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风华 《当代广西》2006,(21):57-57
踩月亮月亮能踩得着吗?月亮踩不着,因为月亮在天上。但月亮的光芒照在地上,白茫茫的。多情的人能触摸到月亮的清辉。多情的人,是那些年轻人。农闲了,手头的活不多了,可以停下来歇一歇了。正好,那些夜晚,云雾淡了,月亮出来了。有月亮的山野,天空变得雪白,空气变得清新。可以看得见大山黑黝黝的轮廓,看得见林木疏密的枝丫,看得见田野纵横的田埂,看得见蕉叶摆动的姿势,看得见村舍灰白的颜色……这个时候,小伙子心痒痒的,便一个邀一个,结伴到别的村寨去会姑娘去了。这样的约会,融水和三江苗族地区称之为“走寨”,隆林和西林苗族地区称之为“踩月…  相似文献   

2.
没有月光的晚上□伍海波太阳和月亮拥抱着坠入神秘的山川,老天便无遮无拦地敞开黑黑的肚皮,跟老沈开起了不大不小的玩笑.老沈从警五年.老沈怕老.其实老沈并不老,只是自那个没有月光的夜晚起,别人就开始这么喊他.那晚,黑黑的天幕扯着雨.老沈接到警情,与另外几名...  相似文献   

3.
月句杂谈     
一轮明月,万里清辉,诱发着人们的遐思冥想,凝结成多少名篇佳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这是两千多年前一位男子月下怀人的心曲。从那时起,月亮在诗人笔下就成了引起  相似文献   

4.
台北老蔡     
《台声》2011,(5):36-36
台北街头,我和老蔡走过一条街道,又走过一条街道。 那是2005年的秋天,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那两条远离喧嚣的街道不宽,也没有什么行人,路灯悄悄地把我们的影子拖到前面又拉到后面。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有一个温柔坚强的女人“;也有人说:“男人是太阳,女人是月亮”;英雄邱娥国的妻子涂荔花,则被人喻为“把爱的清辉洒满人间的、永远的月之魂……”  相似文献   

6.
自豪之外     
在中国,关于月亮,有太多的传奇和故事。 从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发射升空,到11月26日第一张高质的月图“亮相”,中国人的千年奔月梦想就这样实现了。清晰的月图告诉我们,月亮上面没有桂花树,没有广寒宫,更没有美丽的嫦娥。  相似文献   

7.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路已不是那条路,水也不是那个水,山也不是那座山,房也不是那幢房……这是我省许多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行政村路、电、饮用水、电话和广播电视“五通”后所带来的巨变。  相似文献   

8.
早点回家     
那个夜晚,女儿的头跌破了,流了好多的血。不是她不小心,她是为了打电话到公安寻呼台,给有家不能归的我发送一个“早点回家”的信息。妻几天前就出差去了安徽,我年迈且多病的父母带着她。在那个墨般黑静的夜晚,我为了一篇报告文学的写作,正和几位刑警在市郊的一座野山脚下,伏击着已多次光临的劫匪。初冬的夜风漫过阵阵凉意,没有月,有限的星光下是山树怪怪的舞姿,无声的山石参差着黛色的剪影,偶有一只夜鸟从枯草丛中飞起,在夜空划出膘脆的弧线。我们不能出声,此刻任何细微的响动都会导致前功尽弃CI将近晚上10』点,设定在震动…  相似文献   

9.
那夜,天格外的黑,不见星星,不见月亮;那晚,国际大都审的上海,苍穹之下没有炮声,也不见硝烟;然而,就是那个深邃的夜晚,这里发生了一场世界航空史上罕见中国民航交上绝无仅有的飞机迫降战斗。天上人间,惊心、惊魂、惊奇、惊喜……──摘自采访日记飞机,出事了,起落架,收不起来放不下。机上137条生命悬在空中,危在旦夕。消息传来。我奔向大机场。我曾采访过无数个大爆炸、大火灾事件,目睹过难以计数的公安、消防、武警、解放军和人民群众协同作战的现场,然而,这场战斗令我终生难忘,它不时叠现在我的眼前。1998年9月10日夜,…  相似文献   

10.
千年之交,我们一行4人仍在怒江大峡谷。迎新的夜晚,不知是谁提议去放烟花爆竹,于是,福贡县城江桥上响起了我们的欢呼声,烟花爆竹释放了我们思乡离愁的情怀,同时也带来了另一种兴奋(省城昆明是不允许放爆竹的。)…··连太阳终于翻越碧罗雪山田出笑脸时,趁着那个激情,我们向怒族村寨老姆登走去。老姆登是一个不足千人的行政村,辖红卫、红旗、防干、月亮田、布勒5个自然村,其中红卫、红旗自然村连成一片,习惯上称为老姆登片村,我们就住在这个村里。村里有小卖部,但没有饭馆田地里各种各样的嫩绿蔬菜,影响了我们对方便面的执着…  相似文献   

