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国际货币权力的历史经验与"第三世界货币区"的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已有货币国际化历史进程的回顾与分析,本文总结了国际货币权力更迭的一般规律,并得出人民币国际化有必要夯实区域基础等基本结论。研究发现,除亚洲之外,非洲、拉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在贸易投资等方面有紧密的联系,甚至存在对中国的不对称依赖。这些区域均具备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器物基础和一定的制度基础,人民币区域化的视野应当超越亚洲一隅,兼具亚洲特色和世界器局。最后,本文提出并初步论述了指向第三世界货币区的人民币区域化路线图。  相似文献   

2.
编者的话     
正本期侧重讨论中国崛起进程中政治与经济因素的互动,就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TPP、公共产品供给等国际政治经济学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崛起在经济领域的体现和努力方向。然而,国际货币地位的形成不仅是市场扩张的自然产物。李巍重点研究了自2009年以来中国政府如何通过货币外交,夯实人民币崛起的国际制度基础,并将中国在国际制度领域的努力概括为"改制"与"建制"两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未来  相似文献   

3.
2009年,人民币开启国际化进程,拉开了人民币崛起为一种国际主要货币的序幕,这被认为是21世纪继欧元诞生之后最重要的国际货币事件。但是,国际货币地位的形成不仅仅是市场扩张的自然产物,还需要坚实的国际政治基础,这意味着人民币的崛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事件,也是一个政治和外交事件。国际货币的政治基础主要包括支持该种货币国际地位的货币伙伴网络和国际(区域/全球)货币制度两方面的内容。2009年以来,中国政府在通过国内制度改革以释放人民币走向海外的市场活力的同时,也在通过积极有为的货币外交为人民币崛起夯实政治基础。具体到与货币相关的国际制度领域,中国的货币外交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努力推动既有的全球性制度改革(简称"改制"),二是积极进行大规模的区域性制度建设(简称"建制")。由于来自在位货币霸权国美国的强力阻扰,既有全球性制度改革进展十分困难。中国在区域制度建设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分别是金砖机制下的货币合作、"10+3"框架下的东亚货币合作和上合组织框架下的货币合作,它们将共同为人民币崛起提供有效的区域制度保障。不仅如此,中国的"改制"和"建制"努力还为未来的国际体系预示了一个国际制度竞争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货币的性质与人民币的未来选择——兼论亚洲货币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于主流经济学从市场的角度看待货币,认为货币是交易媒介,其对真实经济的影响是中性的观点,本文从货币作为计价单位的属性出发,指出货币具有国家和权力的特征,它反映建立在国家权威基础上的社会信用关系.货币是真实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国际货币体系并非一个中性的体系.货币是国家财富的直接创遣者.拥有国际货币地位不仅能为货币发行国带来现实的铸币税和金融服务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它使货币发行国享有影响别国的货币政策的主动权,并得以主导国际上货币和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从而长期影响别国的经济发展.此外,拥有国际货币地位还为货币发行国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便利,从而有利于维护和巩固一个倾向于货币发行国利益的国际金融体系.大国谋求不断扩大本国的货币漉通域,并竭力排斥别的国家竞争和取代自己的位置.国际体系中的大国关系史同时也是一部货币主权的斗争和变迁史.本文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建立起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国际地位,以维护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就目前来看,中国尚不具备走人民币直接国际化的条件,而选择符合亚洲共同利益的区域货币合作路线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与中亚五国对外贸易中计价结算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流通量已经初具规模,且在逐年增加,但是,在新疆与中亚五国的边境贸易中人民币作为支付和结算手段尚未广泛使用,结算币种 99%为美元,人民币的流通数量也非常有限.既然有了人民币计价结算和流通现象,这是偶然的、民间的、非协议性的现象.这影响着人民币的周边化、亚洲化、国际化.因此,人民币能否周边化以及如何从周边国家扩展到非毗邻国家,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是从微观贸易的角度分析人民币在中亚五国对外贸易计价结算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试析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外交史研究的国际化与文化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外交史研究出现国际化和文化转向两大潮流.国际化潮流使美国外交史研究更加重视多国视野和多国档案,以及对国际关系中越来越活跃的非国家行为体的关注,并导致外交史演变成为国际史和跨国史.而文化转向则从过去强调权力与利益的物质主义解释转向文化的解释,改变了外交史学家的史学观念和对国际关系中文化因素的看法,并为利用新的史料开辟了广阔前景.国际化和文化转向使美国外交史研究逐渐走出危机,并有可能重新赢得在史学大家族中倍受尊崇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战后,随着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世界上学习日语的人数不断增多。在日语教育国际化的推广过程中,日本政府通过建立完善体制、设立推广机构、制定发展战略等举措,推动了日语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日语教育国际化不仅传播了语言本身,对促进海外了解日本、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提升国家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整理越南利用2010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之机,把南海问题进一步国际化的一系列举措,以及越南2010年以来试图寻求外部支持的动向,论证其试图把南海问题国际化的策略.指出越南把南海问题国际化的举措是近期中越关系深层次矛盾处于微妙变动与复杂状态的最主要也是最根本原因.越南努力把南海问题国际化是与其长期以来推行的海洋经济战略紧密相关的.  相似文献   

