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科文摘     
中国为何未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未受金融危机影响,其原因有四:一是中国的外债水平相对比较低,债务结构比较健康,短期债务仅占债务总额的15%左右;二是中国还没有实行资本项目下的货币自由兑换,这就意味着中国得到了比较好的保护,不易出现资本外流或投机性攻击;三是中国不同于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中国有经常项目盈余。由于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下的净资本流入的共同影响,人民币在过去几年受到升值的压力;四是与目前的进口额和短期债务而言,中国具有很高的外汇储备。(纵横摘自《中国青年报》)减员增效是国企改革的必由之路百…  相似文献   

2.
《中国战略观察》研究员杨正位认为,20世纪以来世界上主要的经济金融危机,泡沫经济和外部冲击是危机的主因。总结这些国家的危机特点,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一是外资流入过快,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入过快,使其暴露在国际资本的冲击下,隐含了巨大风险。二是监管能力与金融自由化不匹配。在监管能力与制度建设滞后的情况下,出现改革次序的失误,过早、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周刊》刊登评论说,金融危机正波及全球,据说欧美将发生百年不遇的大危机。我们必须正视其对中国经济的风险。有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具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中国存在资本管制,中国货币政策稳健,这三大因素将使中国经济不会受到太大冲击。还有一些专家大谈只有中国能够拯救世界。这些都是不负责任的说法。中国官、商、  相似文献   

4.
《为革命的德莫克拉西(民主主义)》,是少年中国学会1922年7月杭州年会上该会北京的部分会员的一份提案(即《北京同人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发表于《少年中国》第3卷第11期,署名依次为黄日葵、陈仲瑜、邓仲、刘仁静、李大钊、沈昌。该文被收入1989年10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大钊文集》(续)和1989年9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大钊遗文补编》。该文到底是不是李大钊的文字呢?笔者认为,很值得重新研究。现据考察,该文的执笔者并不是李大钊,而是邓中夏。一、关于《提案》产生的背景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著名的最…  相似文献   

5.
《前线》2000,(7)
美国《中国经济评论》1999年9-10期刊载了美国联邦贮备委员会经济学家约翰佛乃德(JohnFemald)先生题为“增长、改革以及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的文章,对中国能够抵制住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原因,以及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做了分析。文章主要内容如下:二十年前,当世界经济快速增长时,中国还是一个相当贫穷的国家,是改革给中国带来了迅速的、根本性的变化。正如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家劳伦斯·劳山urencelnu)和他的同仁们所指出的,中国走的步子看起来似乎很小,实际上在很多方面都是非常根本性的;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约瑟夫·…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根据《斯大林全集》第10卷中所载文章帼际形势和保卫苏联》,中国党史学界对“五月指示”的表述有两种,一种是:1927年5月底,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八次全会向中共中央发来紧急指示;另一种是:1927年5月底,共产国际执委会接连向中共中央发来两份指示。这两种表述都认为该“五月指示”有4个要点。但据新出版的《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6-1927·下)一书第298至299页上公布的档案资料,上述表述是错误的。首先,“五月指示”不是共产国际执委会决定发出的,而是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决定并发出的。在《斯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问题关键是把共产党内部搞好,这是体现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重要思想观点。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的。”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08页。以下凡《邓选》3卷,只注页码)“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56页)“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社会主义中国。”(第357页)如果离开共产党领导,搞“多党竞选,三权鼎立那一套,肯定是动乱局面。”(第244页)…  相似文献   

8.
理论新视点     
《前线》2000,(2)
并非“股权越分散越好”官玉松、易茂安在《高校理论战线》(1999年第12期)上撰文认为,“股权越分散越好”的观点值得商榷。股权分散化是股权结构演变的大势所趋,股权适度分散有利于公民产权独立化、投资主体多元化、风险分散化、决策民主化,因此我们充分肯定股...  相似文献   

9.
外文摘译     
《前线》1998,(11)
美国《财富》杂志、英国《经济学家》杂志1998年第7期,分别就东南亚金融危机后资金流向的去处作了阐述,本文综合如下:1、虚拟财富缩水了股票、期货、货币等金融资产作为财富的载体,是典型的虚拟财富。虚拟财富的显著特征就在于其增减变化相对独立于实物财富的变...  相似文献   

