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非合作发展势头良好。在全球化的大背景和中国政府“走出去”的号召之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非洲视为投资的热土。然而,非洲地区也是全球局势最动荡的地区之一,企业投资非洲面临的政治风险不容忽视。包括战争和内乱风险、社会治安问题引发的暴力犯罪风险,以及第三方势力插手而引发的风险。非洲地区政治风险的起因较为复杂,既包括宗教民族矛盾等历史遗留问题,也包括当前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以及中资企业自身的融入问题。要合理规避政治风险,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牵头做好投资国的地区国别研究,利用好国际条约和外交策略;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投保海外投资保险,并加强文化沟通,赢得当地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2.
近年,中国企业在新加坡的投资迅速扩展,在新加坡上市的中资企业已颇具规模.中资企业在新加坡投资与经营为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转换,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过,中资企业在新加坡投资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作为民用核能大国,法国开展核能外交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经历了反对美国核垄断的核援助时期、受制于国内核能安全性辩论的谨慎拓展时期,以及进入新世纪后全力推进时期。当前法国核能外交的特点也十分鲜明,表现在三方面,即决策体系的权力集中、由龙头企业主导核能外交实践以及战略目标明确。经过30多年与法国保持的民用核能合作关系,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民用核能国家之一。在自主研发的民用核技术取得突破的当下,中国积极投身于核能"走出去"。因此,当下应该系统总结自己的核能"老师"法国的经验教训,这不仅将对我国的核工业建设有所借鉴,更为我国核能"走出去"提供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4.
2015年3月28日,中国官方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并明确新疆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因此,为了鼓励更多的中国企业向中亚国家"走出去",需要提高对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投资环境的认识。本文运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在哈萨克斯坦进行实质性投资的69家中国企业进行了访谈调研,分析企业对哈萨克斯坦投资软环境和硬环境的评价,并总结中国企业在哈萨克斯坦面临的主要内部和外部风险所在。  相似文献   

5.
印度企业"走出去"的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印度企业"走出去"已有40年的历史.其经验是:企业面向世界与集中选点相结合,海外企业与对外经济援助相结合,发展海外企业与促进进出口相结合,建立海外企业与东道国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发展海外企业与劳务出口相结合.其教训是:"走出去"没有结合国家发展的需要,对海外市场了解不够,国家缺乏战略规划,对企业"走出去"限制过多.  相似文献   

6.
海外华商网络在广东"走出去"战略中的功能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企业"走出去"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实现自身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广东企业"走出去"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同时又存在一系列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海外企业未能顺利实现其经济效益,进而影响广东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效果.鉴于海外华人经济的特性,本文分析了华商网络在广东实施"走出去"战略中的功能与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利用华商网络的建议,以服务于广东的"走出去"战略进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元柱 《当代亚太》2003,(10):10-15
鉴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与特点 ,中国应积极促进“1 0 +1”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扩大与东盟的贸易和投资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倩  游滔 《法国研究》2012,(4):69-74
法国作为主要境外投资强国之一,其对外投资立法健全有效,能给我国相关立法带来借鉴。本文通过对法国对外投资政策、法律制度的现状及特点进行简析,尤其是某些鼓励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新措施,来探讨我国对外投资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改善之处。完善对外投资法律制度,才能为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走出去”提供方向及原则性的支持与保护。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民间外交思想,提出民间外交的主体是人民;民间外交在思想上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政策上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外交方针政策,努力开创外交新局面;在经济上要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牵线搭桥的工作,促进中国同各国...  相似文献   

10.
越南的投资环境与中国企业在越投资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越南是近几年来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地区,也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目的地,越南安全的投资环境,良好的自然条件,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加上政府对投资所持的欢迎态度,使越南成为越来越多跨国公司的理想投资地,近年来越南的对外投资呈现一个高速增长的状态.作为越南的重要邻国,中国与越南在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消费心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方面有许多共同点,这为中越之间开展经贸活动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目前中国在越南的投资还处在投资金额少、项目整体水平低的起步阶段,越南加入WTO后,中国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投资机遇.  相似文献   

11.
高铁"走出去"是中国工程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一步。随着中国推进高铁"走出去"进程的加快,中国高铁逐渐深入地参与到全球高铁市场竞争中,由此也遭遇了许多新问题,进而影响了高铁项目的落实,其中最主要的是政治风险。研究发现,政府脆弱性和社会支持度是政治风险影响中国推进高铁"走出去"的核心因素。政府脆弱性决定东道国政府是否有能力持续、稳定地支持高铁计划;社会支持度关系到东道国政府是否有意图持续、稳定地支持高铁计划。为缓解政治风险对高铁项目的消极影响,在今后高铁项目的竞争中,中国要先行做好目标国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工作,一旦政治风险发生,能够及时通过相关措施,尽量减少政府脆弱性的危害,防止社会支持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研究》2021,(4):120-147
海外投资逐渐成为大国提升区域影响力、树立负责任形象的政策工具。在中国成为全球主要的海外投资国之际,本文利用中国海外投资追踪数据库和联合国大会投票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海外投资对双边外交相似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伴随中国对各成员国投资额的增长,与相关国家的外交相似度显著提升,中国海外投资有助于成员国之间建立更和谐的政治关系。随后,基于投资主体和行业的异质性检验发现,国企和私企投资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相比之下,国企投资对于双边外交相似度产生了更强的推动力;中国对各成员国所进行的经济溢出效应更大的基础设施投资,更有助于降低双边外交政策的分歧,而资源型投资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扩展性分析进一步显示,中国国际政治影响力对海外投资与双边外交相似度之间的相关性发挥了调节作用。中国国际政治地位的提升,有助于推动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更加良性的政经互动。  相似文献   

