500多亩。在任期内稻元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认真完成任期工作目标,接受广大党员、村民监督,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各项事业,  相似文献   

5.
2013年,子洲县被省政府设立为“持续推进退耕还林,实现生态强基产业富民”示范区.示范区设立后得到省政府、省厅大力支持,及时拨付1000万元造林启动资金,子洲县迅速行动,充分利用秋冬造林时机,组织工程实施,取得了较好成绩. 该县退耕还林示范区2013年共设计造林面积8200亩,在子洲县双湖峪、苗家坪、淮宁湾3个乡镇的10个行政村实施.2013年已完成核桃经济林(退耕地还林)7945亩、刺槐生态林(荒山造林)780亩,共8725亩,占计划任务的106.4%.修建生产道路20公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山阳县林业局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战略,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大力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千里绿色长廊、产业建园等工程建设,强化各项管理措施,严格森林资源保护,扎实推进依法治林,有效维护了森林资源安全.全县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加,林木蓄积稳步增长,森林质量逐步提高,森林结构进一步优化.森林资源管理、重点工程建设等管理工作日益规范,涉林违法案件明显减少,林区秩序稳定,为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全县累计完成飞播造林198万亩,人工造林121.93万亩,封山育林13.5万亩,实施森林抚育7万亩.  相似文献   

7.
去年,大同市左云县云兴镇党政一班人团结一致、艰苦创业,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农业实现增产增收。生态建设以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为重点,共完成北六里方田林网1800亩,公路两侧补栽新疆杨1.5万株,退耕还林845亩,补栽柠条5000亩,宝峰山补栽3+2大苗1.5万株,完成卧牛山绿色通道3+3大苗6500株,义务植树5万株。秋季农田基本建设共铺开左砂路绿化拓宽预整地和河村滩湾地改造两大工程,截至11月中旬,共完成道路挖坑3万个,河湾垫地300亩。种植业由于实行了减免农业税和玉米补贴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投入显著…  相似文献   

8.
今年,府谷县圈定九大造林重点,创建绿色生态名县,倾力打造一张"绿色生态名片"。即保证环县城、府店公路、樟子松基地等三个重点,搞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绿色通道、生态示范村及景点绿化、厂矿企业绿化等六项工程建设,全年计划完成造林16万亩。  相似文献   

9.
献县农业局     
《公民与法治》2005,(4):54-54
献县农业局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为重要目标,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确保了该县农村稳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截止到目前,完成项目引资245万元,夏粮收获面积44.1万亩,总产132186吨,比上年增加3505吨,同比增长3.5%,秋粮种植64.5万亩,比去年同期增长4.5万亩,蔬菜面积6.2万亩,实现总产18万吨,棉花种植20万亩,花生种植6万亩。  相似文献   

10.
荆门市东宝区位于鄂中腹地,环荆门城郊,全区国土总面积243万亩,其中林地面积144.7万亩,森林覆盖率58.1%,森林总蓄积330万立方米,是一个林业资源大区。全区具有林业行政执法资格的单位有区林业局森林公安科、森林资源管理科、局属二级单位栗溪森林公安派出所、林政稽查队和9个林业管理站,共有执法人员54人,近年来,东宝区林业局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推行林业综合执法改革为突破口,以队伍建设和制度创新为根本途径,切实加强和改进林业执法工作,有效地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塑造了林业执法队伍和执法工作的崭新形象,为全区经济建设和林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韩巧英 《政府法制》2014,(8):I0004-I0004,F0003
山西省阳曲县大盂镇南高庄村位于阳曲县县城北部15公里、大盂镇政府北一公里处,紧傍大运公路,交通十分便利。该村共有472户,1200余人,总占地面积10415亩,耕地6078亩,退耕还林322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村内有东西两条干渠,水资源充足。南高庄村的主街道为南北走向,分别为北堡街和南堡街。土堡墙建于明代,现保存基本完整,村内有烽火台、古戏台、古门楼、文殊寺、圣母庙等古建筑,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2.
范学伟 《法人》2008,(4):84-85
对于肆虐我国北方的“沙尘暴”,国家耗费巨资治理方初见成效。而河北平泉作为防治“沙尘暴”工程的前沿阵地,成千上万亩刚刚生长起来的退耕还林幼林,却由于滥采矿石正在遭受大规模毁灭  相似文献   

