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陈嘉庚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南洋华侨领袖,被称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他的一生是一个追梦的过程,为祖国和海外华侨华人的利益而不断追寻着自己的爱国梦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爱国主义的内涵也有所变化与发展,但是那颗热忱爱国的心永不变。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以及新中国的建立过程中,都有其爱国主义实践的身影。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7,(9)
<正>在积极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力量组成中,除了广大的爱国台胞外,众多的海外华侨华人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或在当地组成华侨华人爱国组织,声援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或积极参与祖国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为祖国发展尽心尽力;或在两岸积极奔走呼告,亲身为两岸交流  相似文献   

3.
浙南华侨与抗日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浙南华侨与海外侨胞一样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斗争。他们在侨居地组织爱国团体,宣传抗日,或积极募集抗战物资和资金,有的奔赴祖国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给予祖国抗战以有力的精神和物质援助。  相似文献   

4.
广西招徕侨资溯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侨居海外的广大华侨,素有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他们关心祖国和家乡有多种表现,携资回国办实业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广西作为我国的第三大侨乡,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数十年间,特别是1925年至抗日战争期间,曾招徕不少华侨投资办实业,对广西的社会进步起了促进作用。为了弘扬华侨的光荣爱国传统,本文拟从华侨在广西投资的历史追溯、近代华侨在广西投资的成因和近代广西招徕侨资的特点和作用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春秋》1995,(4)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参加的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海外华侨也是这场全民族抗战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以空前的民族热忱支持和参加祖国抗战的丰功伟绩,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光辉篇章,而且是永远激励中华民族爱国热情的伟大精神力量。抗日战争爆发前,全世界的华侨、华人有一千万人左右,其中八百多万人分布在东南亚地区。战前华侨背井离乡去国万里,受尽居留国帝国主义或殖民主义政府的压迫、欺凌,被视为次于欧美、日本人的「劣等」侨民。因此,热切希望祖国昌盛强大,成为他们的有力靠山。祖国的兴衰荣辱,都牵动着海外游子的身心。这是海外华侨爱国爱乡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海外华侨焕发的极大的民族热忱,表现出的热烈爱国行动,成为祖国抗日军民坚持抗战的强大精神力量和物资力量。他们从南洋到欧美,从工商界到学生、劳工界,从青年到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在举世闻名的抗日战争中,海外华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由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则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共在组织和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中,华侨工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客观的论述和评估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华侨工作的方针政策及其历史意义,对于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动和鼓励海外华侨参加祖国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期间马来西亚华侨基督徒虽身居海外,但心系中华,表现出积极的抗战态度和高尚的爱国情操,基督教信仰成为其抗战思想的精神源泉和强大动力。这种态度在马来西亚教会刊物《南钟》中有集中的反应,本文尝试对此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从当福州市委书记,再到当选国家副主席直到当选总书记后,一直关心海外华侨华人,并作过许多论述。习近平侨务论述的主要内容是:华侨华人为住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华侨华人是推动中国发展的重要力量;华侨华人具有爱国情怀,是中国的宝贵财富和资源,在"两个一百年"建设中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习近平侨务论述由七部分构成其体系。即是"奉献论""爱国论""机遇论""创新论""纽带论""优势论""大侨务论"。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深刻理解侨务工作、侨联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最广泛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中的非洲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中的非洲华侨刘新粦在世界五大洲中,非洲华侨人数历来是最少的。据《世界华侨华人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1989年的统计,非洲约有华侨华人10万人。非洲华侨人数虽然少,但他们的爱国热忱,在抗战中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积极性并不亚于世...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期间,广大侨胞将资金投向中国既是其重要的救国方式之一,也是基于国内外形势变动的需要。与战前相比,这一时期华侨在投资地点、项目和方式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体现了浓厚的爱国动机,在实践中有力地支援了祖国的抗战建国事业。  相似文献   

