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张欣 《当代韩国》2004,(2):98-99
为了进一步促进对韩国独立运动史的研究,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管理处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于2004年4月10~12日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诞生地上海举行了"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抗日战争"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9个省市29所高校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并提交论文,并集中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2009年4月9~11日,“纪念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9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在复旦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上海旧址管理处、《当代韩国》编辑部共同主办,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韩国国家报勋处、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提供资助,有50名国内外久负盛名的韩国独立运动与临时政府研究人员、专家、学者等正式代表与会。  相似文献   

3.
为纪念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抓周年、抗日战争胜利和韩国光复54周年,由重庆市文化局。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主办的“重庆时期的韩国临时政府学术研讨会”于lop年9月6日一7日在重庆银河大酒店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在于促进学术交流,对韩国临时政府在重庆的活动(包括其政治、军事、外交、党派、宣传等活动以及独立党、临时政府与国民政府等方面内容)广泛进行研讨。这也是陈列馆1995年8月成立和对外开放以来举办的第一次韩国独立运动史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是来自北京、上海、吉林、杭州、沈阳、甘肃、重庆等地从事韩国独立运…  相似文献   

4.
为了纪念韩国临时政府成立80周年,由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和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管理处共同主编的《二十七年血与火的战斗:纪念韩国临时政府成立80周年论文集》一书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集中了中国学术界研究韩国独立运动史和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史的大部分研究成果。全书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由两篇综述文章组成。复旦大学石源华教授的《韩国临时政府在华27年奋斗史述论)一文从8个方面对韩国临时政府的创建过程以及活动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和评价。韩国社会科学院理事长金俊烨在《40年后重访独立运动旧地》一…  相似文献   

5.
《当代韩国》2009,(1):I0003-I0003
2009年4月9~11日,“纪念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9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在复旦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上海旧址管理处、(《当代韩国》编辑部共同主办,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韩国国家报勋处、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提供资助,有50名国内外久负盛名的韩国独立运动与临时政府研究人员、专家、学者等正式代表与会。  相似文献   

6.
甘露 《当代韩国》2012,(2):108-114
冯玉祥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反帝爱国将军,对中国境内的韩国反日独立运动也给予了不少关注与支持。他在革命生涯早期就与韩国独立运动人士建立了联系,在抗战时期又大力支持韩国临时政府及各党派的工作,还积极参与中韩文化协会和韩侨基督教会的活动,为韩国独立运动和中韩友谊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申圭植是较早来到中国从事韩国独立运动的著名人物,后来作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早期领导人,曾经担任代理国务总理兼任外务总长。申圭植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初期的外交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他在临时政府内"欧美外交独立论"和"武力独立论"激烈对峙,外交陷入困境的状况下,另辟蹊径,探寻出"外交武力融合独立论"的新路径,为临时政府生存与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一贡献奠定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外交活动的新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梅  蒲元 《当代韩国》2015,(4):46-54
抗日战争时期,旅华韩国爱国艺术家韩悠韩在以陕西西安为中心的中国西北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创作、宣传与教育活动,在韩国独立运动宣传、中国后方抗战宣传及中国儿童艺术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对韩国独立运动和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当代韩国》2011,(4):130-F0003
本书研究内容自1919年韩国“三一”运动爆发直至1949年韩国驻华代表团成员撤离中国,涉及韩国独立运动的三大系列在中国的活动及其与中国朝野的关系。并全面考察了中国北洋政府、孙中山领导的护法军政府、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国其他党派和著名社会团体等与韩国独立运动关系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简介本世纪初日本侵占朝鲜后,韩国不甘亡国的人士被迫流亡,成立临时政府。为争取韩国独立,进行反日斗争,从1919年起,临时政府迁到中国上海,其间辗转杭州、嘉兴、镇江、长沙、广州、柳州、綦江、重庆莲花池38号。1945年11...  相似文献   

11.
李宁 《当代韩国》2015,(1):126-128
<正>提到韩国的外交,就不得不提到李承晚这个人物。作为韩国近代史上最为著名和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是李氏朝鲜没落旁系王族后裔,参与、领导了韩国独立运动,是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大统领,也是大韩民国第一任总统。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外交思想及实践,深刻影响了韩国建国后对美、对日关系的基调,成为韩国现代外交政策的缘起。这样重要的人物在中国无人问津不得不说是中国韩国学研究的缺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的朱芹博士所著《独立与依附:李承晚之外交独立思想》(以下简称《独立与依附》)一书填补了这个空白。首先,作者以依附论为理论主线,运用历史分析法,详细阐述了李承晚外交独立思想的三个最  相似文献   

