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检察机关在庭审中探索了一种新的出示证据的方法——多媒体示证。这种新的出示证据的方法对于提高检察人员出庭公诉的效率,强化公诉效果,防止被告人翻供、证人翻证及增强庭审法制宣传的力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多媒体示证的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探讨和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2.
方工 《法学杂志》2004,25(4):71-72
现在许多检察机关在出庭支持公诉时,常常使用多媒体示证系统配合出示证据。所谓多媒体示证系统,是指将出庭所需要宣读、出示、播放的证人证言、书证、视听资料乃至物证照片等等证据材料,按照出庭示证所需顺序,分门别类地输入多媒体电脑,有的案件还要制作一些动画图解,或者制作一些文字说明,以便对案情加以解释,待到庭审时,配合公诉人示证,将这些证据展示在大屏幕或墙面上,供旁听群众观看。  相似文献   

3.
一、多媒体示证系统的组成和运用 公诉机关多媒体示证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即制作系统和现场示证系统。制作系统是公诉人将能直接证明犯罪的各种讯问、询问笔录、鉴定结论、照片、帐册、票据等图片类证据根据庭审需要进行编辑、整理、制作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检察机关刑事案件法庭示证系统(简称多媒体示证系统)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在新的庭审方式下的应用,它为做好出庭公诉工作,提高指控、证实犯罪的能力,配合检察官出庭支持公诉,打击犯罪提供了先进的科技手段,也为实施科技强检的战略、实现公正司法发挥了积极作用。司法实践中,运用多媒体示证系统应注意处理好两个阶段的问题。   1.庭前制作。使用该系统的诸多功能,可将 7种类型的证据都输入电脑,通过处理传送到大屏幕,清晰、生动地予以展现,因此,作为基础性工作的前期编辑制作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庭审效果,它绝不是证据的简单输入,…  相似文献   

5.
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7条对一审公诉案件的庭审示证责任作了明确规定:“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辩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根据此规定,一审法庭中...  相似文献   

6.
检察机关刑事案件法庭示证系统简称多媒体示证系统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新的庭审方式的结合,它为检察官出庭支持公诉,打击犯罪提供了先进的科技手段,并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我市检察机关在使用多媒体示证系统出庭中,采取庭前“三见面”、庭中“三配合”、庭外“三延伸”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坚持庭前“三见面”,确保多媒体示证系统的使用效果为使多媒体示证系统的使用更加科学、规范、合理,我们坚持“庭前三见面”,即:1.与案件见面。我们对拟采用多媒体示证系统出庭的案件由部门领导把关,根据案件的证据收集情况进行筛…  相似文献   

7.
检察机关在出庭支持公诉的过程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法庭上展示案件证据材料、支持公诉,已经作为“科技强检”的重要内容,受到各级检察机关的关注。如何使这项工作做得更好,使证据展示更充分,使公诉活动收到应有的效果,是多媒体示证软件技术和应用所追求的目标。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在使用多媒体示证软件的过程中与北京东方清大技术发展公司合作,编制了《多媒体示证软件》4.0版,使得证据展示效果又上了一个台阶,特别是手动播放方式的增加,使得公诉人在法庭上能容易、灵活地控制证据材料的播放时间和排列方式,大大提高了证据…  相似文献   

8.
支持公诉主张,实现公诉目的,要依靠证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证据的“查证”过程,就是庭审中讯问、举证、示证、质证、辩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公诉人拟向法庭列举的证据并非局限于《刑诉法》第150条规定的“主要证据”,还有其他证据,而这些“其他证据”因未向法庭移送,审判人员在庭审前并不知悉。因此,公诉人在举证时应当对主要证据扣其他拟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确立了类似英美法系控辩式的庭审模式,增强了庭审的对抗性,从而对检察机关出庭支持公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法庭当庭示证,是公诉人参与庭审活动的核心内容,对成功指控犯罪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对证据的  相似文献   

10.
姜伟  史卫忠 《中国法学》2001,(6):107-113
为适应庭审制度改革的需要,解决犯罪形态智能化,证据种类多样化与示证方式滞后,诉讼效率低下的矛盾,检察机关对多媒体示证方式作了尝试。本文阐释了多媒体示证的实践动因,论证了多媒体示证的法律依据。指出:多媒体示证系统的运用,对于增加诉讼透明度,促进诉讼公正及提高诉讼效益具有积极作用,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庭审模式增强了控辩力度,使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实践中,在庭审时,辩护人往往出示一些新的物证书证,或提供新的证人证言,或对被告人、被害人进行诱导性发问,以达到减轻或免除被告人应负罪责的目的。在面对案件证据发生变化时,公诉人如何应对才能确保出庭质量呢?笔者根据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公诉案件证据应具备的条件刘玉佩桑丽证据,作为认定刑事案件事实的基础和定罪量刑的依据,往往会成为庭审活动中控辩双方争论的焦点。尤其是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抗辩机制在庭审活动中的引入对证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控方并负有举证责任的公诉人能否正确把握公诉案件证...  相似文献   

