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积极探索协商民主视阈下参政党参与协商治理,合理把握参政党基层组织在协商治理中的职责权限,对于参政党更好地履行职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对参政党基层组织实践协商民主、参与协商治理的独特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参政党基层组织成员担任基层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借助人民政协舞台、发挥参政党民主监督作用、投身社会服务等路径,把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和社会服务每个环节融合到协商治理中,不断提高协商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监督体系中,参政党民主监督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国内外关于参政党地位和作用的一些不正确看法,与参政党民主监督功能不彰有关.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功能定位影响着参政党的政党性质、整体结构和实践绩效.参政党民主监督存在着动力困局、能力困局、机制困局.全面依法治国为破解参政党民主监督难题提供了新的契机、场域和框架.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构建参政党民主监督的科学运行机制.要完善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制度体系.要着力构建参政党民主监督的权利保障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和力量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3.
民主监督是参政党的三大职能之一。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发挥参政党民主监督作用,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代大背景下,大力加强参政党民主监督机制创新的研究,探索建立健全一套科学规范有效的参政党民主监督运行机制,是强化参政党民主监督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根本举措,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之一。当前参政党民主监督履职中整体上出现"上热—中温—下凉"的状况,在自身建设、法规环境、信息知情、运行机制等方面制约其监督作用的发挥,最根本的是要创新和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切实增强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创新参政党民主监督机制包括改进完善参政党组织保障机制、建立参政党知情监督机制、创新特约人员工作机制、推进民主监督立法和法治机制、健全民主监督考评机制、拓展民主监督渠道和加强舆论引导,并探索参政党的网络媒体民主监督新载体及推进参政党民主监督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框架下参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主体。要真正实现参政党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价值作用,亟需推进协商机制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要建立主动协商机制,规范协商程序机制,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并增进制度自信,建设与协商制度要求相适应的参政党。  相似文献   

5.
党际协商产生协商民主。参政党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体和重要参与者,通过参与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政策制订、政策执行等政府过程,在协商民主中发挥重要作用。参政党参与协商民主和政府过程的主要渠道,包括参与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并以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基层民主协商等为主要协商形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下,改善参政党参与协商民主的体制机制,需要结合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实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党际协商,加强和完善参政党在国家政权机关的民主协商,进一步加强参政党在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发挥参政党在基层民主协商中的作用,建设与协商民主制度发展相适应的参政党。  相似文献   

6.
立法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根据法律商谈理论,建立在交往理性基础上的论证性商谈是合法之法产生的民主路径。在我国,立法协商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立法过程中的重要体现,是民主立法的重要方式,也是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重要渠道。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立法协商需要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加强党对立法协商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协商中的主导作用,提升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重要功能,并以立法形式对立法协商的主体、范围、形式、程序和职责等进行明确规定,使立法协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7.
纵观中国法治建设和参政党民主监督制度建设的发展进程,可以发现法治建设的前行有助于参政党民主监督地位的确立以及职能、体系、机制等的健全;而参政党民主监督制度、机制的完善也丰富了法治建设的内容和成果。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视阈下,要依法夯实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基础,保障民主党派成员民主监督的权利,不断推进参政党民主监督制度的系统化以及民主监督机制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需要民主党派更好地发挥民主监督职能,在我国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民主进程中,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主要体现在制度性建设方面,以直接监督与间接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运用好政党协商制度发挥民主监督职能,使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更加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纵观中国法治建设和参政党民主监督制度建设的发展进程,可以发现法治建设的前行有助于参政党民主监督地位的确立以及职能、体系、机制等的健全;而参政党民主监督制度、机制的完善也丰富了法治建设的内容和成果。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视阈下,要依法夯实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基础,保障民主党派成员民主监督的权利,不断推进参政党民主监督制度的系统化以及民主监督机制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民主监督是参政党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参政党广泛参与、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方式,也是我国权力制约和监督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强民主监督已经成为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课题,积极开展参政党民主监督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民主监督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参政党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的必然要求。现阶段参政党民主监督作用的发挥还不够理想,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正确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积极探索参政党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高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实际效果,充分发挥参政党民主监督的作用,关系到国家政治文明和民主法治的发展进程,关系到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兴衰。  相似文献   

11.
行为保全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前或诉讼中采取的一种民事强制措施,行为保全专注于债务人的行为,其范围适用于避免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案件和损害情形有可能扩大的案件,财产保全制度中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的方式在行为保全中也可适用。  相似文献   

12.
做好我国边境地区的警民沟通工作,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强化民警自身能力建设、激发群众参与边境治安工作的积极性。可当前边防民警与群众的沟通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应该树立宗旨意识和典型示范,掌握警民沟通技巧,提高执法能力,消除警民沟通障碍,共同做好新时期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以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热情,创造了一种新的农村经济社会的运行态势,其政党功能的发挥过程可以说是在"创势"。对于挫折的反思促使中国共产党开始了顺应农民意愿的改革,其功能的发挥可称为"顺势"。随着三农问题的凸显,更由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功能的发挥可称为"引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新世纪以来宁夏少数民族和民族经济发展的态势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对当前宁夏民族和民族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法学应当把科学地认识人权、认真对待人权、切实保障人权、持续发展人权作为终极关怀和研究重心。在社会转型时期,时代特点决定了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理论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持和法治理念,实践中以培养了解国情的高素质法律人才为目的。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弹性整合知识结构,将人权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纳入法学体系是本文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就代议制民主的建构过程来看,制宪者通过对民主制和代议制的改造弱化了民众对政府的参与和控制;就复合共和制的确立路径而言,麦迪逊对纯粹共和与反联邦党人共和观的否定就是对大众参政、多数统治等民主核心理念的抛弃.制宪者成功实现了构建现代国家的伟大任务,从而为美国后来的民主化进程奠定了制度框架.民主的刽子手同时充当了民主理想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7.
刑事被害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类群,一般处于弱势。现行的中国刑事诉讼法赋予被害人以当事人的诉讼地位,被害人得以全面参与刑事诉讼活动,其合法权益在诉讼中得到了较为充分、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自招危险情形下的紧急避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招危险者是否享有紧急避险的权利?理论界存在否定说、肯定说、二分说以及相当说四种观点。破解这一理论难题的关键在于实现权利保有和责任追究之间的平衡。一方面,应当允许自招危险者实施紧急避险,因为这体现了法律宽容谦抑的品格和法益保护的思想,符合刑法关于紧急避险和中止犯的规定,在具有可操作性的同时又与社会一般观念相吻合。另一方面,行为人也必须为自己招致危难的过错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或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9.
税收立宪问题的研究,是中国宪法学研究亟待补强的领域,也是中国法治实践的必然要求。中国宪法必须明确规定税收法治的基本原则,并合理安排保障公民税收基本权益的制度。与此相对应要具体研究有关的宪法解释、宪法修改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客观存在,所以农村男女平等问题已不容忽视。文章从当前我国农村男女不平等的几种具体表现入手,综合分析了其存在的社会、经济、文化原因,并针对保障农村男女平等问题提出了立法、执法、守法方面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