9.
刘字濠 《港澳研究》2023,(4):57-68+94-95
国际化是香港最独特的优势和命脉,是香港繁盛的基石,也是对我国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国家坚持“一国两制”不动摇,支持香港发挥“超级联系人”作用,在金融、科技、法律、商贸等领域持续巩固国际中心的地位,将中国的影响力传遍世界。然而疫情和中美关系等外部因素对香港国际化表现造成重大影响,尤其与亚太的新加坡相比,香港正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引发民间关于香港是否应继续坚持国际化道路的争议。本文认为,香港必须坚持国际化道路不动摇,立足“两制”和“离岸”优势,充分利用“背靠祖国”的资源支撑,积极对接国家的重大战略,以巩固传统优势与挖潜增量优势双轨并行,重构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独特优势的国际中心地位,从根本上提升香港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的产生与发展是现代国际经济关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现象。跨国公司是资本国际化、生产国际化和资源配置国际化的结果。跨国公司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实践者,又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手。虽然跨国公司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但跨国公司的大量涌现和快速发展,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货币国际化是一种货币在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中行使交易媒介、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等职能的过程。货币国际化对货币发行国的利益是多方面的。卢布国际化是近年来俄罗斯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为实现卢布国际化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目前,卢布在独联体国家贸易中的使用量较大。而中俄贸易的本币结算则走过了从试行到推广的进程。由于俄罗斯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发展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卢布尚难以在国际贸易中成为强势货币,也难以成为储备货币,卢布国际化前景存在着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城乡居民十年近8万人的大样本,以个人幸福感、阶层流动感和阶层自我定位三大指标为外显变量,通过潜类分析方法构建起群众获得感的HMS模型和五级指标。结合省级统计年鉴数据,以动态面板模型探讨省域获得感的宏观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2005—2015年间,(1)我国超过一半的公众具有中高或高度获得感,但仍有三分之一群体获得感为中低或低度;(2)各省群众获得感随时间呈现较为一致的平缓上升趋势,但存在较大空间差异;(3)在省域层面,收入、健康和安全等民生指标对获得感有显著的支撑作用,但GDP增长指标和市场化、城镇化等转型指标,以及部分社会发展指标,尚未能起到应有的拉升效用,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The Liepāja theater in Latvia is headed by Lithuanian director Rolandas Atko?iūnas. Its artistic practice is a quite striking example of complementary and contrasting cultures, demonstrating common qualities as well as esse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neighboring theatrical traditions. The theater of action typical for Lithuania comes from the rituals of Catholicism, while the priority of the spoken word in Latvian theater is rooted in Lutheranism. These differences sometimes disturb the process of directing and acting. At the same time, they serve as a source for new inspiration and creativity.  相似文献   

14.
后冷战时代,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和平和发展这个主题之外,恐怖和帝国构成了全球化的一个副主题.孱弱的恐怖活动以庞大的资本帝国为攻击目标,资本帝国以反恐为工具,二者在全球化过程中相互对抗,是全球体系的腐败区域所孳生的孪生物.从这个角度看,恐怖和帝国在本质上都是失败者.全球性本体的生成和全球社会的确立是全球化所要到达的终极目的地,而恐怖和帝国必将在到达这一目的地的过程中最终消亡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华工出洋的情况经常被笼统地归于契约劳工体系,美国学者当中有不少人认为华工赴美仍有苦力贸易的成分,但又缺乏有力证据证明。本文试图厘清契约劳工体系下,契约华工赴美的两种不同方式,即将债务合同与劳务合同绑定的合同制劳工和自愿且带有信贷色彩的赊单制劳工。华工出洋方式的演变既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国珠三角地区在近代化过程中不断适应西方世界经济体系的尝试,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晚清珠三角地区民间经济的活力和潜力。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铃木教学法是国际著名的音乐教学法之一,它旨在通过小提琴教学来培养儿童的音乐才能。本文拟从铃木所提倡的教育观点、小提琴才能教学的特点等方面对“才能教育”思想与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借此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从而进一步促进人们对铃木教学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东向政策与大国平衡:印度东盟认知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荣 《东南亚研究》2006,(3):51-54,30
印度东盟关系的发展得益于印度的东向政策和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而双方认知的改变是其根源。  相似文献   

18.
东亚区域生产分工经历了产业间、产业内和产品内三种分工形式以及雁行和生产网络两种分工模式的演进路径,并且影响着东亚区域内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对外部最终产品市场的严重依赖是东亚区域产品需求结构的主要特征,东亚区域外需主导型的贸易模式亟待转型。中国在东亚贸易模式转型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