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最近,本刊编辑组的同志访问了黄亚光同志,请他谈述了他在闽西苏区“肃社党”事件中的亲身经历、有关的历史情况以及他对“肃社党”问题的看法。下面是黄亚光同志这次谈话的记录。  相似文献   

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指导,闽西苏区在1931年发动了所谓“肃清社会民主党”的肃反运动,铸成了一大冤案。数千名共产党员、红军指战员及苏区干部群众无辜被害,致使闽西苏区遭受到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一令人痛心的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我们今天来研究其发生、发展的种种原因及其恶果,从中汲取历史的教训,仍然是十分重要的。一闽西苏区的“肃清社会民主党”(以下简称“肃社党”)运动,始发于1931年初。在1930年下半年贯彻立三路线以后,闽西苏区在军事斗争、土地革命和政权建设诸方面都受到严重的损害。苏区某些领导、对此不是从自身的方面总结教训,而是从“左”倾观念出发,错误地判断  相似文献   

3.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闽西苏区基本上被敌人占领,形势相当严峻。蒋介石派了8个正规师,加上各县地方民团、匪军,共10万人,对闽西苏区进行大规模的“清剿”。而留在闽西苏区的红军游击队,总共才1500人,敌我力量悬殊,与党中央失去了联系,基层党组织之间的联系也已中断。  相似文献   

4.
安砂位于永安西北部,是通往闽西苏区的重要关隘。1932年春以后,红军多次攻占安砂,开辟安砂游击区。1931年6月28日,毛泽东《给周以栗同志转边界工作委员会谭震林同志转十二军军委》的信中指示:"以沙县、永安、宁洋为筹款区,即在三县筹款自给……筹款区只打土豪,做宣传,而不分田地,不建立政权。”因此从1932年1月17日红军东南、东北游击支队配合红军主力36师首战安砂大捷之后,闽西苏区红军独立师、团虽经常进驻安砂开展游击活动,但其目的是筹款筹粮,打击闽西苏区外围的敌人,粉碎蒋介石的反革命“围剿”,保卫中央苏区根据地,而没有在安砂建立苏维埃政权。  相似文献   

5.
闽西红军学校,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闽西苏区创办的培养军队基层干部的学校。先后曾称“福建红军学校”、“中国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也称‘中央军事政治红校第一分校’、‘龙岩红校’)”、“彭杨军事政治第三分校”。这所学校,为红军、赤卫队输送了几百名基层干部,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党史资料与研究》一九八  相似文献   

6.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饭包去办公。 日穿草鞋闹革命,夜提灯笼访贫农。” 70年前,苏区群众传唱的民谣,至今回响在闽西这块红土地上。 1929年7月,毛泽东到上杭蛟洋指导召开中共闽西“一大”。他发现到会代表对各县的情况还不甚了解,便建议将原定  相似文献   

7.
由于王明错误路线的排斥,中央红军离开苏区后,邓子恢没有能够跟随主力红军转移,而是和项英、陈毅、瞿秋白、何叔衡等一起被留在了苏区,进入后来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几个月后,邓子恢等人从瑞金向闽西突围,与原来就在闽西的张鼎丞会合,成立了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邓子恢担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开始了在闽西开展游击战的艰苦岁月,也就在那时,邓子恢和陈兰认识了。  相似文献   

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军民兼顾思想契合了闽西苏区创建的迫切需要,闽西也为毛泽东军民兼顾思想的成功实践提供了相应的条件。随着红四军入闽,毛泽东关于军民兼顾的理论主张和实践经验,就渗透到了闽西这块新开辟的红色区域,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形成“经济建设配合了政治动员,才能造成扩大红军的更高热潮”“把群众生活和革命战争联系起来”“离了群众就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等重要观点。闽西苏区践行毛泽东军民兼顾思想,既实现了军事力量的壮大和发展,又取得了经济建设的成效,改良了群众生活,还建立了亲密的军民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蒋介石调动闽粤赣三省共约3万兵力对朱毛红军与闽西苏区展开的“三省会剿”,紧锣密鼓地开张起来。江西之敌金汉鼎之第12师4个团相继抵达汀州。其前锋于7月29日进抵长汀河田。国民党福建各部由漳州、泉州向闽西逼近,  相似文献   

10.
闽西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长征前一年,闽西苏区军民进行了英勇顽强的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红军长征后,闽西红军游击队在广大人民群众支援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积极配合了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本文试对红军长征前后闽西革命斗争作简略述评,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 一九三三年九月,蒋介石纠集一百万国民党军队,二百架飞机,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其中以五十万兵力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中央苏  相似文献   

