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政办发[2007]186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我区是全国气象灾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干旱、暴雨、冰雹、大风、沙尘暴、霜冻、雷电等灾害种类多、危害大,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以及生物灾害等时有发生,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类极端  相似文献   

2.
辽政办发[2007]82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背景下,近年来,我省暴雨、暴雪、干旱、高温、雷电、冰雹、大雾、大风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且呈增多增强的趋势。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次生衍生灾害也相当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和生态环境等造成较大影响。为进一步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幅员辽阔,丰富多样的气候类型和地理地形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意味着我国的农业生产要面对更加复杂的孕灾环境。影响农业生产的灾害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随着全球气候剧烈变化,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多发、频发、重发成为农业生产的大背景,造成的损失平均占农业损失的8成。同时,反季节设施等栽培方式的变革和物流业的发展,成为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有害生物传播和动物发生疫病的重要原因。二是人为灾害。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省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洪涝、台风、干旱、风雹、雷电、病虫害和地质灾害等都时有发生。近些年来,江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幅员辽阔,丰富多样的气候类型和地理地形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意味着我国的农业生产要面对更加复杂的孕灾环境。影响农业生产的灾害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随着全球气候剧烈变化,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多发、频发、重发成为农业生产的大背景,造成的损失平均占农业损失的8成。同时,反季节设施等栽培  相似文献   

6.
从2010年多个城市内涝,到今年的暴雨致使北京交通受阻,无不给人们敲响警钟。合理规划建设、防灾兴利相结合才是城市安全运转的保障。暴雨灾害链对大城市的考验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除了享受各种资源性条件以供生活与发展之需外,也必然受到灾害性条件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有气候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  相似文献   

7.
袁卫 《今日浙江》2012,(18):36-37
农业保险,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肯地处业热带季风气候带,是全川气象灾害多发易发频发的省份之一,既有台风暴雨雷电之灾、高温缺水干旱之害,也有山洪地质灾害之忧、大风大雾冷害之患。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暴雨(雪)、雷电、干旱、大风、冰雹、大雾、霾、沙尘暴、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灾害时有发生,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山洪以及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也相当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洪涝、台风、干旱、风雹、雷电、病虫害和地质灾害等都时有发生。近些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把抗灾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重点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全力以赴帮助灾区做好抗灾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然灾害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中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震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五大类。除了现代火山活动外,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都在中国出现。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中国自然灾害发生表现出显著的时间和区域分布规律。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11.
地质专家:自然灾害之间存在关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卢耀如近日表示,自然界中气候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之间存在着关联性,因此应建立自然灾害链的预报预警与减灾应急机制。卢耀如认为,自然界中的气候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之间构成一个灾害链,如大灾之后有大疫;气候灾害常常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除现代活火山活动外,洪涝、干旱、台风、风雹、雷电、高温热浪、低温冷冻、沙尘暴、地震、地质灾害、风暴潮、赤潮、森林草原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等灾害在我国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13.
《江西政报》2007,(15):14-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暴雨(雪)、雷电、干旱、大风、冰雹、大雾、霾、沙尘暴、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灾害时有发生,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山洪以及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也相当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类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为进一步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政报》2007,(8):25-2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暴雨(雪)、雷电、干旱、大风、冰雹、大雾、霾、沙尘暴、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灾害时有发生,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山洪以及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也相当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近年来,全球  相似文献   

15.
重庆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危害大、损失重。“十五”期间重庆市多次遭受干旱、洪涝、风雹、雷电、低温阴雨、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有害生物灾害等侵袭,全市因灾死亡人口646人,房屋损坏323万间、倒塌80.18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5783.3千公顷、绝收面积857.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46.75亿元 (占同期GDP的2.11%),其中农业经济损失 148.54亿元。努力构建农业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家  相似文献   

16.
《政协天地》2010,(8):13-13
福建气候、地形和水系复杂,各种灾害频繁发生,属自然灾害严重的省份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暴雨、高温、台风、雷电等气象灾害频发,并引发洪涝、干旱、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减灾》2008,(2):20-21
遭遇罕见特大自然灾害 1月12日以来,广西大部分地区发生的雨雪冰冻灾害,降温幅度之大多年少有、降水之多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时间之长多年未遇、关联度之高近年少见,灾害损失之重远超常年。经初步核定,这次灾害已造成全区108个县(市、区)1676.8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因雨雪冰冻天气导致的山体滑坡灾害死亡2人,紧急转移安置lO.4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53.2千公顷。绝收194.5千公顷;森林受损面积2529万亩;倒塌居民住房24401户76633间,损坏房屋160919间。其中桂林、百色、河池、贺州、柳州等市受灾严重。由于灾害发生时恰逢春运高峰时段,灾害的波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社会影响之大,均创历史纪录。综合分析,此次雨雪冰冻灾害是广西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2007]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暴雨(雪)、雷电、干旱、大风、冰雹、大雾、霾、沙尘暴、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灾害时有发生,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山洪以及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也相当严重,对经济  相似文献   

19.
灾害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康泰 《中国减灾》2004,(11):42-43
我国一般把自然灾害分为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七类。我国现行的灾害应急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分别针对这七类灾害确立了灾害应急法律制度。灾害应急法律制度,是指国家针对各种自然灾害及其引起的紧急情况,制定的有关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等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灾害应急法律制度是国家危机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及时有效处置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依据和手段。我国灾害应急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从现行的自然灾害应急…  相似文献   

20.
国办发〔2007〕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暴雨(雪)、雷电、干旱、大风、冰雹、大雾、霾、沙尘暴、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灾害时有发生,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山洪以及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也相当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类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为进一步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国务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