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逐年上升,已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笔者试就我县当前青少年(14~25岁)犯罪的趋势、原因及预防谈几点浅见,以期引起社会重视。  相似文献   

2.
康宇 《法制与经济》2010,(11):77-78
闲散青少牟犯罪在我国呈上升趋势,他们也是预防青少牟犯罪的重.点对象。研究社区与闲散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从新思路发现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社区应从保护闲散青少年的权利出发,做好预防闲散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 一、问题所在瑞典与其他工业国相同(特别是瑞典为中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犯罪增加的显著,尤其是财产犯罪(盗窃、强盗、损坏物品等)占历史上最高的数值。而且,在1978年警察确认的刑事案犯发生件数中,全部青少年犯罪超过了90%。犯罪上升的趋势,反映为多数都是未满19岁的少年犯罪(违法行为)增加。战前(20年代到30年代)犯罪即使说主要也是青年人,但那时却是从18岁到25岁的年轻成年人,而今天  相似文献   

4.
赵文婧 《法制与社会》2012,(34):288-290
作为当代中国犯罪比例最大的青少年犯罪是近年来所有犯罪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青少年犯罪现象日益严重,性质恶化速度极快、类型也有所增加、犯罪手段的残忍程度不断升级,其趋势让人担心。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论述:简介青少年犯罪的特点、现状以及趋势;简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包括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最后,重点论述青少年犯罪的三种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突出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向低龄化转化。依据资料显示,90年代与70年代相比,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提前了2~3岁,尤其是现在流浪街头抢劫、盗窃、打架斗殴者最低年龄只有10~12岁,甚至更小;二是团伙化。团伙犯罪是青少年犯罪的又一突出特点;三是暴力化。青少年暴力化犯罪迅猛蔓延,而且不择手段、不拘对象,突显出狠毒、残忍、凶暴的特点。为何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件不断升级.且对社会产生如此大的危害呢?对其根源及预防作以下剖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快速上升趋势,青少年已经成为犯罪的主要群体之一。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青少年犯罪管理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开展矫正工作,实现犯罪青少年的转化、预防犯罪青少年重犯,是法院少年审判工作的重点之一。一、近三年烟台市芝罘区法院审理的犯罪青少年情况分析犯罪情况总体描述:2009年至2011年,芝罘区法院共受理刑事案件1601件2421人,被告人年龄在25岁以下的494件745人,占同期犯  相似文献   

7.
胡亮 《法制与社会》2012,(13):281-282
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从案件数及涉案人数都呈现上升趋势,青少年犯罪出现了新的特点,引发犯罪的原因值得深度挖掘.本文从广州市花都区青少年犯罪为切入点,对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社会难题,我国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这对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从青少年自身主观因素探析导致其犯罪的根源,试图找出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 青少年犯罪既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认真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对于实现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贵州省情况看,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笔者就我省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趋势及治理措施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期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在谈及青少年犯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青少年的概念问题。对这个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并危害社会安全.预防青少年犯罪,是青少年的教育的难题,也对整个社会提出严峻考验.本文着重从犯罪伦理的角度就当前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其成因作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犯罪一直是现代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我国,青少年犯罪除受青少年自身具有的带有普遍性的生理、心理特点影响外,还深受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各种负面效应的影响。青少年犯罪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有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首先从法理上对青少年犯罪进行了界定,对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从家庭、社会、学校和自身因素等四个方面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形成原因,最后从家庭防范、学校防范、社会防范、司法防范四个方面提出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居高不下。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上升势头明显,犯罪类型增多。有关社会学家将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称为我国的三大公害。因此,从社会学角度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战后日本少年犯罪,经历了一九五一年和一九六四年两次高峰,一九七七年以来又继续与年俱增,一九八二年因违反刑法而犯罪被逮捕的少年人数创战后最高纪录,达到三十一万零八百二十八人,占包括成年人在内的全部违反刑法而被逮捕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点八。这种增加的趋势仍在继续。一九八三年上半年少年因违反刑法而被逮捕的人数为十五万一千零六人,比一九八二年上半年增加了百分之三点七。鉴于青少年犯罪的严重情况,日本当局已经意识到不仅要依靠司法机关或法律条文,而且还要求助于社会力量,共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扼要介绍日本所采取的一些预防青少年犯罪对策。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但是,当前青少年犯罪现象相当普遍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无论从犯罪人数,作案手段还是从犯罪分子年龄结构上显得尤为突出,并且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并以盗窃、抢劫、伤害、流氓居多。因此,需认真研究分析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对策。一、青少年犯罪的根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现象,除了主观因素外,还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社会、家庭等各方面有联系,是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青少年犯罪的自身根源,是导致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一直呈上升趋势,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一起被称为是世界的"三大公害",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是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复杂的社会现象,而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主要从家庭方面论述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对于现代青少年犯罪日趋严重的现状,造成的社会影响不单单是家庭,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是难以估量的。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遏制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趋势,已是法学界工作者急需探讨和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论述了我国目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最后对我国青少年犯罪的量刑制度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基本状况各国的法律不同,对于青少年犯罪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在我国,一般来讲,青少年是指14岁至25岁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界定青少年犯罪概念的法律依据.根据刑法的规定,犯罪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特征,这是犯罪的本质特征;第二,犯罪是触犯国家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的特征;第三,犯罪是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惩罚性的特征.犯罪的这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向低龄化向团伙发展速度之快,犯罪领域之广,犯罪手段之残酷,造成后果之严重,影响危害之大,都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的这一趋势,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青少年犯罪无论从心理上、行为上和所造成的后果上都有某些共同特征。把握这些特点,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挽救、改造违法犯罪的青少年,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都有很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比资本主义国家低得多,这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但是,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出现了上升趋势,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认真研究和探讨青少年犯罪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