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司法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刑法》第177条之一对妨害信用卡管理秩序犯罪进行规制,"两高"《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三)》新增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两个罪名。笔者对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四种行为方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一刑事诉讼法中并无妨害刑事诉讼行为这一明确概念,但是民事诉讼法第10章规定了“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其中第100条,第101条、第102条和第106条规定了13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如“违反法庭规则,扰乱法庭秩序”、“伪造、毁灭重要证据”等等。稍加对照,不难发现,诸种类似的违法行为亦不时在刑事诉讼中出现。笔者认为所谓妨害刑事诉讼行为即指故意扰乱和破坏刑事诉讼秩序,妨害刑事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妨害刑事诉讼行为从本质而言是一种破坏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行为,其危害性不言而喻。及时排除妨害刑事诉讼行为,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3.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5年2月28日颁布了《刑法修正案(五)》在刑法第177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177条之一,明确增设规定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罪"。[1]但由于我国信用卡制度相对实行较晚,人们对信用卡功能及运作机理等认识不是很深入,由此导致了即使不断完善的立法对信用卡犯罪保持了警觉与重视,但实践过程中仍面临着妨害信用卡管理行为方式难于认定的情况。在经济视野下,民商事法律与刑法利器两者的触角碰撞必然引发一定的冲突与消解,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些困惑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4.
辩护人妨害作证罪之引诱行为的研究——从张耀喜案切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法第306条"……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中的"引诱"不应包括"诱导性询问"。改变司法实践中律师屡屡因此获罪的根本出路是修改刑法第306条,上策是取消第306条,将辩护人的妨害作证行为归并到第307条;中策是保留第306条,但取消"引诱"一词;下策是将"引诱"改为"指使"。  相似文献   

5.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立法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刑法相比较,我国《刑法》第330条关于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立法应作如下修订:第一,扩大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中“传染病”的范围,将乙类和丙类传染病也纳入“传染病”的范畴;第二,将故意妨害传染病防治的行为规定为独立的罪名,并设置独立的法定刑;第三,取消对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主体和行为方式的限制性规定;第四,为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危险结果和实害结果设置不同的法定刑。  相似文献   

6.
时讯点击     
两高:依法严惩妨害国境卫生检疫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当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境外呈现扩散态势,通过口岸向我国境内"倒灌"成为现实危险。依法严惩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筑牢国境卫生检疫防线,是当前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近期,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再次就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相关问题联合答记者问时明确指出:无论是中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或者是无国籍人,只要在出入我国国境过程中实施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的犯罪行为,都应当适用我国法律,适用统一的司法标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7.
妨害公务罪若干问题探析曾芳文我国刑法第157条规定的妨害公务罪,对惩治妨害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正常活动的犯罪行为,保障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搞好社会管理,维护公共秩序,起了重大的作用。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以及妨害公务犯罪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  相似文献   

8.
考试舞弊,对社会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它严重妨害国家的考试制度,妨害国家对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妨害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而且腐蚀干部,腐蚀青年,败坏社会风气,严重妨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除应继续采用行政措施和思想教育之外,还应按照国务院和中纪委的要求,积极地运用法律手段,来惩处严重的考试舞弊行为,维护国家的考试制度。用法律手段来惩处严重的考试舞弊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泄题情节严重的行为,可以依据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泄露国家重要机密罪的规定论处;对主、监考人员施以暴力、胁迫、实施考试舞弊行为的,可以依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七条妨害公务罪的规定论处;对于扰乱考场秩序的首要分子,可以依据刑  相似文献   

9.
拘留,作为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人采取的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在制止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排除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障碍,保证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进行,教育行为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自觉后行诉讼义务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司法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其在立法上的缺陷和操作上的困惑。本文拟就妨害民事诉讼拘留措施的完善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以求抛砖引玉。民事诉讼法第100条至第106条规定了对妨害民事诉讼的七种强制措施:拘传、训诫、责令具结海过、责令退出法庭、责令履行协助义务、罚款、拘留。这七种强制措施成为司法实践处理妨…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以及有关法律规定,现就审理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应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条 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是指下列行为: (一)对没有实施妨害诉讼行为的人或者没有证据证明实施妨害诉讼的人采取司法拘留、罚款措施的;  相似文献   

11.
《刑法》第三百零五条、第三百零六条、第三百零七条分别规定了妨碍刑事诉讼证据的几种情况。其中,第三百零五条规定的是伪证罪,第三百零六条增加规定了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妨害证据罪,第三百零七条规定了妨害作证罪和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 无论这几种犯罪以何种表现形式出现,根据犯罪构成理论,这几种妨害刑事诉讼证据的犯罪都有鲜明的主观特征。在刑事诉讼司法实践过程中,无论是证  相似文献   

