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荒唐的买卖     
有句成语叫“张冠李戴”,可是在蒙城县庄周乡就出现了一件“黄冠张戴”的事儿。一个名叫黄爱华的老师另谋他职,于是学校找来一个名叫张秀华的人顶岗,两人就此签订了协议,表示永不反悔。可是许多年之后,两人却为此事发生了纠纷,为了这个教师公职,她俩互不相让,结果在县教育局对全县教师队伍进行清理整顿时,两人均被查处。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桩买卖呢?  相似文献   

2.
王桂书是辽宁省海城国税局腾鳌分局局长兼毛祁所所长。她从事税务工作13年,先后被评为辽宁省“三八红旗手”、鞍山市国税系统反腐倡廉标兵、海城市精神文明十佳个人。“不能损国家肥自己”1988年3月,已过不惑之年的王桂书离开了干了4年的内勤工作,走马上任毛祁税务所所长。尽管所长这个官不大,可在老百姓看来却是个“肥差”。但王桂书不仅不“肥”自己,就连她的亲戚、朋友也从未沾过她半点光。当所长不久的一天,她和专管员到市场收税,她的侄媳妇在卖莱,专管员看是王所长的亲属想不收了。王桂书脸一绷,说:“收!”侄媳妇看…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泰兴市姚王镇桑木村党总支书记芦玲芳,今年52岁。她任村党支部书记已经22年。22年来,她以坚韧的毅力,带领桑木村群众艰苦创业、脱贫致富,走上了小康之路,并营造了22年无群众出村上访的和谐氛围。她靠的是什么?她说,自己是“一根桑木扁担,挑担子有瘾,不挑担子,肩上的老茧作痒”。而我们认为,她靠的是“以富稳民心、以情暖民心、以干带民心、以德育民心”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人民调解》2012,(5):19
新疆乌鲁木齐县板房沟乡司法所所长陈彩云,从事司法行政工作11年,田间地头留下了她的脚印,大山深处留下了她的汗水,农牧民的毡房床头留下了她的声音。“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儿女一样对待群众”是她的工作态度;用心感化、精心劝导是她的工作方法;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尽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是她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5.
韩佳 《法律与生活》2010,(14):48-49
缩水的工资 大学毕业后,王琳(化名)带着东北姑娘的闯劲儿,只身到了深圳,成了一名“外来妹”。在深圳打拼了8年,王琳在找到一份收入颇丰的工作之外,还收获了爱情,并有了自己的爱巢。唯一让她遗憾的是,因为忙于工作,她一直没有要孩子。  相似文献   

6.
缘起:“死亡博客”引发网络暴力 2007年12月29日,一个寒冷的冬日,在北京工作的女白领姜岩因为丈夫王菲的婚外情跳楼自杀。不知她是否预见到,自己生命的终结会引发怎样一场轩然大波,而这场轩然大波的载体就是她经常浏览的网络,导火索则是她的“死亡博客”。  相似文献   

7.
与律师的不解情缘如果不是命运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迟夙生也许就会成为一名医生。她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年参加高考的,当时她所报的第一志愿并不是日后被录取的学校,而是哈尔滨医大。“当时自己明明写对的一个化学方程式,在交卷子前却鬼使神差被自己给改错了,结果以一分之差没有当上我从小就十分向往的医生。”说到这里,迟夙生的表情依然是兴致盎然的,并没有遗憾。“我不是学法律的,从事律师这一职业也是一种偶然。”迟夙生毕业后,就被分到法院的法律顾问处从事律师工作,从她开始工作起,就和律师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从业之初,我国的律…  相似文献   

8.
西川 《检察风云》2004,(23):28-29
四川省彭山县江口镇农村信用合作 社出纳员江秀珍真够“厉害”,为满足自己膨胀的赌博欲望,一年多时间竟然先后挪用公款2700 余万元用于非法赌球,共输掉和挥霍掉现金209 余万元。江秀珍不仅自己参与赌球,还将她唯一的儿子也拉下水参与赌球。现在她丈夫和儿子也因涉嫌包庇罪被双双关进“牢房”,等待他们一家三口的将是法律无情的宣判。银行小职员两度挪用两度败露 江秀珍是土生土长的彭山人,今年47 岁。1976 年她刚满19 岁便参加了工作,进入彭山县谢家镇农村信用社当上了一名出纳员。她是一个做事情雷厉风行的女人,性格非常外向开朗。由于勤奋…  相似文献   

9.
武淮  王梓 《法制与经济》2004,(10):28-31
她是一名英姿飒爽、受人尊重的“女警花”。因容貌出众、业务能力强,她曾两度成为某知名公安杂志的封面人物。一个“黑社会”老板抓住了她“虚荣”的致命之处,将她包养,诱她染上毒瘾,又将她抛弃……毒品吞噬了她的灵魂。为筹集毒资,她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召集三陪小姐等人敲诈勒索,乃至被逐出公安队伍。在一次缉毒行动中,她为逃避抓捕跳楼自杀未遂。2004年6月,她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警花”凋谢了……  相似文献   

10.
李京生 《政府法制》2008,(15):62-63
云南玉溪市一次县处级干部公开选拔,频生波折:讨论人选的市委常委会内容泄密,市统战部副部长一职最终落到一名没有参考的人头上,此职位考试前三名全部落选。女公务员李某还横遭桃色流言——“考了第一名还不录用,因为她生活作风有问题,是某领导的情妇……” 尽管副局长后面括弧里有两个字:“正科”,不过李冬梅还是认为自己被贬了。 2008年6月13日,李冬梅出任峨山县体育局副局长。此前,她是峨山县委办副主任兼县保密局局长。在她看来,2007年玉溪市的县处级干部公选,改变了自己的工作轨迹——那次公选,她笔试面试都是第一名,最终仍落选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一职。  相似文献   

