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曾建徽同志的这篇随行散记,翔实地记叙了胡耀邦同志在七月中旬考察访问新疆时的行踪、言谈。从中我们看到,耀邦同志风尘仆仆,从北疆到南疆,从戈壁到绿洲,从某火箭卫星发射试验基地和某核试验基地,到哈萨克牧民生活的草原,一路上体察民情,精心指导工作。胡耀邦在看望某核试验基地的知识分子时,作了重要的讲话。  相似文献   

2.
本刊第十四期曾刊登了这篇《随胡耀邦同志访问记》的上半部分。在这篇文早的下半部分,我们看到胡耀邦同志不辞劳苦地深入实际,精心指导工作。二月二十四日,胡耀邦同志在云南省委干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五点希望。这五点希望对我们推进改革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瞭望》1985,(34)
中国西南边陲的西藏,一向是中央十分关心的地区。一九八○年春天,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接着,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和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于同年五月考察了西藏。一九八四年春天,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同年八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和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到西藏调查研究,就如何进一步落实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加快西藏经济的发展,同干部、群众和各界人士广泛交换了意见。 在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旨在使藏族人民休养生息、调动西藏经济内部活力的一系列特殊政策,提出了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新西藏的目标。 近几年来,中央的特殊政策给西藏自治区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为了让读者较全面地了解这些特殊政策,本刊摘编了中央领导同志一九八○年以来关于西藏工作的部分谈话内容。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四年春天,胡耀邦同志来洛阳视察。他刚走下火车,就沿着改建后的中州大道察看市容。五十年代,胡耀邦同志曾来过这里。三十多年过去,洛阳旧貌变新颜。那一幢幢新楼,那快慢车道两旁的青松翠柏、鲜花绿草,使总书记目不暇接,他高兴地连声称赞洛阳变化真大,市区道路修得漂亮,城市绿化搞得不错。胡耀邦同志详细听取了洛阳市领导同志的工作汇报,要求他们在改造洛阳、建设洛阳方面再迈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腊月将近,北京城里家家户户喜气洋洋,都在忙着置办年货,团聚迎春。然而,胡耀邦同志心里却惦记着边疆的军民。春节前夕,他又匆匆南行了。这是胡耀邦同志连续第二次春节期间到外地访问。去年的春节,他在海南岛一个铁矿度过。今年春节,他要专程探望守卫祖国南疆的广西边防部队的英雄战士。胡耀邦同志同余秋里、张廷发、郝建秀、王兆国等同志一起,一月三十一日上午从北京登机南下,二月十三日下午返回北京,前后十四天,先后到了广西、广东、江苏、山东的许多地区。在广西边境法卡山前沿阵地,在高炮、导弹部  相似文献   

6.
科学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一条重要的方针。华罗庚同志从五十年代末开始运用数学为生产服务,为推广优选法和运筹法做了大量工作。一九八二年他给胡耀邦同志写信,提出自己的工作打算。胡耀邦同志给他写了回信,赞扬他的见解,同时提出:我们希望更多的同志投身到新技术、新工艺攻关的行列中去,从而把我国的四个现代化推向前进。耀邦同志的这段话,对科学工作和科学工作者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1月20日)同志们、朋友们!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奋斗探索,既创造了欣欣向荣的伟大事业,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胡耀邦同志就是众多优秀共产党人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纪念胡耀邦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坚守信仰、献身理想的高尚品格。胡耀邦同志从青少年时期起就立志高远,要做新制度的建设者。自从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后,不论是严酷的战争环境,还是和平建设年代、改  相似文献   

8.
在最近举行的一次党史资料征集工作会议上,传达了胡耀邦同志关于加强史料整理工作的一个批示。胡耀邦同志说:“我们整理各种史料的工作做得太差,这几年有进步,但还不全面和不认真,我意应要求各有关部门进一步注意。”为了了解近几年有关党史资料的征集、整理工作情况,我们访问了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任冯文彬同志。  相似文献   

9.
黎安 《党政论坛》2012,(10):54-54
胡耀邦早年在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过组织部长。长期从事党的组织工作,胡耀邦始终善待同志、对干部量才任用,特别是他一贯倡导"走冷门"。据曾经担任过胡耀邦秘书的梁金泉回忆:耀邦同志常说,干部部门的同志应该"走冷门",要"雪中送炭"。他说,我们组织部的干部要有这样的风范,不管党内党外也不论职务高低,  相似文献   

