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08年5月12日,在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大地颤抖,颠覆了它昔日平静而又安详的容颜,宛如野兽,瞬间夺去了千万人的生命,更夺去了一代人的苦心经营。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冲击着人们的心灵,生和死的界限就在面前,有时连一句道别都来不及说,就已阴阳两隔。面对如此大的灾难和生活变故,很多人的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逝者的生命、记忆都在这一刻停止了,而幸存的人却才开始他们艰难而又漫长的家园和心灵重建之路。  相似文献   

2.
谭畅 《小康》2011,(12):46-47
让每一个流浪的孩子回家,新疆"接回所有内地流浪儿童"的行动得到了来自国家公安部和民政部的响应和支持,由举一区之力上升为国家行动。但是回家之后的康复之路仍旧漫长,仍需要社会用爱和支持来温暖孩子们受伤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樵夫 《观察与思考》2005,(16):48-49
<正> 我将目光长久地停留在"我思故我在"这句话上,然后我熄掉桌上的灯,拉开了窗幔,我看着浩瀚无涯的天穹,遥远处的星光现在仿佛照亮着我心灵荒芜的原野。在亚里士多德之后,我的心灵已仿佛蔓延了近两千年的荒草,那是让人何等的寒颤。我想我现在是已经走进了笛卡尔这位沉思者的心灵了,这是让我很激动的一件事,我仿佛经由了一个漫长的黑暗无边的隧洞,在一片开阔的草地上落坐了很久,凝望着眼前那轮太阳。冉冉升起的太阳现在给人一种润湿感,这种感觉让人在孤寂、恐惧甚或兴奋中宁静,  相似文献   

4.
卓玛 《中国残疾人》2007,(10):30-31
在国内类似背景资料里介绍的"心灵热线电话"、"助残爱心电话"、"盲人主持人热线"等等各种形式的爱心热线电话已无法用数字来统计。今天要讲述的"人道故事"是关于一位来自上海的身残志坚的青年刘剑英,他8年如一日地坚持开办"爱心热线",这是一条专门做"心理辅导工作"的热线。他还成立了"心理互助"俱乐部。他信奉的人生信条是给予爱: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得到快乐,残疾人一样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5.
陈艳涛 《传承》2008,(17):41-43
87版的红楼梦是一个永远的经典,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镜像,不论心灵与心灵的贴近的陈晓旭版林黛玉,"川妹子"式泼辣的邓捷版王熙凤,还是曹公笔下抠出来的王立平版音乐方言。而各地选来的年轻演员,在漫长的时间里,熏染这与《红楼梦》有关的一切,渐渐地,他们和一个遥远时代的男男女女融为一体,在此以后的岁月中,他们中的很多人,在精神世界里,仍然走不出大观园。  相似文献   

6.
站立在星空下面,朗诵《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那是937年前的声音,如此漫长的时光,在今夜被缩短了,我仿佛就与苏东坡站在一起。在我面前,可以看见"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看见的不是937年前的那个时间,而是自己的心灵,因为苏东坡的心此刻也是我的心。  相似文献   

7.
李公明 《中国减灾》2011,(22):36-38
谁也没有料到,2008年的中国会是如此的涕泪横飞。尤可悲者,无数死者将坟茔难觅,日中的废墟是暑气蒸溽,夜里则是雨中闪烁的碧磷。而生者的路还很漫长,何以解忧,何以安顿惊恐无状的或幼小或年颓的心灵?此时此际检读《艺文类聚》卷三十四"哀伤"部,纷闻逝者凄怨、生民艰危、孤寡常悲之声,有很深的感  相似文献   

8.
布依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仅创造了自己光辉灿烂的历史,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迎客敬酒歌,便是布依族文化中的一股清泉.它世世代代长流不息,清澈悠远,影映出布依人民的纯美心灵.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这样阐述:"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使人幸福。"语文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拥有幸福的语文课堂是老师应致力追求的目标。一、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心灵飞扬的课堂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心灵飞扬的地方,心灵的飞扬意味着一种激情,一种全身心的投入,一种生命的自由呼吸与舞蹈!教育是培育生命呵护心灵的事业,学生在课堂上首先获得的是一种精神生活,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学是在为学生的一生作精神的奠基,若学生的心灵一直处在受压抑  相似文献   

10.
施晓焰  马丽娟 《人民公安》2010,(23):30-31,34,35
何谓最"漫长"的等待?"漫长"就是——你等来了一个奇迹,却仍然要拼着命地去等下一个奇迹。罗映珍已经等了7年,她等来了植物人丈夫的苏醒;她还会继续等下去,她等着为他生下双胞胎的那一天。何其不幸?仅仅是一次奋不顾身,民警罗金勇便让妻子不得不承受一场如此漫长的等待;何其有幸!他们用自己的爱情和身体,见证了这场对奇迹的等待,并不是虚掷光阴。  相似文献   