11.
一个女大学生为了医治哥哥的疾病,辞掉了工作,凭借着自己的天资丽质成为了一名模特队员。随后的傍大款,她觉得金钱来得是那么的容易,“赶场子”般的模特生活已经失去了对她的诱惑。可是,好景不长,大款走了。花钱如水的她耐不住清贫的折磨,她决意去干桑拿。在京城她租下了一座只有床的别墅:“用女人的便利去挣钱!”她告诉每一个应招小姐,其中包括她的胞妹。为了避人耳目,她雇请司机接送妖艳的小姐们集体出工收工,为了安全,所有前来光顾的客人要有熟人推荐,事先预约、按规定的暗号进出别墅……一时间,别墅生意火爆,昏暗的“红灯” 下面出现了“等位”的人群。从一个女大学生到卖淫团伙的组织者,身陷囹圄的她好像已经知道自己的未来已经以天计算了,但是恶梦醒得太迟。  相似文献   

12.
阿陶 《法律与生活》2011,(17):58-60
为了儿子的幸福婚姻,丈夫病逝不到一年,她就把自己嫁了。 她把一颗诚心给了重组的家庭,却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只是一个“免费保姆”。 被迫离婚后,她已无家可归,因为占房娶妻生子的儿子关上了那道门……  相似文献   

13.
她在网上刊登启事,要竞价“出租自己”,最高者出到100万。博客变故在北京工作的重庆女孩文心开价竞拍自己的消息一时间散布各大网站。她在网上刊登了征友启事:“一个人的城市,突发奇想,想以出租这种方式,让自己陪那些和我同病相怜的高素质男士一起在春节、情人节的日子里感受到温馨和甜蜜。由于我个人方面的原因,希望在出租价格上,用竞价的方式来体现,无论你是否最终出价,我都希望你能给自己、给我一些关注。”在“出租宣言”中,她称自己24岁,“因为一份落寞一份伤感一份渴望,在年关将至的时候,突然很想找个可以相互依偎的人”,所以选择“出…  相似文献   

14.
她是湖南第一巨贪宋焕威的小情妇,被判刑15年。 她穿着灰色的囚衣,胸前除“姓名”、“监区”标记外,“严管级”三个字特别醒目。 她向人们叙说了自己是如何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重点大学毕业生,沦落为重犯的……  相似文献   

15.
侍继余 《检察风云》2006,(14):56-57
“故意和自己拧着干”1982年,魏竹梅参加高考以7分之差落榜。按照分数,她可以上大专,然而,她却选择了一所中专——安徽省司法学校,因为父亲是一名老政法,女儿也就对司法情有独钟了。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1月22日凌晨。鞍山市。 走下警车的那一刻,面对故土的冬天,盛吟仿佛经历了一场“春秋大梦”。离开故土的5年,“改头换面”的她,本以为人们再也找不到过去的自己,再往前走就是花团锦簇的生活了。但法网恢恢,正义之剑最终还是挑开了她伪装的“面纱”,迅速把她打回了原形——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时下出现了一批过“寄生”生活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或在象牙塔里继续深造,或在家里给父母当“成年宝宝”。江苏省张家港市一位富裕家庭出生的女大学毕业生,由于不愿上班,又不想伤父母的心,于是跑到上海编织了一个神话。在神话里,她是某钢铁公司的总经理秘书,深得总经理器重。为了让父母相信这个神话,她采用欺骗的手段,从父母亲友手里先后“啃”走8000万巨额财产,用于“包装”自己的工作业绩。2006年4月14日,张家港市公安局经济案件侦查大队在上海将她抓捕归案。2006年11月,苏州市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对这位“豪门千金”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18.
金凤 《江淮法治》2013,(14):42-43
她知道,妈妈虽然走了,但却给她自己留下了一份最好的礼物,那就是一群她也许从未见过面,但却依然爱她的“豆爸”“豆妈”们。  相似文献   

19.
她曾是一家百货商场的“柜台妹”,对金钱,地位情有独钟,为此她开始“设计”自己的出身,骗周围的群众及一些小摊小贩,后来她吹牛的本领越来越大,放言自己是已故国家领导人的女儿。她不但用此谎言骗得一位处长丈夫,还抛出“15亿元贷款”作诱饵,骗得某公司总经理现金150万元和桑塔纳轿车三辆。骗局被揭穿后,外表一直盛气凌人的她低下了脑袋。2003年12月15日,她因涉嫌诈骗被检察机关批捕。  相似文献   

20.
无奈“寡妇婆” 韦女士离婚已经好几年了,将孩子抚育成人后,生活突然 间又变得空荡荡的。一个人在外为基本的生活奔波,一个人打 理偌大的房子、东吃一餐西凑一餐对付自己孤独的胃。韦女士 惊讶地发现,在她曾工作过的单位,和她经历相似的女工竟然 有五六个! “我身边全是些‘寡妇婆’。”韦女士的笑声里有些自嘲的意 味,“孤孤单单这么多年,我们也想找个能陪伴左右、能和自己 走过下半生的人。但是,真到这个境况才知道,找个称心如意 的人好难!”韦女士无奈地告诉笔者,像她这样 的下岗女工,支付日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