11.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军民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和中坚力量。各民主党派高举爱国、民主旗帜,积极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出了重要贡献。民主党派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突出表现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倡议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各民主党派高举爱国、民主旗帜,积极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各民主党派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就必须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3.
廖承志是中国共产党侨务工作的先驱者、开拓者和躬行者。在长期的侨务实践中,他亲侨、护侨,关心华侨教育事业,广泛团结海外华侨和国内归侨侨眷,坚决纠正侨务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在国家建设事业中,他主张利用侨资、侨智,发挥华侨爱国爱乡的热情和参加祖国建设的积极性。廖承志为新中国侨务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9月5—7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由《福建华侨史》编撰委员会、福建省侨办、福建省侨联、福建社会科学院主办,福建社会科学院华侨华人研究所承办,国务院侨办侨务理论研究福建基地、福建华侨历史学会协办的"华侨与抗日战争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市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7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盛会。本次会议共收到50多篇论文,其中,14位学者就其参会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历时14年,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全民族同仇敌忾共同抵御外敌侵略的全面抗争,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责任感。作为全民族救亡图存的重要组成力量,海外华侨在情感道义、财力物力、人力动员及组织等各个方面援助祖国抗日,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其中参与人数最众、持续时间最长,也最为受到关注的是华侨对祖国的经济援助。购买救国公债是海外华侨踊跃捐输助战的表现之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为了在较短时间内聚集充足资金以保障军费来源,于1937年9月1日开始发行救国公债。救国公债发行后,海外心际纷纷响应、积极认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儿女的拳拳报国之心。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藏民国时期发行的救国公债佐证了海外华侨群体在救国公债的发行、劝募、认购、停募等一系列过程中如何积极响应、组织参与以及期间所遭遇的矛盾和困难,展示出海外华侨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合作为祖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确立华侨身份的人民性、民族性和爱国性,是对历史上华侨身份属性各种谬误的彻底否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念。百年来,中共与华侨的关系呈现四大特征:一是同根有缘,二是志同道合,三是中共维护侨益,四是华侨认同中共。广大华侨和归侨侨眷,忠诚奉献国家,其爱国向心力的发挥,源于固有本质和爱国传统的内在因素作用。中共与华侨的关系,是中华文明传统特质的直接体现,是中共党性的本质和宗旨特征所在。  相似文献   

17.
同志们: 广西华侨历史学会今天正式成立了。这是我区侨务界和社会科学界的一件大事,对繁荣我区社会科学研究和进一步做好我区的侨务工作,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表示热烈的祝贺! 华侨华人遍布全世界各大洲。可以说,凡是有海水的地方都有华侨华人。广大华侨虽远离祖国,但长期以来同祖国保持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近现代,广大华侨对祖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会主义革命,对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作出了积极的巨大的贡献。孙中山先生就曾经用“华侨是革命之母”、“华侨有功革命”这两句话来赞扬海外华侨对祖国革命的贡献。广大华侨在漫长岁月中的爱国爱乡的行动,以及他们在发展侨居国社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芦沟桥事变」,从此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经历了八年的浴血抗战。广大海外华侨对日本侵畧者践踏自己的国土,屠杀自己的同胞,义愤填膺。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对祖国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东南亚地区华侨最多,也最为集中,在募集抗日款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七七」事变后不久,八月十五日,新加坡首先成立了「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筹款支援祖国抗战。新加坡华侨的爱国行动得到南洋各地华侨的热烈响应。于是各地救国团体迅速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9.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华侨在印尼的抗日斗争与在日军集中营的英勇事迹,是印尼华侨史重要的一章。相关的回忆录、诗歌、报刊文章等并未系统地集结和公开出版。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香港"生活文化基金会"出版发行《东南亚华侨抗日史料丛书》,对东南亚华侨抗日史料进行集结出版,部分史料选辑更是首次公开发行。其中收录的《日本集中营生活纪实》、《南冠百感录》、《入集中营始末》、《廖贵义子君回忆录》、《深室诗存》等文献都是亲身经历那段峥嵘岁月的印尼华侨华人的所闻所见,真实地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迫害华侨以及印尼华侨英勇抗日的斗争历史。这些史料是日本军国主义罪行以及海外华侨抗日斗争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20.
林勇  吴元 《八桂侨刊》2015,(4):29-36
华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中他们从物力、人力、财力等方面进行支援,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论文基于CNKI收录的三十年来有关华侨与抗日战争研究的文献,从研究人员、研究机构、期刊分布、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这一问题的研究在人员、机构、期刊方面存在专业性、地区性的特点,发文受中日关系影响较大。三十年来,华侨与抗日战争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但同时也存在微观研究较少,研究人员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