11.
许顺富 《党史天地》2009,(12):35-39
1928至1935年.由于“左”倾路线在中国共产党内占据了主导地位,一场大规模的“肃反”运动在苏区各地疯狂展开,中央苏区的肃“AB团”运动、闽西苏区的肃“社会民主党”运动、鄂豫皖根据地、湘鄂西苏区、赣东北苏区、陕北根据地的“肃反”运动都曾使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惨遭杀害。湘鄂西苏区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苏区之一,夏曦在这一苏区的肃反活动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他自1932年起,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之内,就先后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肃反活动,使3万多人的红3军迅速下降到3000余人,弄得整个部队人心惶惶。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多次入闽指导革命斗争,在福建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福建人民的心中树立了不朽的丰碑。最使闽西老革命根据地人民难忘的是,一九三一年冬周恩来同志来到闽西的情景。一九三一年,受“左”倾路线的影响,闽西苏区发生了一场错误的“肃社会民主党”运动。一大批党员干部被毫无根据地怀疑是“社会民主党”,而加以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冤枉了不少党员干部,打击了许多好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广大群众对敌人是非常仇恨的,对镇压反革命是积极的,但是对于什么是反革命,以及应当怎样正确地进行肃反,却没  相似文献   

13.
方方的名字不仅在长汀,而且在闽西人民中也很响亮,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1931年秋,方方继段奋夫、刘端生之后,接任汀连县委书记。当时,闽西的“肃社党”运动搞得很紧张激烈,方方对这场运动保持了冷静的头脑,他有自己的看法。他对运动产生了几个疑问:“为什么分了田的工人、农民也会加入社会民主党来反对苏维埃?为什么越杀越多?如果是内奸,枪毙他就  相似文献   

14.
1931年12月21日(或22日),周恩来根据党中央“巩固、发展和扩大苏区与红军.抽调白区百分之六十的干部到苏区去”的指示精神.从白区回到苏区.由中央交通局负责人之一的肖桂昌护送从上海到达福建汀州中共闽粤赣边区省委。,  相似文献   

15.
正闽西苏区红色标语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闽西中央苏区的过程中,用文字的形式展示于公共场所,宣传共产党和红军,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诉求的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闽西苏区红色标语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土地革命战争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先进文  相似文献   

16.
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是在土地革命斗争中诞生和壮大起来的青少年群众组织.它由共青团直接领导,其性质“是团的预备军,是团的附属组织者”.同时它与红军有联系,是一种“半军事的组织”,“红军的后备军”,“中国反帝运动与土地革命斗争的战斗队伍”.①这种组织,当时全国各地都有建立,而苏区更为普遍.福建各苏区的少先队,最早是在闽西出现的.  相似文献   

1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苏区肃反的对象因地而异。中央苏区以反“AB团”为主,鄂豫皖苏区主要肃“第三党”、“改组派”,湘鄂西苏区的肃反则以反国民党“改组派”为主要内容。1932年春至1934年夏,湘鄂西苏区开展了四次大规模的反“改组派”斗争。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这种长达两年多的肃反斗争,给湘鄂西根据地和红军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本文对这一历史事件作初步评述,以求教于史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8.
闽西苏区是实行土地革命较早的地区,也是我国十年内战中坚持始终的少数几个地区之一。因此可以说,闽西苏区土地革命是中国土地革命的一个缩影。在这一时期,特别是在红军撤离苏区举行长征之前的七年中,闽西党组织领导苏区人民积极开展土地革命,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有些经验在我国土地革命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但由于这是一次自古未有的革命运动,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难免因为经验不足或各种错误认识而遭受挫折。  相似文献   

19.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苏区的粮食工作在中央苏区经济建设史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央红军长征前,在经济严重困难的情况下,闽西人民倾其所有供应粮食,满足红军需要,成为红军长征胜利的坚强后盾。因此,本文拟以永定为中心,考察长征前闽西苏区的粮食问题,对于弘扬苏区革命传统、推动新时期的粮食工作具有历史借鉴意义。一、中共永定支部的成立与财政、民生概况根据土地革命前的统计,永定有49514户、201486人,境内丘陵山地多,平原谷地少,山田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大埔县的太宁乡,是一个红旗不倒的英雄村庄。朱德、陈毅、张鼎丞、方方曾经先后在这里工作、战争或宿营过。张鼎丞于1927年6月在此入党,入党后曾多次在此战斗或直接指导过这里的工作。以方方为首闽西南潮梅特委(即闽粤赣边省委)机关1939年秋曾在这里住过三个半月,在这里指挥过闽粤赣边人民的抗日救国斗争。太宁人民在长期斗争中牺牲的烈士有五十余人(在肃社党中被错杀的未计入在内)。在太宁先后参军的人数(包括自卫军、赤卫队、红军、新四军、解放军)有三、四百人。方方同志曾指出:“太宁红旗永不倒,党和人民的英勇斗争史很值得纪念,教育后一代。”因此,我特写此文以作纪念。一、太宁党组织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