10.
詹国枢 《奋斗》2006,(2):58-58
搞经济学的人,大概没有不知道张五常的。这位大名鼎鼎的香港经济学家,曾经在街头摆摊卖橘子(一种供观赏的小橘子树)不但小小地赚了一笔,而且出了一本《卖橘者言》的书,畅销一时。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有一首据说是毛泽东写的五言诗在广为传播,其诗曰:郭老从柳退,不及柳宗元。名日共产党,崇拜孔二先。我第一次看到这首诗是在《长河)}1989年第1期中《中国七十年代政局备忘录》一文里。该文说1973年夏,毛泽东与江青谈话时,说要批郭沫若的《十批判书)},并念了这首五言诗。其后,在《传记文学)1992年第3期《诗人郭沫若在“文革”后期》、《新东方))1992年第12期《毛泽东与孔夫于》等文章中,在《毛泽东诗词联大观》(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7月)、《毛泽东诗词大典》(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毛泽东诗词全编)(…  相似文献   

12.
对《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一文的质疑华寿考阅读了《理论学刊》1995年第6期载《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该文后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1996年第1期转载)一文后,觉得该文的观点有加以辨析、商榷之必要。该文认为,人类社会关系就是道德关系,道德是社会意...  相似文献   

13.
刘明钢 《党史纵览》2009,(11):44-44
2009年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及《共同纲领》制定60周年。最近,笔者看了一些相关的论著,发现许多作者都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为“新政协”或“新政治协商会议”。比如,杨亲华的文章《新政协诞生纪实》(《党史天地》1994年第8期)、吕虹的文章《论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鲁振祥的文章《毛泽东与新政治协商会议》(《当代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3期)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并未被亚洲危机拖倒摩根—斯坦利—迪安—威特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1999年2月23日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题为《不要小瞧了中国》的文章,以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证实说,中国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已采取了务实的防范措施,中国不但未被亚洲危机拖倒,而且取得了令人震惊的进步。现将该文主要观点介绍如下:一种新的现实主义已经渐渐渗入到中国自己对经济增长目标的评估之中。中国人在制定1999年经济增长目标时公开的是预测(年增长率在7%左右),而不是指标。这是中国采取了新的务实态度的重要例证。乡镇企业是中国生产企业中机…  相似文献   

15.
《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第1期刊登余永定的《2000-2001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文章认为美国经济在2000-2001年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股市动荡。在过去数年中,许多经济学家对美国股市严重的泡沫一再发出警告。但是,美国股市不但没有出现暴跌反而不断攀升。一些经济学家为此提出了“新经济”的观点。认为美国经济在90年代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于新经济的出现,美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和公司未来的赢利潜力大大提高,因而传统的市赢率水平不能再作为衡量股票价格的尺度。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接受了这一观点。但是,在2000年,美国股市却频繁出现大幅震荡。道—琼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当代》2006,(3):49-49
唐勇在2月7日的《环球时报》上撰文指出:近来,随着美国国情咨文和《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对中国的关注,随着中国公布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西方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测越来越多。英国《经济学家》的一篇文章指出,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GDP以平均每年9.5%的速度增长,这个速度是美国的3倍。中国有朝一日可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  相似文献   

17.
一、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世纪之交的中国现代化战略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战略家、观察家及国内学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有不同的预测,形成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21世纪是中国世纪。1993年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载文《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以及1993年4月世界银行发表《世并经济展望与发展中国家》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将超过美国,以一个超级经济大国的面貌出现。另一种观点,是以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亚洲和中国经济增长极限论。1994年,他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的《亚…  相似文献   

18.
有的同志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理论基础,因为它不符合唯物史观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理论。这种观念是十分偏颇的。这一方面可参见拙作《重新审视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理论及其重要意义》(《新视野》1997年第5期)一文。而这里着重指出的是,这种偏颇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一、“软政权”理论来源 “软政权(softstate)”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瑞典经济学家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冈纳·缪尔达尔在他的《世界贫困的挑战》一书中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全国党员人数究竟有多少?建国以来,有关这方面的史书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例如:有57人的说法(见《辞海》1979年版第3260页);有53人的说法(见《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26页,1991年8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有50多人的说(见《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第286页,1991年6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据查上述57人的说法是根据中共六大时编制的一份统计表填写的人数而提出的;53人的说法的根据是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档案俄文稿题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一文中提到的党员人数;至于50多人的说法,是介于57人与53人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