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要搞清楚它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基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认识、来自对中国革命、建设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来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成就的认同。只有在理论上清醒、历史中明辩、实践有成效,才能真正做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2.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进入了新时代。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就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因为文化自信是最深厚、最持久的自信。"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坚定文化自信就必须审视前进路上的机遇与挑战,这具体表现在互联网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这三大方面对坚定文化自信带来的深刻影响。只有全面辩证地把握这些深刻影响,我们才能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中增强问题意识,有针对性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而以更为坚定的文化自信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用简洁平实的语言阐述了宏大深刻的道理,直指本源。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什么样的文化自信?怎样坚定文化自信?让我们一起来看总书记怎么说!  相似文献   

4.
《党建》2016,(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深刻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且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的理性认识和清醒把握,有力彰显了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担当和坚定意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与制度内在统一的价值表达,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宽阔的历史视野、博大的政治胸怀、强烈的使命担当,多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深刻阐述了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重要意义,反复强调:"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因此,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定"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7.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自信,这种自信源自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实践性和强大生命力的自信。《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不断激励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就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这"三个自信"是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9.
黄洁 《实事求是》2013,(2):27-2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要厘清三个基本理论问题:“三个自信”由何而来、“三个自信”之确切内涵、坚定“三个自信”之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0.
青年学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实现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和迈向文化自强的践行者。实践中,青年学生要从以下三重维度出发坚定文化自信:要认真学习、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11.
梦想的成真离不开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从"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中树立自信,而且还要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制度自信是最有力的保障。只有树立坚定完备的制度自信,才能具有持久的意义,才能保障"中国梦"早日实现。树立坚定完备的制度自信要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保持高度制度自觉、全面推进各项制度创新,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做出有力保障和新贡献。通过分析制度自信、制度自觉、制度创新三者对推动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作用及重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报告提出的这"三个自信",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学术界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必须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道路自信,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实质;坚定理论自信,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与特点;坚定制度自信,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与规律。  相似文献   

14.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的历史结论。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三个自信”中,道路自信是前提,理论自信是牵引,制度自信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历经风雨、艰难探索开辟出来的现代化道路,坚定的道路自信来源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在不断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坚定道路自信,就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奋勇向前。  相似文献   

16.
正自信,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是一个国家的行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四个自信"中,道路自信是基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因为这条道路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变化,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但是,时至今日,还有人对这条道路提出质疑,他们由于对"中国特色"的理解错误,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结构之中。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一道,托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大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结构更加坚固。  相似文献   

18.
李抒望 《先锋队》2013,(1):39-41
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十八大政治报告所阐述的不仅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一种慎重评价,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一项  相似文献   

19.
《党建》2017,(3)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四川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有信心有责任为传承中华文脉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将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持"把握导向、立足学术、着眼传承",  相似文献   

20.
正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讲了这样一段很深刻的话:"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端详今天,是我们自信的一个重要依据。中国道路是一个大概念,全方位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