11.
何士雄 《今日上海》2013,(12):38-43
走进剧场,观看演出,大家都知道演员是舞台的主角,舞美灯光不过是个配角,但你可不能小看这个“配角”,它与演员的关系犹如红花与绿叶,没有它,红花就不会那么鲜艳;没有它仿佛夜晚的天空没有月亮和星星。舞台灯光是一个专业,是一门较新的学科。在舞美界,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就是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灯光专业柳得安教授,可以说,他是中国舞台灯光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12.
乡村的月亮     
蛰居城里久了,倒是怀念起乡村的月亮来了。乡村的夜晚是单调而沉寂的.村子静卧在黑魆魆的天幕下,风不刮,树不动,连狗也不叫一声.没有一点生气。树木是模糊的,房屋是模糊的,胡同和街巷都是模糊的,偶有几点黄晕的灯光,从房檐下探头探脑地露出来.也像极了鬼怪的眼睛.幽幽的有些怕人。若是阴风肆虐的夜晚.那情景就更加骇人,风声像哭,谁知道漆黑的不远处会不会存有邪祟。没有人走出门户,追不得已走夜路的一两人,也显得影影绰绰、悄无声迹.猛然走个对怀,像掉了魂一样吓人,大喊一声“我的娘啊!”  相似文献   

13.
石头的秘密     
牛依河 《当代广西》2010,(13):55-55
静谧的夜晚,如果有月亮,向远处望去,可以依稀分辨它们是漆黑的一大片,像一块沉重的铁横亘在眼前;如果没有星月的夜晚,它们会和夜融为一体,像墨水,流动在你不可抵达的黑里。它们完全沉浸在我故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空里。它们,就是山,是石头,是与我的乡亲们相依为命的永恒的石头。  相似文献   

14.
正1月31日,月亮女神上演着"月全食血月+超级月亮+蓝月"三景合一的天文奇观,152年一遇的奇景,吸引着千家万户的目光。微信朋友圈中,人人都在分享与家人聚会赏月的团圆照,即便与家人天各一方,亦可天涯共明月,遥寄相思之情。然而,就在这样的夜晚,台湾新北市生活的大陆配偶韩冬梅的微信里更新了一则消息:"终于找到了失联几  相似文献   

15.
每当圆月高悬,世间万物浸在皎洁之中的时候,我的心总是一片涟漪。我对圆月会有一种特别亲近的感觉,那是因为六年前,当我即将走出我生活了近20年的小村庄的那天晚上,天空中也有一轮圆月,那月光不仅照亮了小山村漆黑的夜晚,同时也照亮了我的前途。如果没有那晚的圆月,可能我是无论如何也下定不了决心离开那个山村,走向另一种生活。那时候,我已经上了高中,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省下那几个车钱,我住校。每次放假回家,临走的时候,他们总是要问一句:“钱还够花吗”我的回答永远都是“够了,够了”其实这话骗得了自己,却骗不…  相似文献   

16.
唐虎成 《人民公安》2006,(21):30-33
6月13日深夜.快要下山的月亮在乌云间时隐时现.青山变成了墨黛色.湍急的岷江河水咆哮着向东流去,四川省汶川县岷江河边的映秀弯电厂拦水坝大院内空旷寂静.微风中摇曳的树影给静得可怕的月黑夜增添了几分神秘,几盏路灯闪着微弱的光亮,偶尔的鸟声和远处公路上的汽车喇叭声、刺眼的车灯才给这寂静的夜晚平添几分生气。  相似文献   

17.
罪恶的“演出” 1994年深秋的一个夜晚,浩月当空,凉风习习。江西省崇仁县城巴山轧花厂门卫值班室里灯光闪烁,烟雾缭绕,两个年近古稀的老门卫元汉民和肖庆春正兴致勃勃地谈笑着。特别是那个元汉民老头,他  相似文献   

18.
浩月 《今日广西》2007,(17):76-77
月到中秋分外明,我把问候遥相寄:皓月当空洒清辉,中秋良宵念挚心;祝愿佳节多好运,月圆人圆事事圆! 转眼间,中秋节就到了。 笔者看到,南宁市的不少品牌茶庄已纷纷瞄准中秋节这个大“蛋糕”,以期在茶叶销售三大旺季中抢得先机。  相似文献   

19.
又是月圆时,也许是中秋快到了吧,也许是特殊的日子吧,也许是想家的心,让匆忙的人群开始谈论月亮,关注月亮。月是水做的,透兰透兰的,月是初秋的月,带着一丝犹豫,一怀期待,莫名的执着。从小喜欢看月亮,躺在妈妈的怀里看窗外的月是一道风景,一扇美丽的门,一湾温馨的船,一汪细细的泉,一颗小小的心房。小时候的月是妈妈的眼,有着的是关怀的脸,熟悉的眸和满怀的期待。长大了,仍然喜欢看月亮。隐在异地的角落看远方的月也是一道风景,突然觉得:月是水做的。清晰,剔透,纯净,素雅,多像女人的脸?时阴时朗,时浑时澈,月圆月缺…  相似文献   

20.
<正> 眼下,更新观念成了最紧迫的话题。在一片更新观念的热潮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不少同志把更新观念当作口号喊,似乎不讲几句更新观念的话,就意味着保守、僵化、没有现代感。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上级怎么讲他就怎么说,文件里怎么写他就怎么念。工作思路还是过去的,工作方法仍是昨天的。头脑里根本就没有新的思想、新的见解、新的观点。难怪一些单位会开得不少,话讲得不少,文件发得不少,一天到晚挺忙乎,可工作起色不大。这就不能不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更新观念",你头脑里有没有"新观念",如果没有,"更新观念"就成了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