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行病学调查 1982年9月~11月间,在山东省西部的聊城地区和德州地区一带,发生一种马属家畜疑难疾病。仅就兽医站门诊对两地区11个县74个公社689个大队的统计,发病的马属家畜共计998匹,其中驴932匹(占93.4%),马42匹(4.5%),骡24匹(2.1%)。聊城地区比德州地区发病严重,所以,我们重点调查了聊城地区及其所属的冠县。聊城地区5个县,截止10月9日统计,51个公社的648个大队共发病874头,其中驴826(占94.6%),马34匹,骡14匹;发病家畜中死亡576匹,其中驴552匹(95.8%),马14匹,骡10匹。冠县从 9月 24日开始出现病情以来,先后有18个公社的马属家畜发病,截止11月22日,754个大队中有205个大队的马属家畜发病共计586匹,其中驴582匹,马3匹,骡1匹;死亡282匹,其中驴278匹,骤和马共4匹。  相似文献   

2.
(一)马口服土霉素的中毒试验 本试验选择20匹淘汰成年蒙古马(妊娠母马18匹,骟马2匹)作为试验动物,土霉素按每匹马2g,共计40g,拌入燕麦中,混合均匀后饲喂,每日2次,连续喂给土霉素3天,结果口服土霉素后第7天,供试马全部出现中毒表现,发病率为100%,第10天突然倒地死亡5匹,致死率为25%。未发现流产。马中毒症状为;精神稍沉郁,皮肤弹性降低,被毛粗乱无光泽,很快消瘦,异嗜,尿呈砖红色,初期尿量少而排尿次数增加,潜血试验阳性,pH5.8~6.0,在二次尿中发现有透明管型和颗粒样管型。粪便  相似文献   

3.
1984年8~10月,在弥勒县吉山区脚落召村的马骡发生一种以运动机能障碍和精神异常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慢性疾病。发病23匹(马14匹、骡9匹),占38匹马、骡的60.5%;死亡21匹(马13匹、骡8匹),致死率91.3%。血液涂片镜检16匹,检出有锥虫的10匹,检出率为62.5%,曾用205治疗,虽锥虫转阴,但病情仍继续恶化和发生死亡。从最早死亡的2匹马脑中检出脑脊髓丝虫后,根据前期治疗情况,诊断为马、骡锥虫与脑脊髓丝虫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湟源县某乡去年曾发生多次家畜农药中毒,笔者简述一起马、骡有机氟化物中毒死亡的实验室检验。发病情况 10月份一畜主用拖拉机拉来已死亡的马、骡各1匹,要求剖检和实验室检验。主诉:同槽饲养公马和母骡各1匹,昨晚饲喂时未发现异常表现,今早发现马已死亡,骡躺卧不起,口吐白沫,全身震颤,经兽医站抢救无效于中午死亡。兽医站据生前临床症状分析有中毒的可疑。近日饲喂的草、料、饮水无变化,也未发生过其他疾病。剖检变化 马、骡营养上等,胃肠高度臌气,胃内容物较多,粘膜暗红;心、脾、肝稍肿胀,其他无异常。毒物检验…  相似文献   

5.
(一)流行情况 据调查,本病是在1975年2月16日朱王堡乡三沟九队的马车去金昌市拉粪时发生的,翌日返回途中有一匹马发病死亡,将其马皮和一条马腿带回生产队饲养场,于7天之后,该队的8匹马、骡先后发生“拉稀”病,死亡5匹,治愈3匹,其中1匹病骡,在去朱王堡乡兽医站就医时,途径梅南九队死亡,当地群众剥皮吃肉,又引起梅南九队和八队的马、骡发病。 据该乡的新堡、汤宁、三沟、梅南、梅北和朱王堡六个大队十三个生产队的重点调查。1975年有马34匹,发病20匹;骡22头,发病12头;驴87头,发病3头;发病率分别为59%,55%和3.4%。1983年,共有马18匹,发病5匹;骡15头,发病6头;驴231头,发病73头;发病率分别为28%、40%和32%。发病牲畜以3~9岁的占绝大多数。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尤以2、3月份为发病高潮;并有明显的地方性,呈散发性流行,根据基层兽医和老农反映;饮涝池水与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1982年9月29日~10月1日,马跑泉乡社员,用复种高粱苗喂牲口,3天内有骡1头、马2匹、驴1头发生中毒。经救治3例治愈,1例死亡。  相似文献   