11.
蒙古语的问候语蕴含着蒙古族文化特点,一是体现了对他人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包括牲畜)、生存状态的关怀;二是体现了对生活在自然界所有生命的终极关怀(生和死);三是体现了在人与自然的互动过程中,自然赋予人的心灵体验,并以各种形式慰藉人们的心灵(忌讳、赞美等)。蒙古语问候的语言形式背后体现了蒙古人对生命价值、生活的认识以及长期积累的智慧。  相似文献   

12.
黑豹特警队对被劫持人质在应激障碍症状黄金时间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是对受害人身体解救之后的第二次心灵解救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5,(13)
<正>日前,由大陆著名画家史忠贵院士与台湾著名心灵书法家向立纲先生联袂举办的"心灵艺术美展"在台北市筑空间艺廊成功举行。此次展览以"心灵沟通"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史忠贵院士和向立纲先生以"共建中国人的心灵家园"为主线创作的书画精品近100幅,包含油画、水墨、行草书等多种体裁,让两岸同胞共享了一次艺术的盛宴,不少观众深情留言:通过两岸艺术家的这种无障碍的心灵沟通,  相似文献   

14.
彭勇军 《求索》2012,(11):159-161
特殊心灵求美的审美态度使得他们有艺术审美的需求,其艺术审美心理结构可以分为审美感知层、审美经验层、审美直觉层三个由低到高的层次。特殊心灵在艺术审美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精彩瞬间",以及特殊艺术审美实践所具有的行为力量能改善特殊审美主体的社会行为,因此探索特殊心灵的艺术感知方式,助其构建艺术审美世界便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与现实价值。文章在讨论特殊审美心理结构、艺术感知方式基础上,分析了特殊艺术审美心理的形成机制与作用,并提出了构建特殊心灵艺术审美世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近几十年来,心灵哲学已经取代语言哲学,成为当代西方哲学的"第一哲学",其讨论的核心是身心关系问题,即"笛卡尔问题"。波普结合神经生物学的最新进展,在物理非决定论与创造进化认识论的基础上,以"三个世界"理论为框架对"笛卡尔问题"进行了重构,从而引领并推动了二元论心灵哲学的一种新走向:神经科学进路。这一重构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审波普哲学的崭新视角,而且对于理解现代西方心灵哲学的本体论论争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因梦留守     
田子君,心理咨询师、催眠治疗师。3岁时因罕见病致下肢高位瘫痪,身体萎缩变形。1997年开办"子君热线"公益心理辅导,16年间大约接听11300多个咨询电话、网络咨询3000多人次、接待面询者近4000多人次,被17所大、中院校聘请为校内、外心理辅导员。2005年开办的"子君书屋",成为留守儿童的心灵家园。2009年7月,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  相似文献   

17.
心灵困扰:女孩总是担心自己嘴歪 这一天,电话预约后一个女孩在男友的陪伴下,来到了我们心理健康中心. 女孩是一位医学研究生,高挑的身材,清秀的面庞.然而,出乎预料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却说:感到自己很难看,很丑,觉得人家都比自己强,怕和人接触,以致什么都不想干,不想学习,不想工作,没有信心,没有动力.  相似文献   

18.
"土地的荒漠化可怕,但更加可怕的是人的心灵的荒漠化,这种心灵的荒漠化带来人们精神的残疾,使人不仅失去生存的意义还要祸及子孙。"最可怕的是二者联系在一起,而廖理纯最想做的就是带动人们对心灵荒漠化的认识,甚至不计成本。  相似文献   

19.
纸的确是包不住火的。在经历了8个多月漫长的民意炙烤后,时间以一堆灰烬,宣告了一切造假者,最终只能是纸老虎。6月29日上午,陕西官方正式昭告天下:"华南虎"照片是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5,(2)
<正>当前台湾岛内政治现实表明,尽管两岸时空距离不再遥远,但两岸心灵距离依旧巨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岸统一是心灵契合"的论述深刻揭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以致和平统一,不仅要靠两岸高层从法律上、机制上加以确定,而且要靠两岸民众从心理上、情感上加以认同。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是两岸社会最大交集,文化将是跨越心灵海峡、达成心灵契合的最佳使者。"观乎人文,以化天下。"文化的核心,说到底就四个字:"人化"、"化人"。"人化"是文化的本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