13.
《政府法制》2010,(11):60-60
为了迎接山西省造林绿化现场会和军民义务植树推进会在山西省晋中市胜利召开,榆社县林业局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县情,以建设“生态榆社”为目标,紧紧围绕全县“扩林果”战略思路和“中增绿”布局规划,全力实施“四大工程”(大绿化、大产业、大管护、大改革工程)伞年投资6797万元,完成造林面积5.41万亩,其中国家工程4.28万亩,省级工程0.43万亩,市级工程0.2万亩,县级工程0.5万亩,四旁植树56万株,全面铺开了各项造林工程。  相似文献   

14.
武玉龙 《政府法制》2013,(30):60-61
祁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东南部,现辖6镇2乡4个管委会,160个行政村,总人口26.7万人,国土总面积854平方公里(127.95万亩),耕地面积46.07万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39.15万亩,未利用地39万亩。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与社会》2005,(2):62-62
以镇党委书记周连锁、镇长杨玉梅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全镇人民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狠抓主导产业开发,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共完成退耕还林(草)面积9000亩,并补栽了历年实施的5883亩,为打造一个山川秀美,全面奔小康的新牛武打下了夯实的基础,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献上了—份厚礼。  相似文献   

16.
三路里镇地处运城市盐湖区最北边的稷王山脚下,十年九旱,靠天吃饭,是一个典型的旱垣山区乡镇。全镇9个行政村、45个自然村,总人口1.4万人,总耕地面积4.9万亩,人均耕地3.5万亩。多年来由于水资源的制约,粮食亩产量始终徘徊在150公斤左右,低而不稳。近几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因全镇20%左右的耕地根本无法机种机收,再加上全镇劳动力的不断输出,出现了沟地、坡地、山地等部分耕地无人耕种乃至撂荒的现象。为此,镇党委、政府在2003年抢抓机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按照国务院《退耕还林条例》的规定,多次提出申请,终于争取到了5506.2…  相似文献   

17.
石虎沟村在支部书记李世平的带领下,各项工作都成绩斐然。李世平支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说:“我当一天书记,就要干好一天!”他整天谋划着富民办法。全村有502口人、600亩耕地,村办煤矿年产30多万吨,每年集体收入500多万元,人均收入达到6000余元,但是李世平仍不满足,他还在小康路上继续奋斗。去年投资40余万元修建涵洞,完成退耕还林1600亩,今年又完成退耕还林1400亩、飞播造林200亩。2005年3月,石虎沟村被左云县人民政府评为“生态环境建设先进村”。  相似文献   

18.
林退发犤2004犦122号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退耕还林工程实施5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级林业部门组织实施得力,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能不能切实巩固好成果,确保补助到期后不毁林,是当前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退耕还林要巩固成果,确保质量,完善政策,稳步推进”的总体要求,现就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强化管护,确保退耕还林的质量和成效截至目前,退耕还林已完成工程建设任务2.27亿亩,今后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就是要确保质量,…  相似文献   

19.
《江淮法治》2008,(1):62-62
宿松建县距今约2200年历史。为黄梅戏的发源地。地处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为皖江之首。是皖鄂赣三省九县结合部。全县辖9镇13乡207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80万。国土面积2394平方公里,全县有耕地64万亩。山场73万亩,可养水面84万亩。近几年来.宿松以建设皖鄂赣三省交界经济强县为目标,  相似文献   

20.
农业法是我国“三农”工作的基本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7次对农业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过检查。总的来看,执法检查的效果是好的,对于督促政府重视和加强农业,促进农业法制建设及法律的贯彻实施起到T积极的作用。陕西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分组审议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执法检查的报告。近年来。我省在退耕还林2300多万亩的情况下。粮食单产自2004年起实现8连增。粮食总产稳定在230亿斤左右: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