7.
蛇毒中毒的诊断和治疗任世俨(甘肃省平凉地区畜牧兽医站744000在兽医临床上家畜被毒蛇咬伤的病例屡见不鲜。笔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诊治蛇毒中毒家畜124头(匹、只),其中牛31头、驴20头、马11匹、骡7头、羊50只、鹿5头,治愈121头,治愈率达98%...  相似文献   

8.
产气荚膜梭菌 (魏氏梭菌 )病是家畜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病原为D型或C型产气荚膜梭菌 ,特点是发病急、传染快、病程短、死亡率高 ,常发生于绵羊 ,山羊也可发病 ,该病暴发于马属动物尚属罕见。笔者在兽医诊疗工作中 ,曾遇到两起小区域暴发于马属动物的产气荚膜梭菌病。病例 1  1995年 12月 2 9日 ,民和县东沟乡麻地沟村范某饲养的 10岁黑骡 ,晚间无任何病症进圈而早晨死于圈内 ,因死因不明而未做尸体剖检即将死尸深埋。 1996年 1月 1~ 8日 ,该村和相邻的张家庄村连续发病、死亡 18匹马属动物 (骡 15匹、驴 2匹、马 1匹 ) ,疫情上报后 ,立即…  相似文献   

9.
岷县骡驹焦虫病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类动物的焦虫病是由马焦虫(Piroplasma caballi)或纳脱焦虫(Nuttallia equi)经蜱传播而引起的地方性流行性血孢子虫疾病。我国最早于1943年在黑龙江的珲春县发现,以后又有许多地方报道,如原兰州军区同德军马场1963年因本病死亡马172匹,吉林省扶余县1958年爆发马焦虫病,发病马261匹,死亡89匹。有资料记载骡、驴可感染焦虫病,但无显著临床表现。而骡驹爆发焦虫病,国内尚未见有报道。  相似文献   

10.
检测T、B淋巴细胞,以往多采用玫瑰花环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荧光标记以及电镜观察等方法。自Mueller(1975)、Ranki(1976)以α-醋酸萘酯酶(ANAE)的反应产物作为T淋巴细胞的标记以来,国内外学者已用酸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法测定了马、骡、牛、羊、猪、鸡等家畜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值。但尚未见有关青海高原马、骡、驴T淋巴细胞值的报道,因此,我们于1989~1990年对青海省湟中县田家寨乡的健康马、骡、驴T淋巴细胞值进行了测定。(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选择临床健康马52匹,骡74头,驴60头。其中母马40匹,骟马12匹;1~5岁  相似文献   

11.
1985年4月23~5月30日我们在陕西省岐山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城关兽医门诊部指导学生实习期间,遇到8例家畜采食当地叫做“须须捞饭苞”的植物中毒病例,其中黄牛4头,猪2头,马、骡各1匹。据称当地每年都有由此植物引起的家畜中毒发生。尔后在长安县、户县调查,亦有类似病例存在。  相似文献   

12.
1983年3月9日,我县巷道乡五里墩五队15头大牲畜突然发病,很快全部死亡,其中马5匹,骡2匹,驴4匹,牛4头。发病率为39.4%,致死率高达100%。将病料送张掖地区兽医研究所做毒物化验和细菌学诊断,分离出魏氏梭菌,将菌株送往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鉴定分型,最后确诊为D型魏氏梭菌。故将此病确诊为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魏氏梭菌病。 (一)发病情况 1983年3月9日上午9时,某社员将一匹7岁骡子和一匹14岁马牵到水井饮水槽旁饮了先一天盛满的一槽水,下午5时骡子突然发病,7时死亡。接着凡早上饮了该槽内先一天水的牲畜,大  相似文献   

13.
马、骡小肠炎是以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粘膜及其深层组织发生炎症为主的消化道疾病。剖检见小肠内存有大量液体、气体,临床症状极似便秘,群众俗称“气水结”。 近三年来,我县马、骡发病约200匹,因误诊或治疗不当而死亡的80余匹,致死率40%以上。为此我们探讨了本病的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诊断要点 本病的某些症状与肠便秘相似,极易混淆。要从发病史及临床表现上仔细区别。根据临床所见,认为触诊时有振水音和直检最有诊断价值。其诊断要点为:  相似文献   

