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界对"全球化"研究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但往往着眼于"全球化"一词的出现乃至"全球化"概念形成以后的现实.(1)而一个半世纪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已经形成了"全球化"的思想,并且明确指出全球化既涵盖物质生产的层面,也涵盖精神生产的层面,而不像当下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全球化仅仅是"经济全球化".(2)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分别在物质、理论制度和心理三个层面体现。在文化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国该如何进行先进文化建设?物质层面上,对外来文化要采取拿来主义态度,去粗取精;理论、制度层面上要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优秀成果,体现世界性,提升民族性;心理层面要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体化推动了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分别在物质、理论制度和心理三个层面体现.在文化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国该如何进行先进文建设?物质层面上,对外来文化要采取拿来主义态度,去粗取精;理论制度层面上要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优秀成果,体现世界性,提升民族性;心理层面要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认识“全球化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全球化这个广泛使用的概念尚未有普遍认可的定义,比较流行的理解是把全球化看作一种经济现象或一种进化过程。具体来讲,我们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全球化。第一,从信息角度,认为全球化是信息与通讯自由传递的全球化。这个层面的界定往往会把全球化归因于科技的进步。第二,从贸易与资本流动即经济角度界定全球化.认为全球化与资本全球流动、资源全球配置、  相似文献   

5.
再识全球化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趋深入,全球化也正成为全球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也许是全球化益于人类是在隐性地发挥作用,所以全球化的裨益并没有为人们普遍认识。倒是因为全球化要涉及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调整,要在全球层面凸显“竞争法则”的应用,这就引起了一部分人的警觉,直至当前发展成反全球化的高涨之势。就是对不反对全球化的人来说,他们对全球化的认识也多存有歧义。针对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进程与全球化进程同步,全球化为社会主义创造了可贵的机遇和条件,社会主义只有在全球化进程中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反全球化与社会主义也有某些相容之处,它客观上为社会主义复兴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力量和外在环境。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是一矛盾统一体,社会主义要把握二者的有利、有益因素为己所用。  相似文献   

7.
何谓经济全球化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下过许多不同的定义 ,但归结起来不外两类 :一类是从纯生产力角度下的定义 ,如说“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经济上日益增长的相互依赖 ,这反映在产品、服务、资金和技术的跨边界流通的增加上面” ;另一类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结合的角度下的定义 ,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经济全球化下的定义是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 ,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 ,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所谓经济全球化 ,从本质上说 ,就是近代资本主义 ,主要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金融资本和…  相似文献   

8.
反全球化运动的出现,是对标榜公正与平等、繁荣与富足的全球化的一个极大贬讽,它构成了全球化时代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反全球化的实质是反对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第一、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缺乏基本的公正性,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第二、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加剧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第三、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风险性,并冲击和破坏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安全.各种探寻和求解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替代方案,从理论上提供了对当今全球化进行治理的多种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各国国家主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与削弱,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形势尤为严峻。为此,广大欠发达国家采取必要手段对社会各层面进行改革并进行制度和结构创新,强化国家主权,以提高自身参与能力并在全球化进程中谋求最大限度的国家利益,这将是发展中国家决策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试论全球化境遇中的传统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平 《理论学刊》2001,1(2):36-39
全球化的影响已渗入到社会的每个层面 ,作为一个民族心理文化认同内在表现的传统必然会受到极大冲击。本文尝试对全球化境遇中的传统及其取向作了浅显的反思。全球化话语凸显西方主体性 ,造成本土传统的消解和断裂取向 ,同时又凸显传统的多元性。在全球化话语中 ,传统并非“非你即我”的对立状态 ,舍弃作为一个民族精神遗产的本土传统都是危险的尝试 ,同样 ,传统惟有随时代的发展进行必要创造性转化和改造才能生存。我们必须在全球化的话语权力下充分认识传统 ,积极寻求改变传统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一、经济全球化视野中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价值取向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每个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不可回避的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不仅在经济层面上深刻改变着各国的面貌,而且其所具有的政治效应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各国的国内政治,尤其是对于顺应由西方发起的经济全球化浪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同时,反全球化浪潮也呈愈演愈烈之势。这既与西方左翼的政治传统有关,又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效应密不可分。互联网的发展和极右势力的推动,对反全球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要特征,它们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共同作用于时代发展的全过程;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最大受益者,决定着未来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弱势国家,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发达国家应重新审视其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尽量减少或避免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发展中国家既要利用全球化有利的一面不断发展本国经济,又要利用"反全球化"运动维护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理论研究两个视野出发,系统地论述了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研究的基本观点和发展脉络,并对这两种研究思路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认为全球化研究理论建构的主题和中心,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生存状况和未来发展,而反全球化研究则是从全球化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对社会发展、社会交往、文化、人的发展提出的挑战的客观事实出发,寻求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途径,解决全球化困境的一种理性批判,是对人类生存境遇的自我反省与检讨和对全球化的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理论研究两个视野出发,系统地论述了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研究的基本观点和发展脉络,并对这两种研究思路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认为全球化研究理论建构的主题和中心,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生存状况和未来发展,而反全球化研究则是从全球化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对社会发展、社会交往、文化、人的发展提出的挑战的客观事实出发,寻求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途径,解决全球化困境的一种理性批判,是对人类生存境遇的自我反省与检讨和对全球化的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16.
试论法律发展的全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俊英 《学习论坛》2005,21(4):65-68
经济的全球化引发法律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法律的全球化是建构全球性文明秩序的一种内在要求。在法律全球化过程中,不同的法律制度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吸收,不同法律制度之间的差异在减少,共同点在增加。全球范围内法律规范正在趋同化和一体化。但是法律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世界各国都生活在同一的法律模式之下,法律的技术化趋势也不可能消灭法律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此,法律全球化不等于西方化,同时,法律全球化也不能取代法律的民族化。  相似文献   

17.
论经济全球化对文化全球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旭 《唯实》2001,(7):15-18
全球化不仅导致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也导致文化上的自由交流,使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朗.经济全球化对文化全球化的影响,既表现在市场普遍化的作用上--全球规模的市场需要有全球范围的文化共识;又表现在人类为回应全球性难题而通过文化适应机制实现的相互学习和借鉴上;另外,信息全球化营造出的电脑网络空间,也极大地增强了文化的渗透力,使狭隘的地域观念为全球意识所取代,而这正是全球性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两面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纪之交兴起的经济全球化 ,是由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平环境推动的 ,生产力得以加快发展 ,为各国提供了发展机遇。这次新一轮全球化 ,会自发地扩大贫富差距 ,凸现了不平等、不公正 ,加剧了社会矛盾 ,引起了反全球化政治运动以及冲突的多样化。全球化的两面性是对各国政府的挑战 ,各国政府都面临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9.
王金磊  杨军燕 《求实》2002,1(12):18-21
马克思认为 ,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物 ,其源动力是资本的无限增殖和扩张的趋势 ;全球化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但其最终指向却是共产主义的 ;全球化加剧了无产阶级的苦难 ,同时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资本主义制度下全球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这是导致反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它在进一步拓展资本主义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加深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社会和经济危机。反全球化运动正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新危机的真实写照,它客观上向资本主义提出了解决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经济矛盾的新课题。资本主义为挽救自身命运所做出的自我修正也在客观上构建着新的社会形态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