13.
越南的FDI结构:发展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大环境下,投资环境相对较好的南疆邻国越南成为许多企业的首选。本文对越南的投资环境、政策法规、外商直接投资结构的基本情况做了初步分析,希望对中国企业了解越南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和企业走进非洲,中国人及企业的安全遇险事件亦明显增加。中国在保护海外公民和企业利益方面的机制设置和措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不够完善。本文通过简要分析西方国家在国家、企业和个人层面保护海外公民和企业利益方面的做法与经验,认为我国需要在建立完善的领事保护机制、提升我国军事能力、在非企业要建立地方...  相似文献   

15.
编者的话     
《当代亚太》2016,(4):1
正为抓住时代脉搏,在新的国际形势下鼓励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构建和实践运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探索中国特色外交的理论创新并解决现实问题,我刊自本期起,设立"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专栏。该专栏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中国新时期外交转型的理论创新与政策洞见及解析,欢迎作者踊跃投稿。在本期专栏中,宋泓在"一超多强"这种不对称国际格局下探  相似文献   

16.
缅甸的殖民历史使国家安全成为缅甸独立后外交政策中最重要的因素,也使得军方长期掌握缅甸外交政策的决定权。对军方而言,外交的核心目的在于保证缅甸主权独立完整,因而军方赞同并坚守吴努确立的中立、不结盟的外交原则。缅甸的地缘位置决定了其内忧外患的战略环境,限制了其外交政策的腾挪空间。由于不同时期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缅甸中立外交原则的具体实践有所调适和妥协。1988—1992年短暂弃用中立政策、"一边倒"向中国后,缅甸一直在努力摆脱对中国的过度依赖,力争实现外交多元化。但是,缅甸长期经济发展落后,国家治理能力低下,当面临严重的外部冲击或内部危机时,往往只能依靠中国提供政治保护和经济支持,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外交的中立主义和多元化产生不利影响。民盟政府执政后缅甸的中立和多元化外交依然面临着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17.
国家风险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非商业风险之一。本文对中国企业在越南投资的主要国家风险进行了分析,认为在越南投资可能面临的国家风险主要集中在政府违约、政府效率和官员腐败等问题上,越南的罢工问题、各种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和自然灾害等也会带来一定的投资风险,同时,中越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争议,也是影响中国企业在越南投资前景和安全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高度重视对东盟公共外交,在合作性公共外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成就,但在竞争性公共外交方面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危机性公共外交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进一步合理有效地发展对东盟公共外交,有助于我国推进周边外交和"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周边合作和增强竞争优势,妥善处理危机和解决热点问题。为此,中国应加强与东盟的互动,促进合作性公共外交的发展;提升在东盟的影响力,增强在竞争性公共外交上的优势;精心设计对东盟的危机性公共外交,妥善处理危机。进一步明确对东盟公共外交的发展方向,可以为中国和平崛起营造健康、稳定、繁荣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南海问题在越南外交中影响力不断增大的角度,解析越共十二大期间的越南外交。文章首先剖析越共十一大期间南海问题如何主导越南外交,再在此基础上分析越共十二大期间越南外交为南海问题所主导的可能性。南海问题在越南外交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影响到越南外交的走向以及多组重要的双边关系,影响到南海地区局势。越南外交被南海问题所主导,即越南外交"南海问题化"的背景因素包括:首先,越南的多重"危机感"折射到南海问题上,放大了南海问题对越南的影响力;其次,南海的重要性被空前提高,导致越南内政与外交在南海问题上的投入都越来越大;第三,专业外交团队的积极运作,是越南外交"南海问题化"的直接原因。上述三个方面因素在越共十二大期间,不仅不会消失,还有可能被进一步强化。此外,越南外交因南海问题而更趋活跃和积极,提升了越南的战略优势,为越南赢得了更多国际支持。所以,越共十二大期间越南外交"南海问题化"的态势会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20.
中韩建交23年来,中韩关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每5年就迈上一个新台阶。目前,中韩关系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双边关系的范畴而上升到地区层次,成为我国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伴随着中国在韩国外交战略中地位的渐次提高,韩国理想的安全上靠美国,经济上靠中国,在美中之间实行"平衡外交"战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韩国外交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