12.
穆越 《当代韩国》2009,(3):93-96
1968年春,大韩民国政府将两枚建国勋章颁发给朱庆澜将军,以表彰他在1931~1933年间秘密支持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以及保护韩国独立运动志士的功绩。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这份不同寻常的纪念品竞在海外等候它的中国主人长达16年之久。直到1984年秋,才由海外经香港转送到了朱庆澜将军的家人手中。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友邦中国,我们的绝对同盟军中国,自‘九一八’与‘七七’两大事变以后,由于受到敌人的疯狂侵略,已经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到韩国独立运动的重要性。……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是韩中两国密切合作共同奋斗的事业,单靠一个国家孤军奋战是很难成功的。……我们的独立运动绝不是孤立的,只有韩中两大民族结成联合战线共同奋斗,才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①白凡金九(1876~1949)强烈地呼吁韩中联合共同抗日。金九是一位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坚持大韩民国临时政府(1919年4月在中国上海成立,以下简称“临政”)活动的传奇人物。1932年4月,在尹奉吉义举以后,…  相似文献   

14.
抗战期间的西安地区是在华韩国独立运动主阵地之一,而西安新闻媒体亦对韩国独立运动高度关注并进行了长期的报道,成为研究西安地区韩国独立运动的重要史料。收集、梳理新闻媒体相关的第一手材料,以此还原区域韩国独立运动之状况,对于深化此项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昭全 《当代韩国》2014,(4):118-121
正石建国同志是我国韩国史和中韩关系史研究卓有成就的学者。2014年出版的《中国境内韩国反日独立复国运动研究》,显示他的学术研究又取得了新的成就。石建国同志的新著颇具特色,颇多创见,主要有:一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韩国独立运动史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学术界新拓展的研究领域,迄今研究成果已非常丰富。纵观该书,多处体现了作者拓展研究领域的特色。该书第二章"《申报》视域下的韩国独立运动报道",将1910~1945年间,中国与中国境内的韩国独立运动之关系研究拓展,拓展到这一  相似文献   

16.
《当代韩国》2012,(3):130
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关系编年史(1919~1949)石源华蒋建忠编著2012年4月/298.00元/ISBN978-7-5097-2994-6本书研究内容自1919年韩国"三一"运动爆发直至1949年韩国驻华代表团成员撤离中国,涉及韩国独立运动的三大系列在中国的活动及其与中国朝野的关系,并全面考察了中国北洋政府、孙中山领导的护法军政府、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国其他党派和著名社会团  相似文献   

17.
成泓 《当代韩国》2002,(2):94-95
2002年5月13~14日,为了纪念中韩建交10周年和尹奉吉义举70周年,“20世纪20~30年代在华韩人抗日武装斗争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由韩国近现代史学会、韩国独立运动史研究所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政策研究所共同主办,来自中韩两国的8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韩人独立运动时期,李承晚的对外观有个萌生、转变与成型的过程,经历了从蔑清拥日防俄亲美到附美联华抗日反苏的蜕变。相应的,李承晚的对华观也由蔑清反清转向了联华疑华。李承晚的对华外交主要体现在跟中国护法军政府开展的缔交外交上,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与中国护法军政府实现了外交承认。  相似文献   

19.
月禾 《当代韩国》2008,(4):98-98
2008年12月6日,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当代中国》杂志社与韩中文学比较研究会在韩国外国语大学联合举办了“韩中关系的新发展与《当代韩国》的角色”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的目的旨在对当前韩中关系中的热点问题,以及《当代韩国》杂志社如何在形势变化的情况下更好地发挥刊物的作用进行探讨。此次会议共有中韩两国的20多位学者参加,共提交论文17篇。  相似文献   

20.
《当代韩国》2008,(4):I0002-I0004
2008年12月6日,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当代中国》杂志社与韩中文学比较研究会在韩国外国语大学联合举办了“韩中关系的新发展与《当代韩国》的角色”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的目的旨在对当前韩中关系中的热点问题,以及《当代韩国》杂志社如何在形势变化的情况下更好地发挥刊物的作用进行探讨。此次会议共有中韩两国的20多位学者参加,共提交论文17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