13.
庭审方式的改革使得检察机关在公诉活动中遇到一些问题,如公诉人出示不在证据目录之列的证据问题、“公诉人讯问被告人”程序设置问题等。这些问题需要按照法理和法律规定来解决。  相似文献   

14.
新刑事诉讼法颁布后,我们在深入学习研究,充分领会其要旨基础上,拓展思路,引进技术,积极探索电脑等高科技技术设备在审查起诉、支持公诉工作中运用,主要做了下列工作:一、出庭公诉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出示证据从选择简单杀人案人手,不断摸索、总结、改进,直至运用到多罪名、多笔数疑难复杂的经济案件。实践证明,案件事实越复杂,被告人当庭越是狡辩、翻供,庭审时间越长,电脑出示证据的效果越明显。我们的做法是:首先配备便携式计算机、投影实物展台、投影屏幕及具备音频、视频、计算机串口等接口设置的多媒体投影机。出庭前,公…  相似文献   

15.
由于早年侦查技术限制、犯罪嫌疑人逃亡等原因,司法实践中常见案发多年后破获的陈年旧案。此类案件因时过境迁,一旦犯罪嫌疑人拒不供述,往往会增加定罪难度。对此,检察官在严格把握证据标准的情况下,要加强对客观证据的审查和解读,立足客观证据的逻辑关联构建指控体系。要充分利用现有侦查手段,引导侦查或自行补侦,填补证据漏洞。要深入运用客观证据,通过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搭建证据网络。在指控犯罪方面,积极适应人民陪审员法关于"七人合议庭"审判模式的改革特点,主动调整庭审策略,采用多媒体技术、申请专家证人出庭等直观方式出示证据,以说理态度回应辩护观点,以通俗语言发表公诉意见,达到更好的庭审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证据开示在诉讼中属于庭审前程序,是源于英美法系的概念,在我国又被翻译成证据展示、证据先悉、证据告知、证据公开等。证据开示的基本涵义是当事人双方互相出示案件有关信息;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据开示应指提起公诉后,开庭审判前,公诉人和辩护律师之间互相出示公诉案件有关证据,为庭审做准备的活动. 一、证据开示的范围 关于证据开示的范围,即控辩双方向对方开示证据的内容,世界各国规定不尽一致,但基本上都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其目前基本的做法是双向、全面、不对等开示证据,使控辩双方在证据获取方面建立起互惠机制。 关于我…  相似文献   

17.
尽管与常规示证方式相比 ,多媒体示证有其优势。但多媒体示证也同时存在不符合直接言词原则和“证据原始性”要求的缺陷。尽管法律规定的七种证据种类都可通过多媒体示证 ,但并非所有的案件和证据都适合多媒体示证 ,多媒体示证除考虑其可行性外还应考虑其必要性。此外 ,文章还对多媒体示证的范围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物证的运用     
在刑事审判实践中,由于公诉机关在法庭上出示的大多证据,尤其是证人证言,都是几经传来才到法庭。刑事诉讼的证人不是向法庭或法官作证,而是向警察和检察官作证,然后由提起公诉的检察官向法庭或法官转述证人证言。在庭审中有好多被告人和辩护人对证据有异议,这样没有得到质证的证人证言,就被法官新证认定了,这存在极大的危险性。本文介绍了各种物证的"效能",以期对各种物证的运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庭审制度改革后,公诉人通过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被害人,宣读井出示有关证据等方式,承担举证责任,同时通过紧紧围绕犯罪构成的基本要件当庭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对被告人犯罪行为的动机、目的。手段、过程、危害结果等具体情节,运用证据进行论证和证实,以支持公诉、指控犯罪。笔者结合办案实践,就如何当庭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成功地支持公诉谈几点体会:一、主动说明论证合理排除矛盾公诉人在庭审举证后往往引发控辩双方质证。公诉方可以先发制人,利用发表意见的时机对所举证据之间出现的非本质差异主动分析原因,合…  相似文献   

20.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庭审活动原则,突出了控辩双方的诉讼主体地位,明确了公诉人的举证责任。公诉人能否在庭审中进行有力的举证和有效的质证,不仅关系到公诉机关的形象,而且还关系到能否对被告人科处刑罚,关系到公诉的最终成败。因此,探讨公诉人进行当庭举证和质证的一般规律,很有必要。一、公诉人如何当庭举证当庭举证,即公诉人就指控被告人的犯罪事实的情节,当庭出示和展示证据。它是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前提和基础。公诉人在庭审举证时,要求举证既要有力又要充分,紧紧围绕犯罪构成要件把证据举到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