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世博之声     
《世博文化解读》,吴建中著,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吴建中认为世博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有三层含义:进步是世博精神和理念的集中体现;创新反映了世博会的追求;交流强调了世博会作为场所而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今日上海》2010,(6):53-53
世博会历史上专配“世博号”飞机,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作为世博唯一航空客运合作伙件,东航当好“空中东道主”:在品牌空乘服务组中“强中选强”,挑选100个更优秀的乘务组专门服务世博航线;组建了研发团队改善空中的餐饮质量;在地面服务上尽力按星级酒店水准完善乘机环境。东航表示,这次为世博会准备的虽然只6架世博号飞机,但世博对于全面提高东航服务水平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相似文献   

3.
世博效应不仅在一时一地,更有其长期效应;世博效应既有直接的会展效应,也有世博配套建设形成的间接效应。历届世博会都对举办地产生了重大影响。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巩固了汉诺威作为欧洲国际会展中心的地位,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推动了日本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市级机关党委召开“为群众作表率、为世博作贡献”主题活动动员大会暨世博倒计时100天成果展示活动,要求市级机关各级党组织围绕中心开展工作,以机关党建的实际成效服务世博会;要求党员干部全力以赴投身世博会,积极为群众作表率、为世博作贡献。  相似文献   

5.
无论经济冷暖,旅游热度不减。 国家旅游局将2010年确定为“中国世博旅游年”,元旦这天,世博旅游年启动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而此前,在美联社对西方游客发布的“2010年旅游热点指南”中,世博会举办城市中国上海已赫然在列。  相似文献   

6.
曹琪 《今日上海》2010,(7):24-25
184天时间,预计7000万人次的参观人流,长度跨越逾半年的世博会不仅为上海带来了近乎爆棚的人气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商机,更是给上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接待压力。普陀区曹杨新村,曾经是上海的“第一工人新村”,首批入住居民是千余户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如今作为区内力推的世博接待点,其所创办的“做一天上海人”的活动成为世博期间民间交流的亮点。  相似文献   

7.
5月1日,第42届世博会在上海开幕。 作为济南本土知名民营企业家、“2009齐鲁十大新锐鲁商”的唐一林,也把目光投向了蕴含着巨大商机的世博会。“我决心以世博为契机,使健康糖的理念为更多人理解和接受。”作为世博山东馆区唯一一家入驻的民营企业圣泉集团的掌门人,长袖善舞的唐一林试图把“糖革命”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8.
某商厦开展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大型服饰促销活动;某房产开发公司的楼盘取名为“世博会”谐音;更有某楼盘放出“豪言”,称其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观礼台”;某交通卡公司为祝贺申博成功,发行了“申博如愿”纪念卡;外地某公司把杂交培育的花命名为“上海世博”出售;某单位推出  相似文献   

9.
《上海机关动态》2010,(7):24-24
黄浦区作为世博会浦西阵地和上海的名片与窗口,区监察局以保障世博、服务世博为重点,立足“博中保障”,监督检查世博会期间全区城区运行保障工作和社会面防控工作,着眼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推进全区行政效能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0.
《今日上海》2010,(7):10-10
世博会规模空前,自然也会给环境增加压力,因此,上海正尽可能避免和减少由举办世博会带来的额外碳排放。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上海世博会向全世界发布了“低碳世博”总方案:力争在世博会结束前抵消60%~70%的额外碳排放;世博结束后4年~5年基本实现碳平衡。  相似文献   

11.
“一切始于世博会”,这是一句关于世博会经久不衰的名言。翻开世博会的历史,就是一部近代世界经济、文化、科技的重大突破史与发展史。迄今世博会已走过150多年,有人认为它是“产品展示平台”,有人称世博是“经济的奥运会”。世博会究竟是怎么一回亨?让我们走近世博,了解它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2.
举办世博会对豫园商城的发展是一次干载难逢的机会。为此,商城公司响亮地提出要把豫园商城打造成世博的“园外园、馆外馆”。去年以来,商城公司投入巨资实施了新一轮环境整治和经营业态、商业结构调整。今年年初,商城公司又把“对接世博、参与世博、融入世博”作为2010年工作的主线。围绕中心工作,党委把凝心聚力作为关键来抓。  相似文献   

13.
《上海支部生活》2009,(4):51-51
《世博读本》共分为四大板块。第一板块为“一切始于世博会”,包括世博会的起源、发展、演变以及性质等内容,围绕着“世博会是人类进步的舞台”,揭示了世博会经久不衰的魅力和文化内涵。第二板块是“各国与世博会”,  相似文献   

14.
《今日上海》2010,(11):14-15
上海世博会后,应如何借鉴吸收世博会体现的先进经验,实现和扩展世博会的后续效应?面临着城市转型巨大挑战的上海,要延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就要把营造“国际美好都市”作为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今日上海》2010,(2):12-13
不久前,已竣工的“世博中心”被授予“中国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依据国际标准建成的“绿色低碳”世博中心创下了三个“世界第一”:第一个申请美国LEED金奖的世博会建筑;第一个同时获得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并通过美国LEED金奖标准预评的建筑;在中国三星级绿色建筑和申请LEED金奖建筑中,中心的体量第一名。  相似文献   

16.
距2010年上海世博会揭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黄浦江畔的世博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那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的世博中心、中国馆、演艺中心,尤其是总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用2.2万吨钢结构托起的中国馆——“东方之冠”,可与伦敦世博会的水晶宫、巴黎世博会的埃菲尔铁塔、布鲁塞尔世博会的原子塔和里斯本世博会的东方车站等相媲美……  相似文献   

17.
4月X日 多云 一次特殊的押运任务 早几天,我室党支部就与机关某处党支部商量好.一起组织“世博主题日”活动,作为两个党支部开展“服务世博当先锋,奉献世博作表率”主题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恰好,今天某研究所有一批重要机密设备要通过机关某处进行传递,这是一项直接服务世博会的特殊任务。尽管昨晚我偶感风寒,但想到能为世博会成功举办做点事,不适之感早已跑到九霄云外了。  相似文献   

18.
靳慧  乔礼 《上海人大月刊》2009,(4):15-15,18
“金融危机背景下,世博会是否会受到影响?”“世博临近,各项筹办工作进展是否顺利?”3月3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驻地京西宾馆的三楼会议室里暖意融融,气氛热烈。一场旨在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汇聚民智,推动上海办好2010年世博会的“全国人大代表话世博”与网友互动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相似文献   

19.
《上海机关动态》2010,(6):39-39
为进一步宣传上海世博会的科技亮点.扩大世博会在全国各地的影响,日前,由国家科技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上海世博科技巡回展”先后在哈尔滨、西安、重庆、石家庄等城市成功举办。巡回展充分展示了“世博科技行动计划”实施5年来取得的成果,以及世博科技成果在全国城市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上海支部生活》2010,(12):35-35
面对世博“大考”,上海海关党组开展了“为世博护航、展国门风采”主题活动,并专门成立驻上海世博会园区监管服务中心,为世博会物资提供全年24小时不间断的通关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