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奢侈品协会、中国风水学会、中国国际书法家协会、中国房地产行业协会……这些乍看上去"高大上"的行业协会,日前却纷纷出现在民政部公布的"山寨社团"名单中。不久前,民政部公布了100个"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这是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民政部公布的第五批名单。目前,被公布的"山寨社团"总数超过400个。在被通报的400多家社团中,八成以上名称里都有"中国"字样,其他还有"中华""全国"等字样。其中,"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投资协会"等还与正规社团重  相似文献   

2.
卢毅 《党史文汇》2012,(3):4-10
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荡,中国人民有了新的觉醒,特别是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以救国救民、改造社会为己任,不断探求改造中国社会的新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各种新思潮纷纷涌现、竞相斗胜.但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的阵营也逐渐发生分化,出现了以什么主义改造中国社会的激烈论争.其中,胡适挑起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遇到的第一次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3.
《前线》2017,(9)
<正>在政治制度安排方面。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整体利益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在中国现代化事业中发挥着领导、规范和协调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今天已成为世界上战略规划与执行能力、社会整合能力、改革创新能力最强的政党,这使中国得以超越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带来的民粹主义、短视主义、社会对抗、法条主义等诸多问题。当然,中国共产党也面临不少挑战,唯有大  相似文献   

4.
知人易,知己难。在全球都把中国的崛起当作一个热门话题的时候,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自己呢?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国通过适时而成功地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使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于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将超日赶美的舆论四起。对此,国人有的沾沾自喜,而在西方,“中国威胁论”又喧嚣尘上。但客观地看,中国绝非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在世界产业链中,中国仍处于低端,只是世界的一个大“加工厂”。中国实现崛起所要走的路还很长、很远。“世界工厂”在经济史上是指19和20世纪先后成为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5.
章严 《实事求是》2007,195(2):22-24
"和平崛起"与"和谐世界",是中国近期提出的外交新理念."和平崛起"是对以和平的方式,通过不断增强自身的相对实力,从而成为世界强国这一动态发展过程的理论阐述."和谐世界"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目标.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表明"和平崛起"的中国是维护世界繁荣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展现了中国勇于承担世界责任的大国形象,这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社团已经开始成为社会治理结构中与国家和市场相并立的彼此补充的领域,当前我国社团组织的发展呈现出三大宏观特征:社团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密切相关;社团管理方面的法团主义与社团发展方面的多元主义并存;社团“能人效应”显著。这些特征凸现出探索利益整合与利益表达的新的组织化结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正岳麓山畔"新村梦""新村主义"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被中国的先进青年普遍接受。彼时的青年毛泽东满怀忧国忧民之心,思考着中国应向何处去,当时流行的"新村主义"让他感到振奋……1918年6月间,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毕业了。他和一些没有找到工作而又志同道合的同学,成立了一个"工读同志会"的组织,以进行自己"新村"梦想的试验。为此,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建设"新村"的计划:"合若干之新家庭,即可创造一种新社会,新社会之种类不可尽举,举其著者:公共育儿  相似文献   

8.
"文化工业"理论认为经济力的提高为人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但同时又使得人的自由为之所限;"消费社会"批判理论认为,消费社会创造了一种图式,将人囊括其中,使人成为它的奴隶。二者分别从生产与消费的两端进行文化批判,力图将"人"从中解救出来,但又斥大众为"群氓",并对之抱以失望的心态。"奴役"的现实毋庸置疑,然而,他们的情绪过于悲观。社会大众并非纯粹的产品的奴隶,也并非消费牢笼的囚徒,他们之中蕴藏着自由意志,蕴藏着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而对"新时代"一词的解析,成为当前学术界的关注焦点。笔者不揣浅见,拟就"新时代"的内涵做一分析。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定位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初,就指出整个世界历史进入了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伟大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处于这个伟大时代之中,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  相似文献   

10.
《探索》2017,(6)
一直以来,村民自治没有很好地解决制度"落地"的问题,在实践与研究中表现出弱化的现象。这种弱化在本质上主要源于村民自治制度的理论设计之初缺少对中国农村社会本源型制度的关怀,导致村民自治实践缺乏文化与社会根基支撑。在经济社会环境深度变迁与治理范式滥用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村民自治的实践与研究显现出愈发困难的境况。村民自治需要寻"根",即中国农村的家户制传统以及由此产生的农民行动的家户主义逻辑。而均衡村民自治与家户主义逻辑之间的矛盾,关键在于自治单元向村庄共同体的回归、共同经济的实现以及行政性力量的外部引导。  相似文献   