10.
上 北京大学为胡耀邦同志设的灵堂中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在校园内悼念胡耀邦同志下胡耀邦同志家中的灵堂 .09沉痛哀悼胡耀邦同志@张力 @王辉 @罗更前 @陈联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85,(49)
十一月十一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中南海会见了南斯拉夫《新闻周报》总编辑米·杰基奇、《新闻周报》国内版主编斯·尼克希奇,同他们进行了近八十分钟的谈话,回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米·杰基奇等在我国南方访问期间,又向胡耀邦同志提出三个问题,胡耀邦同志作了书面回答。南斯拉夫客人是应瞭望周刊社的邀请来我国访问的。南斯拉夫《新闻周报》已于十二月六日全文刊载了胡耀邦同志的谈话要点和书面答问。这一期周报的封面还刊登了胡耀邦同志的大幅照片。现本刊特将胡耀邦同志的谈话和书面答问全文转载如后。  相似文献   

12.
方德实 《团结》2010,(6):45-46,56
胡耀邦同志已离开我们21年了。21年来.我和全国人民一样.对他的思念一直绵绵不尽。在我刚刚调入统战部门工作不久的1982年1月.中央召开了全国统战工作会议。1月5日.胡耀邦同志带着书记处的4位专职书记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3.
田夫 《民主》2004,(1):41-41
上世纪五十年代,胡耀邦同志在视察江西德安县共青垦殖场时,看到青年们住茅棚,吃稀饭,就咸菜,喝碱水,“从鸡叫到鬼叫”拼命地干,高度赞扬了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但当他听到有些青年表示愿意永远住在茅棚时,胡耀邦同志连连摆手说:“茅棚只能三岁,可不能万岁。你们将来要建设得像上海一样。”胡耀邦同志的话,生动地道出了“艰苦奋斗”和“美好生活”的辩证关系。今天读来,仍有教益。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85,(46)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十一月十一日下午在中南海会见南斯拉夫《新闻周报》总编辑米·杰基奇、国内版主编斯·尼克希奇,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胡耀邦同志回答了南斯拉夫客人提出的问题。他着重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中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到本世纪  相似文献   

15.
九月中旬,胡耀邦总书记到内蒙古边境和集(宁)二(连)铁路沿线地区视察,在边境哨所、草原牧区、二连盆地石油钻探现场,和边防战士、蒙古族牧民、钻井队员亲切交谈。这篇纪行,记述了视察中的生动情景,和胡耀邦同志的一些重要谈话。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四日至十四日,胡耀邦同志视察访问了鄂南、鄂东和赣西北山区的十九个县,市,看望深山里的干部和群众,与他们共商山区建设大计。胡耀邦同志对放开政策,加快山区建设、发展乡镇工业,建设小城镇等问题发表了许多重要意见。本文作者一路随行,用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记述了胡耀邦同志的这次访问。  相似文献   

17.
我们齐齐哈尔铁路局搞宣传工作的同志,学习了胡耀邦同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的讲话和《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之后,认为宣传工作的改革,功夫要下在抓根本、抓基础、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87,(4)
中共中央政治局1987年1月16日举行扩大会议。胡耀邦同志在会议上检讨了他担任党中央总书记期间,违反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在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上的失误,并请求中央批准他辞去党中央总书记职务。会议对胡耀邦同志进行了严肃的同志式的批评,同时也如实地肯定了他工作中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八月二十三日上午,当五百名朝鲜青年乘坐的专机到达首都机场时,受到了一千二百多名中国青少年的热烈欢迎。八月二十四日下午,胡耀邦总书记亲切接见了朝鲜青年友好参观团的全体同志,并同他们合影留念。朝鲜社劳青委员长,参观团团长李英洙代表朝鲜青年,把一幅象征着吉祥、长寿的刺绣艺术品——松鹤图赠送给胡耀邦同志。胡耀邦高兴地对李英洙说:“我们两党、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及老一代已经建立起了几十年的战斗友谊,你们来访,说明两国年轻一代要把这种友谊继续继承和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一年十月,胡耀邦同志视察了位于辽宁西部的朝阳地区。他对当地干部们说:“这个地方赤地千里,要下最大的决心,坚持不懈地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恢复生态平衡,用十年到二十年的时间,准备以两代人的奋斗,从根本上改变朝阳地区的自然面貌。”不久,胡耀邦同志又对辽宁省委领导同志说:“请你们再一次告诉朝阳地委书记,三年后我还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