14.
马属动物“猝死症”的调查石全有李长有鄯来平肖一李生福(青海省民和县畜牧兽医站810800)1995年12月至1996年1月底,青海省民和县塔城、东沟和柴沟3个乡的马属动物发生急性死亡。发病26匹,其中骡22匹、驴4头,均死亡,致死率100%。将病料送...  相似文献   

15.
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以及辽宁、内蒙、陕西、甘肃等地区,母驴怀骡驹后,到妊娠后期,每年都有部分出现不吃不喝的拒食现象,称为“驴怀骡临产前拒食症”,也有的地区叫妊娠中毒症。若措施不利,治疗不当,死亡率很高。据涿鹿县1973年15个家畜配种站的不完全统计,1972年共怀骡的驴509头,患临产前拒食症者69头,占13.55%,其中死亡母驴25头,占36.23%,死亡骡驹45头,占65.21%。 近几年来,我们走访了宣化、怀来、涿鹿、怀安、万全等县的县、社配种站、兽医院和部分社、队,调查了防治驴怀骡临产前拒食症的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发病情况 我区农村社队喜将鲜薯或薯干加工磨粉,把粉渣浆作为精料喂牛,粉渣浆放置时间较长,就会发酵变酸(pH4左右),因而造成耕牛酸性饲料中毒者较多(用鲜浆渣饲喂者未见发生中毒)。发病初期食欲反刍减少,有轻微双目呆痴、视力迟顿现象,精神不振;中期体躯发僵,后肢不遂,有时踉跄,甚至歪倒在地,身体逐渐消瘦;后期卧地不起,虚拖长期不死,多半最后宰杀。据1979年4月份社旗县4个公社10个大队38个生产队调查,有牛664头,发病185头,发病率占27.86%,死亡90头,致死率占48.65%。据青  相似文献   

17.
由各型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猝狙在反刍兽特别是绵羊中较为普遍,而在马属动物中的流行则甚为罕见。1964年原西北畜牧兽医研究所丘兆伦曾在甘谷县九墩马场从两例软腿病病马的病料中分得两株魏氏梭菌。近年来,在甘肃省平凉、庆阳等地区马属动物魏氏梭菌病相继发生,原甘肃省畜牧兽医工作队王焕新等同志,在平凉、环县、镇原等县病马病料中也分离到魏氏梭菌,其毒素具有较强的毒力,患马罹病后呈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多数死亡。1973年6月,环县曲子、樊家川等公社先后发病16匹(马12匹、骡1头、驴3头),死亡10  相似文献   

18.
系关节哆开性脱臼是系关节周围皮肤和关节囊撕裂、关节面移位并突出皮肤以外的严重的外科病。发病率不高。1965~1986年据我院门诊病历记载,共诊疗马属动物系关节哆开性 脱臼11例。兹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一)发病情况及原因 一般骨和屈肌腱未受大的损伤。11例患畜其中骡10匹,马1匹。母畜7匹,公畜4匹。左前肢患病6匹,左后肢患病4匹,右后肢患病1匹。患畜年龄:25日龄到6岁。  相似文献   

19.
新生骡驹溶血病是军用马骡生产上遇到的严重问题,新生骡驹发病率高达7.5%,死亡率100%,对军骡生产危害很大。发病原因系由于马、驴杂交后,部分妊马初乳中存在一种“抗驴抗体”,新生骡驹吸吮初乳而产生溶血病,以至发病、死亡。 我所同志们,以敢于革命、大胆创新的精神,深入马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此病的早期  相似文献   

20.
对青海省祁连县某村羊、牛、马发生的病因不明的“口腔黏膜溃烂病”进行了调查。自2 0 0 4年 1月至 4月末 ,该村绵羊发病 2 3730只 ,发病率为 5 2 .7% ,死亡 36 4只 ,病死率 1.5 3% ;牦牛发病 14 4 6头 ,发病率为 2 7.8% ,死亡 6 5头 ,病死率为 4 .5 % ;马发病 12 4匹 ,发病率为 2 8.9% ,死亡 3匹 ,病死率为 2 .4 %。当年羔羊的发病率低 ,成年家畜的发病率高。 5月份草地返青 ,家畜吃上青草后 ,发病明显减少并逐渐停止。从所采集的羊病料中没有分离到致病性微生物。认为该病的发生可能与草场草原毛虫大量繁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