11.
作为20世纪中期中国现当代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土地改革对中国乡村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不仅实现了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愿望,变革了农村的社会结构,重组了农村的阶级关系,引发了农村社会的种种变迁,而且成为整个集体化时代农村社会改造工程的逻辑起点,或明或暗地影响了集体化时代的整体运作实践。因此,对土地改革这样一个颇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就成为推动集体化时代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题中之意。2013年8月9日至12日,由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及山西省历史学会联合举办的"土地改革与中国乡村社会"国际学术  相似文献   

12.
改造中国社会是鲁迅一切思考和行动的最终落脚点,其中又以社会人的改造即"立人"为其首要途径."立人"观是贯穿了鲁迅一生有关中国社会改革的全部思考的基础、出发点和核心内容.这种"立人"观体现在他早期关于自然科学和(文艺)文学的论著中.本文意在通过对鲁迅早期有关自然科学和文艺(文学)论著中体现出来的"立人"思想的考察,分析它对中国当代生活中出现的诸多有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有学者提出",中国模式"中不仅有带动经济高速发展的"经济模式",更重要的是有"政治模式";而"政治模式的核心"是"英才主义民主",也就是"威权主义政治"。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曾有一次"新权威主义"问题的讨论,但因讨论题目离现实太远而不了了之。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也给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其他国家将从与中国的互利合作中得到更多发展机遇。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历着历史性的转型,国富民强的蓝图日渐清晰。近百余年,从积贫积弱到接近全面小康,大多数中国人希望世界看到这种巨大的改变,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中国在崛起,从根本上说,它是无数中国人个人生活及命运"崛起"  相似文献   

15.
郑明怀 《唯实》2011,(1):62-65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能人的崛起使农村基层治理出现了富豪村干部治村的现象。富豪村干部在一定程度上会执行国家意志,但并不是国家的忠实代理人;作为社会人,是乡村社区利益的维护者,但作为理性人,又会成为自身利益的追逐者。富豪村干部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其在不同的宏观形势和微观情境中扮演乡村社区的“引领者”、村庄真正的“当家人”、村庄的“经营者”等多重角色。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国的"和平崛起"已成为近一个时期国际舆论的热点之一,也是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热门话题.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国和平崛起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何谓中国的"和平崛起";二是为什么提出"和平崛起";三是实现"和平崛起"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7.
正2004年5月11日,高盛公司高级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撰写的题为《北京共识》的调查报告发表,并迅速引起了世界关注"。北京共识"成为替代"华盛顿共识"的国际政治热词。雷默写道":不管中国的改革成功与否,北京共识都已经引出一系列的新思想,这些思想与来自华盛顿的思想截然不同。""不管最终发生什么情况,中国的崛起本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前后,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快速而大规模地遍布全国。当时的社团是各种社会思潮与政治立场的宣传阵地,对当时中国的变革走向发挥了独特作用。而进步社团的兴起与繁荣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产生了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其中许多社团中的青年学生很多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建者与领导者;许多社团促使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与深入研究,还直接推动了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成立并加强了与工农群众之间的联系。因此五四进步社团为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史上,投机倒把罪的兴与废,是经济体制变迁的标识之一,消灭私商和小商贩的投机倒把,是社会主义改造的诱因之一;计划经济时期,投机倒把逐渐成为政治罪名;到80年代,投机倒把的内容一部分因经济放活而逐步退出,另一部分因双轨制施行而日益突出;及至90年代之后,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投机倒把、投机倒把罪的概念渐趋淡出社会经济生活和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20.
虽然权力政治仍然主导着当今国际社会,但心灵政治、权利政治的兴起也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随着心灵政治、权利政治的兴起,国家合法性对国家外交行为的影响日益加大,并正在成为决定未来大国崛起的关键。中国的崛起必须在继续强化"硬崛起"的同时,增加"软崛起"的投入。中国必须力争为世界提供更多中国理念与共享观念,这将成为决定中国能否跳出"修昔底德陷阱",实现和平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