12.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研究(1)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是关于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30条规定的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研究课题。全文共分 7章。分别对传染病危害与防治的历史与现状、传染病防治的中外立法概况、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概念、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犯罪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认定、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量刑和有关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立法研究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讨论。第一章研究古今中外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和人民群众同传染病做斗争的艰难历程 ,指出传染病曾经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危害 ,阐明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性。第二章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立法概况 ,指出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立法是传染病防治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久远而且有待继续加强。第三章论述传染病防治罪的概念 ,并对中外刑法保护传染病防治管理秩序的发展历程以及必要性作了概要的研究。第四章对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犯罪构成特征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这是认识和把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关键 ,也是全文的重点。第五章是认定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应该注意的问题 ,阐述了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区别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与相关犯罪的异同点 ,以及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特殊形态。从而更好地、全面地认识和把握该罪。第六章简单论述了对妨害传染病防治罪量刑过程中应理解和注  相似文献   

13.
<正> 司法拘留作为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之一,必须以被拘留者的行为已构成妨害民事诉讼为其适用的必要条件。而传统观点认为,构成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要件有三条:一是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二是行为人主观上有实施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故意;三是  相似文献   

14.
季境 《法律适用》2012,(3):97-99
一、问题的提出对于占有保护方法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路径争议,既有占有的物权保护路径,也有侵权损害赔偿保护路径。从规范层面看,我国《物权法》第245条规定了占有的物权保护方法,同时也规定"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损害的,占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关于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30条规定的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研究课题.全文共分7章.分别对传染病危害与防治的历史与现状、传染病防治的中外立法概况、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概念、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犯罪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认定、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量刑和有关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立法研究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讨论.第一章研究古今中外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和人民群众同传染病做斗争的艰难历程,指出传染病曾经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危害,阐明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性.第二章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立法概况,指出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立法是传染病防治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久远而且有待继续加强.第三章论述传染病防治罪的概念,并对中外刑法保护传染病防治管理秩序的发展历程以及必要性作了概要的研究.第四章对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犯罪构成特征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这是认识和把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关键,也是全文的重点.第五章是认定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应该注意的问题,阐述了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区别,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与相关犯罪的异同点,以及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特殊形态.从而更好地、全面地认识和把握该罪.第六章简单论述了对妨害传染病防治罪量刑过程中应理解和注意的几个方面,最主要的是应坚持贯彻刑法罪刑相适应原则的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第七章讨论有关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立法问题,主要是对引起艾滋病传播的行为应否规定为犯罪而处以刑罚,以及如何定罪处罚.并对疯牛病防治问题进行立法探讨.  相似文献   

16.
美国财产法妨害制度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物权法(草案)》的相邻关系制度旨在调整相互冲突的土地使用方式。在英美财产法中,妨害制度是调整不动产相邻权利人之间土地使用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妨害是对于他人使用、享受其财产(特别是土地)的不法干扰,包括私人妨害和公共妨害。本文通过判例研究,分析了美国财产法妨害制度的构成要件和救济方式;并以科斯定理为基础,对该制度进行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刑法》第196条规定,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这里明确提出了恶意透支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为进一步明确认定"非法占有目的",两高2009年出台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  相似文献   

18.
妨害司法犯罪在司法实践中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刑法第305条、306条、307条第1款分别规定了伪证罪、辩护人、诉讼代理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制定本法。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  相似文献   

20.
朱兆银  孙东东 《证据科学》2002,9(3):189-192
本文是关于现行《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30条规定的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研究课题。全文共分7章。分别对传染病危害与防治的历史与现状、传染病防治的中外立法概况、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概念、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犯罪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认定、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量刑和有关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法研究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讨论。第一章研究古今中外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和人民群众同传染病做斗争的艰难历程,指出传染病曾经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危害,阐明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性。第二章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立法概况,指出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立法是传染病防治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久远而且有待继续加强。第三章论述传染病防治罪的概念,并对中外刑法保护传染病防治管理秩序的发展历程以及必要性作了概要的研究。第四章对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犯罪构成特征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这是认识和把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关键,也是全文的重点。第五章是认定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应该注意的问题,阐述了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区别,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与相关犯罪的异同点,以及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特殊形态。从而更好地、全面地认识和把握该罪。第六章简单论述了对妨害传染病防治罪量刑过程中应理解和注意的几个方面,最主要的是应坚持贯彻刑法罪刑相适应原则的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第七章讨论有关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立法问题,主要是对引起艾滋病传播的行为应否规定为犯罪而处以刑罚,以及如何定罪处罚。并对疯牛病防治问题进行立法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