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侨园》2011,(12)
冬季养生特点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保证肾气旺的关键就是防止严寒气候的侵袭.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从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剧上升.所以冬季养生要注意防寒.冬季,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水温不易从体表外泄,而经肾、膀胱的气化,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周身,大部分化为水,下注膀胱成为尿液,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易导致肾炎、遗尿、尿失禁、水肿等疾病.因此冬季养生要注意肾的养护.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0,(1)
冬季,是指中国农历十、十一、十二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个节气.冬季,天寒地冷,万物凋零,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对此,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防寒保暖.冬季养生仅防寒保暖就可以了吗?冬季养生应特别注意什么?如何过一个健康温暖的冬季?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几个问题来探讨-下冬季养生.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赵铭 《党政论坛》2014,(24):50-50
冬季养生要根据"万物收藏,肾气水旺"的特点,在衣、食、住、行几方面注意调理,过一个健健康康的冬天。冬季养生要选择一些适宜的方法,避免一些错误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7,(8)
正养生之道四、宝精爱气,形神并重精和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历代医家都将精、气视为人生之宝、生命的根本。这是因为,"人始生,先成精",精能生气,气能生精,精盛气旺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因此精气养生是人类延年益寿的关键所在,不可不谨养之。葛洪综合前人的精气学说,提出"气出于形","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以气生者也"。但是,  相似文献   

5.
《侨园》2011,(12):33
白开水、枣姜汤、冷水洗脸、床头放柑桔、夜卧桑菊枕冬天气候寒冷,人们很容易感受外邪、风寒,引起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那么如何才能在冬季预防感冒呢?生活上要注意什么呢?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五个常用的抗寒防病的方法:常喝白开水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  相似文献   

6.
《侨园》2011,(1):42
冬季气候寒冷,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尤其是老年人,由于身体各器官功能的衰退,体温调节和耐寒能力下降,各种慢性疾病容易复发,所以冬季老年人加强对身体器官的防护显得特别重要。护鼻:鼻是呼吸系统的门户。老人鼻黏膜的血运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5,(Z1):40-41
春季如何进行运动秋收,冬藏,春生,夏长。春天来了,万物在苏醒,人体需要运动,一个冬天都在"冬眠"的人们终于可以走出家门,到郊外踏青感受春天的活力,抓紧时间活动活动筋骨,把积蓄的脂肪甩掉。经过寒冷冬季的"运动低潮期",人体身体各器官的功能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季节活跃性低。此时,肌肉松弛、韧带变硬、中枢神经、内脏系统功能较低下,如果急于激烈和不当的运动,就容易受伤。因此,每到春天都是运动伤害的高发季。春天的气候  相似文献   

8.
国家作为国际社会行为体,为了维持其生存与发展,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体互动中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与义务,即国际责任,这是获得国际社会认可的基本前提。在国际法意义上,主权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然而在现实的国际社会中存在一种只有少数几个大国或大国集团履行的特殊责任,即大国责任,按照责任大小,大国责任可以分为基础责任、有限责任和领袖责任等三个层次。随着新兴大国的崛起及权力转移,守成国往往采取责任转移的方式以维持其霸权地位,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责任转移正在成为现实,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采取的一系列旨在转移其国际责任的气候政策重创了国际多边主义气候合作机制,气候变化问题"治理稀缺"状态下的"中国责任论"呼声日渐高涨,坚持国际责任与国家利益的统一、责任范围与治理能力的统一是中国理性审慎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进入秋季,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养生保健尤要注意衣食住行的调节。衣俗话说,春捂秋冻。除早、晚气候稍凉需添衣服外,一般不宜过快地增添衣服,适当冻冻,可提高皮肤和鼻粘膜的耐寒力,对安度冬季有益。但是,冻要冻得有度,倘若秋末气候凉寒,则应及时添加衣服。特别是重病、  相似文献   

10.
心静自然凉     
毛颂赞 《党政论坛》2008,(16):41-41
祖国医学有“天人相应”之说,就是说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一年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人的心神易受扰动,从而出现心神不宁,引起心烦;心烦就会使心跳加快,加重心脏负担。  相似文献   

11.
2015年的气候变化协议《巴黎协定》成为当代全球气候治理的转折点与里程碑,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全球气候治理模式。2017年波恩气候变化大会旨在推进实施《协定》,而2018年的气候变化治理工作则以塔拉诺阿对话为中心形成新型合作模式。塔拉诺阿对话机制将进一步促使协定中各成员方提高减排目标,加强全球气候治理多元主体合作,完善"自下而上"的治理路径,实现"共同且相称的责任",推动气候变化的国际法治发展,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向纵深拓展。  相似文献   

12.
酵素食品专家介绍,酵素又称为"酶",是生物体本身所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是维持生命与细胞活性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体如同一个精密的化工厂,每天都在进行着不计其数的各种化学反应和变化,这些化学反应主要靠成千上万的各种酵素才能顺利进行。酵素可以增强人体新陈代谢,清除体内不完全代谢产物(体内垃圾或毒素),迅速活化生理机能,制造新的细胞,是人体健康的保障之_,被科学家称为"生命的魔术师"。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11,(12):31
每年11月左右和元旦前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两个高发期。研究证明:寒冷是冬季疾病发作的重要因素。人体受过冷刺激后,会严重损伤人体的热平衡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等,从而导致多种疾病。所以,寒冷的冬季,人们必须高度重视疾病预防。  相似文献   

14.
出"点"汗冬季养生要适当活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健体。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宜以微微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护"点"脚冬季健脚即健身。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它不但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产生活,而且引发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在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下,以气候为主题的外交活动也随之展开。在全球变暖这一背景下,分析了目前中国气候外交的行动,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推动中国气候外交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侨园》2013,(3):32-35
中医养生学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意思是说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的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春时节,专家指出,养肝护肝要从饮食、起居、锻炼和情志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侨园》2016,(7)
正午时与子时相对,是上午11点至下午1点,又叫中、日正、中午,此时阳气极盛,阴气开始产生、是阴阳转换的交点和界限。午时手少阴心经所主,心经旺。为什么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黄帝内经》中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阳气尽的时候就是子时,阴气尽的时候就是午时。子时和午时是天地阴阳的转换点,是"合阴"、"合阳"、水火交泰之时,人体也必须在这个转接点进行休息调养,让身  相似文献   

18.
国际气候问题及我国应对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底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标志着冷战结束以来以国际气候变化为代表的全球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当前国际安全和国际关系的重大问题。该问题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都有很深的影响。国际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是西方利用其话语霸权之优势,阻遏非西方世界过快赶超而精心设计的战略陷阱和圈套,是国际政治斗争与国家利益较量的新型表现形式,其核心是所谓的"气候政治学"。对此,我国应有充分的认识,并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9.
《侨园》2011,(12):31
冬季作息时间应"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因为早睡可以保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而迟起可养人体阴气。待日出再起床,就能躲避严寒,求其温暖。睡觉时不要贪暖而蒙头睡。被窝里的空气不流通,  相似文献   

20.
刘翔 《学理论》2011,(10):92-93
从日照、气温、降水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信阳市气候概况,重点分析这种气候对本区农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合理利用信阳市农业气候资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