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发展这一思想,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段重要论述有三个基本点:人民是历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一重要论述,集中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首要价值主体和价值目标的崇高选择,既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具体运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段话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真挚的人民情怀。他心中始终装着人民,  相似文献   

4.
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重要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坚定不移地坚持好这一重要原则,对于我们党更好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和依靠最广大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为本质的先进性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既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出发,我们党始终代表社会前进的正确方向;从根本宗旨出发,党自觉坚持以人民为本,始终着眼于维…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坚持群众路线,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首要的是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群众观。坚持人民的地位至上,心中装着人民。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  相似文献   

6.
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以人民群众为本",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深入进行调查研究.这些关于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反映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主义观点,体现了我们党切实把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初心,让人民群众不断有切切实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赢得了民心;始终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8.
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并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这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永恒初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总结党的百年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时,中国共产党再次向全党和全世界庄严宣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80年历史经验的新总结,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的新概括,也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新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坚持和发展。价值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当代共产党人要坚定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实践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就要确立"三个代表"的价值观首先,"三个代表"坚持了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充分肯定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作用和价值主体地位的,是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历来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主体思想。邓小平曾明确指出:"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17-218页)这不仅揭示了共产党人价值观同一切剥削阶级价值观的  相似文献   

11.
杜吉明 《奋斗》2013,(2):5-6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作为党的地方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必须始终坚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12.
《求是》2015,(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胸怀天下、情系人民,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讲得最多的是人民,倾注最深的是民生,反复强调"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兴衰成败在人民",鲜明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明确要求"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  相似文献   

13.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作为党的早期政治领袖的代表人物,对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他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价值取向;坚持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根本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争方法,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探索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新路线、新方法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焦成举 《党建》2014,(4):39-39
正共产党员的忠诚在思想上表现为终极信仰和坚守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上表现为坚持和履行党的使命,在目标上表现为坚持联系和服务人民群众。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是共产党员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前提。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行的根本力量,并把人民群众作为服务的对象。党员只有忠诚于马克思主众  相似文献   

15.
正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的灵魂,也是已经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则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线。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学习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大明确宣示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这是十九大最大的亮点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翻开党的十九大报告,"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3万多字的报告中,200多次提到"人民"一词。"人民"二字成为中国道路过去、现在  相似文献   

17.
吴涛 《党建》2022,(2):43-4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开篇就鲜明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决议》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强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我们党一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自己的原则立场和重要任务。回顾党反腐败的历史,总结其基本经验,对推进当前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大是党的历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人民情怀,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转化为生动实践,不断推进国税事业科学发展。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要义党的十九大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确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明确为坚持  相似文献   

20.
张玉宝 《党课参考》2023,(Z1):130-139
<正>学原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